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奇迹幼儿园”,在那里不要求孩子一起去做事情、不强制睡午觉、不命令孩子、规则由孩子们自己制定,即使一整天都在玩同一个游戏,老师们也不会干涉。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在这么幸福的幼儿园上学,宁可搬家也要把孩子送回来。

同样由于在这里工作太幸福,没有老师要辞职,所以造成了幼儿园老师的平均年龄偏大,而这里年纪最大的老师,在这里工作了60多年,超过了90岁了。

她就是豆瓣评分9.1的《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的作者--大川繁子。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呢?以下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一、蒙台梭利的培养“自立的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作为家长的要始终做他们的后援,但对于孩子应该做什么,不是由家长擅自决定,更不应该过度干涉。

二、阿德勒心理学,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要学会认同、尊重孩子。

三、“育儿之神”村田保太郎的能力三角形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1、利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自由生存能力”。

后劲十足的孩子,正在充分享受当下。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追随孩子"。 一个精心预备的蒙特梭利教室能让孩子独立工作,并且从自我发现中获得快乐。 老师导入教具,孩子自由选择。

奇迹幼儿园的教育理论之一---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

以儿童为主,打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前几天我们在蛋糕店,旁边一家三口兴冲冲地选择郊游的食材,妈妈一会问问小女孩,你要哪一个,女孩在那里有些犹豫,小手伸出来刚要指出的时候,她爸爸就不耐烦地对妈妈说:“你问她干嘛,她知道选什么吗?快点买完走,要么太晚了。”

在奇迹幼儿园从1岁开始,就让孩子自己选择,这从简单的两条毛巾选哪个,要牛奶还是茶,大酱汤盛多少等等开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说出我要这个,我要那个。

孩子们只有在不断的选择中,才能逐渐学会自己做决定。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提供充分的玩具,教室里准备充分的教具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奇迹幼儿园面积超过9900平方米,那里俨然一个小山林,有池塘、梅林、灯笼、圣母玛利亚像等等,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里面行走玩耍。

“不教”的教育,让孩子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

奇迹幼儿园的孩子,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活动。

在奇迹幼儿园里即使是零到一岁的餐桌上也照样摆放着鲜花,也许有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把鲜花拿出来玩,会不会推倒了把桌布弄湿了等等,答案是当然会了。

如果花瓶倒了,水流出来了,老师们会一边收拾一边对孩子说,弄湿的地方是不是有点凉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到了花瓶倒了会发生什么,水把东西弄湿了是什么感觉,老师收拾他们弄湿的地方很辛苦,自然而然地就不再去触碰花瓶了。

就像第一章开头说的那句话,没有经历就无法思考,不思考,孩子就不会成长。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教师居于协助启发引导的位置,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开动大脑,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教师在一旁适时地协助和引导。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零到六岁的孩子,每个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做家长的都应该听过Terrible2,Horrible3”(意为糟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要掌握儿童的敏感期,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在奇迹幼儿园,不同年纪的孩子都可以自由玩耍,但每个年龄段的安排又稍有些不同,例如5岁的孩子,每天会有一个小时一起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因为5岁不同于之前了,他们已经开始懂得享受一起做点什么的乐趣了。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2、阿德勒心理学,希望家长恪守的沟通原则

奇迹幼儿园的教育理论之二---阿德勒的基本理念,内容到底是什么?

平等

一次小百合的鞋子丢了一只,大川繁子老师问:“有谁看到小百合的鞋子了?”

小达立马回答说:“我去帮忙找找。”

很快他就拎着一只鞋回来了,并说:“找到了!”

其实这只鞋子是小达藏起来的,老师们都知道,但并没有揭穿。

在知道孩子撒谎的情况下,也不要斥责,甚至是穷追不舍,要给孩子留有余地,留下一条退路。假如大人有了小过失的情况下,是不是也不想被人戳穿呢。

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要当成大人一样对待!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认可孩子

被父母否定自身能力的孩子,很难再次喜欢上那件事。

大川繁子老师在第二章中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她妈妈评价她为“画痴”,听到妈妈这样的评价之后,她就坚信自己真的就不擅长画画,时至今日,她依然无法对画画提起兴趣。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人民网曾做过一份关于父母的打击教育,调查对象是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有90.6%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

而且45.4%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打击会持续到中学。

孩子从自己最爱的父母那里得到的评价会深信不疑,并且铭记于心。

洪兰老师有个小妹妹,在小的时候,亲朋好友表扬她们家孩子好看的时候,她妈妈会谦虚地揪出一直她带着的小妹妹说,你看她啊,这里长的不好,那里长的不好的。其实当时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并不是真的打击自己的孩子有多丑。但不明白谦虚之道的小妹妹信以为真了,一直到现在都50多岁了,还会化妆,而且很浓。

洪兰老师她们说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化妆太浓之类的。小妹妹会说自从她妈妈当着外人面说她不好看,她就一直不自信,所以一直靠化妆提高自信心。而她们的妈妈甚至不记得曾经说过女儿不好看这样的话,但就这么一句随机应变的话,却在孩子心中深深地烙下了印迹。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获得孩子的信赖,孩子才会和你交心

这个人会平等地看待自己,倾听自己,确定这点后,孩子才会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告诉他。

朋友说她最近很苦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但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而是选择告诉好朋友,最后还是孩子的好朋友告诉她的,她很自责很痛心。

书中讲到了幼儿园的一位可爱的后勤大叔,当时学校的一块棵树先后几次被拔了,后勤大叔在知道是小周拔的时候,并没有劈头盖脸地指责他,而是循序善诱地问为什么要拔树啊,小周在大叔的引导之下,说出来他是想找蝉的幼虫,拼命挖土,树就倒了,并不是想拔树。

小周为什么和大叔吐露心声呢,因为大叔的耐心引导和倾听,让他觉得大叔是可以信赖的人。

而我们是不是和我朋友一样,遇到孩子犯错没耐心倾听,动不动就暴跳如雷,这也是很难让孩子信赖的,孩子是不会和这样的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3、在幼年时期构筑幸福的三角形

支撑我们人生最幸福的根基就是“情感的发展与稳定”,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我很重要”这种切实感受。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书中第三章开头就强调拥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

在《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中有这么一段话,

孩子怎样才能有安心感?

“爸爸妈妈很喜欢现在的我”

“只要我在爸爸妈妈身边,他们就会觉得幸福。”

培养孩子的这种感受,就像是在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储蓄”一样。

这和《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一样都是在强调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就是为了将来幸福人生做准备。

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情感的发展和稳定---抱!抱!抱!传达心灵的爱意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

“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3岁前”。

打造安全依恋并不复杂,很简单就是抱抱抱。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幼猴实验,他把刚出生的猴子单独关在笼子里,笼子里分别有一个是能提供乳汁的铁丝妈妈,一个是有温暖怀抱的绒布妈妈。实验显示,幼猴只有饿的时候才会找到铁丝妈妈,其他时间里多数和毛绒绒暖呼呼的绒布妈妈待在一起。

而另外一组实验,就是把这个幼猴放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幼猴非常紧张,蜷缩在一角,当把铁丝妈妈放进房间里,紧张情绪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当绒布妈妈被放进房间里的时候,幼猴立马扑了过去。

结果证明,妈妈和孩子的身体接触是形成对母亲依恋的关键点。

在抱抱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得到了增强,孩子的情感稳定地发展。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自主性发展---让孩子尽情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可怕的两岁,孩子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在几乎所有的回答前面加“不”字,这是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时期。

面对着这个时期想自己做,能力上还达不到的事情,父母不要着急替他们做,更不要催促命令,给孩子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如果实在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话,父母可以悄悄助力一下。

吵架是孩子成长的机会---社会性发展

孩子在出现争吵的时候,家长不要领着孩子离开或者让孩子忍耐,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交给孩子去处理。在奇迹幼儿园经常会出现由于自行车数量不够,孩子们互相争抢着要骑的现象。这时家长们可以在一旁告诉孩子沟通方法,和对方说说“请借我玩一会”,如果对方回答说“不要”,可以再继续引导孩子说“玩完了借我玩会可以吗?”不断重复这样的练习。

大川繁子老师的观察发现,一般随着他们吵架次数的增多,孩子的吵架能力也逐渐形成,而结果通常是和好如初,即使两人僵持不下,旁边的小朋友也会来调和的。

在奇迹幼儿园里工作和上学为什么这么幸福?3种育儿理念给你揭晓!

放手让孩子多玩耍---知识习得

幼儿时期不是用头脑获取知识,而是用经验获取知识,孩子的成长是靠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尽情玩耍,此时孩子所有的能力都是通过玩来获得的。

家长们更不能帮着孩子避开有点危险或者麻烦的事情,要知道没有经历就没有成长,孩子也无法达到能力三角形的顶峰。

在奇迹幼儿园里,老师们除了关注孩子看得见的成长,同时也关注看不见的成长,那就是心灵的成长。比如,培养孩子认为自己很重要、有价值的能力(自我肯定感),认为“自己可以”的能力,坚持到底的能力,以及自律的能力,还有感恩的能力,与身边人团结协作的能力,体察别人心情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人类活得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

书的最后,是写大川老师的,这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看,无论是年幼的孩子还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大川老师年过90岁,依旧每天过得特别开心,积极主动地去做令自己心动的事情,也是她的这种乐观的心态造就了这个零投诉、员工不舍得辞职、孩子们快乐自由成长的理想中的被称为“奇迹”的幼儿园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