天天看點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作者:象棋殘局解析

臨局中都知道争取“先手”和避免“後手”的重要性。因為争“先手”是要取得局面的主動權,而落了後手即陷于被動,就要受對方的擺布。但衡量“先後手”的價值标準,主要看所開動的子力是否符合于“整體原則”以為斷。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如果颠倒了全局和局部的主次關系,錯把局部的便宜當作“先手”,結果往往會造成全局的失利,似先實後;反之,為了照顧全局,對局部的暫時讓步似乎落後,卻往往由此換得了全局的利益,似後實先。但是如何明确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呢?如何展現整體原則呢?必然要落腳到一定的“形”,才有格局可指,規律可尋,得失可言。撇開了具體的“形”作為依據,就失去了戰術中的物質基礎,所謂“先後手”,所謂“整體原則”,隻能是空泛的不起實際作用的抽象概念而已。這樣,通過對“形”的認識的積累和學會對“形”的靈活運用,由之而懂得在臨局中怎樣适應攻防的需要而“組形”、“展形”,結合具體的“形”掌握“整體原則”,進而辨識先後手争取主動,便易于抓住戰術的中心,深刻體會“勝有所不就,敗有所不避”的進階戰術的意義。

不難了解,我們提出的“形”作為戰術中心概念的理論,說明有關象棋戰鬥中的戰術問題,它的适用範圍并不限于殘局。克實而論,布局的工作正是要組成适宜于攻防的“形”,而中局工作則是依據布局所組成的“形”,展開形勢投入戰鬥。都需要依據“整體原則”,從全局觀點出發,通過“組形”、“展形”争取先手,掌握主動,制勝對方,和殘局并沒有兩樣。我們在論究中局時,還要對此作較為詳盡的讨論。但必須指出,由于殘局階段所具有不同于布局、中局的特點,更有對于“形”的問題特加強調的必要。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理由是:在布局、中局裡,兵種齊全,子力密集,因而“形”的組成和展開,步調比較迅速,形象易于突出。整體協作的觀念,較之徒逞個别子力的活動方式,自然而然地易于受到重視。例如“飛象局”僅僅開局的第一着——象搭中宮,左右相連,分布均勻,先守已而後攻人的陣形已躍然如在目前;又如“當頭炮局”在三兩回合後急進中兵,集中火力,夾馬盤頭,突破中線的陣形已基本上成立。到了中局,子力的進退配合,隊形的縱橫變換,更是緊鑼密鼓步步成“形”。再來看有關布局、中局所用的名稱術語,如“當頭炮局”、“屏風馬局”、“單提馬局”等;更較具體化的如“平炮兌車”、“左炮封車”、“五七炮”、“五九炮”、“纏角馬”等等,無不是表明所用的陣形或陣形中的結構特點,具有“形”的意味,更可以證明“形”在布、中局裡有自發的受到重視的傾向。

進入殘局則不然了,子力由全而殘,秤場由狹而寬,行列由密而疏,距離由近而遠,短兵相接的場面依次減少;微弱的優劣差距,大多依靠子力的往複調動,極大幅度地發揮個體性能而逐漸擴大。受着子力流動性較大的影響,“陣形”的展開群組成既不得不放緩進度,也沒有如布局、中局中的形像易于突出,瞬散孤零,“形”的形成每在若有若無之間。這一切使得臨局對己方的子力保留和對敵方子力消滅的感性較之中局加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形”重視的傾向下降,亦即對“整體原則”的掌握放松。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同樣,從習見于說明殘局中雙方形勢的一些口頭術語上看,大多是以枚舉子力的名稱數量作強弱對比的。如當問到“現場局勢情況如何”時?答複每每是“車、炮、兵對車、馬、兵,差不多”;或“雙車兵對車、炮、全士相,可能和”,等等。大不同于布局、中局中的局有定名,名有定形,以“形”表示全局結構的重點所在。這種自發性的重視個别子力的傾向,也證明了由于殘局中子力的流動多态,“形”不像在布局、中局中那樣易于形成易于把握。

由此在實際戰鬥中産生了這樣一種指導思想:“殘局中既然子力減少,不能速戰速決,吃子保子就成為當務之急。縱然由此影響了全局的協調和進度,但由于殘局的程序較緩慢,可以藉多子之力徐圖由被動轉入主動。”誠然,這也是一種戰術,并且有時可以收到實效。但這是不完整的,不正确的,并且有時是很危險的。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如圖所示,黑先。正确走法應當将6平5。如果忍俊不禁車2平1吃掉馬,則車二進六,将6進1,馬四進二,便面臨馬再二進一的威脅。至此有兩種走法:(1)車1退2,馬二進一,炮2平7,馬一進二,将6進1,車二退一,象5退3,馬二退三,将6平5,車二退一,士5進6,馬三進四,将5退1,車二進一,将5進1,馬四進三,紅勝。(2)士5進4,馬二進一(車二平五有炮2退8變化),将6平5,兵七進一,紅占主動。

完整的正确的指導思想隻能是讓個體子力的進退去留,服從于整體子力有組織的行動,即必須以有利于“形”的組成和展開為依據。

象棋殘局先後手整體原則的形,“形”在殘局階段更應受到重視

這一原則貫通于象棋每局棋的從頭到尾的全部戰鬥,絕不因為進入殘局有絲毫動搖,反而更應該加以重視。所不同于布局、中局的唯在于個體服從整體的原則如何結合殘局的特征實作“組形”、“展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