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奇迹幼稚園”,在那裡不要求孩子一起去做事情、不強制睡午覺、不指令孩子、規則由孩子們自己制定,即使一整天都在玩同一個遊戲,老師們也不會幹涉。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在這麼幸福的幼稚園上學,甯可搬家也要把孩子送回來。

同樣由于在這裡工作太幸福,沒有老師要辭職,是以造成了幼稚園老師的平均年齡偏大,而這裡年紀最大的老師,在這裡工作了60多年,超過了90歲了。

她就是豆瓣評分9.1的《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的作者--大川繁子。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呢?以下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一、蒙台梭利的培養“自立的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作為家長的要始終做他們的後援,但對于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是由家長擅自決定,更不應該過度幹涉。

二、阿德勒心理學,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要學會認同、尊重孩子。

三、“育兒之神”村田保太郎的能力三角形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1、利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自由生存能力”。

後勁十足的孩子,正在充分享受當下。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追随孩子"。 一個精心預備的蒙特梭利教室能讓孩子獨立工作,并且從自我發現中獲得快樂。 老師導入教具,孩子自由選擇。

奇迹幼稚園的教育理論之一---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具體内容到底是什麼?

以兒童為主,打造一個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們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前幾天我們在蛋糕店,旁邊一家三口興沖沖地選擇郊遊的食材,媽媽一會問問小女孩,你要哪一個,女孩在那裡有些猶豫,小手伸出來剛要指出的時候,她爸爸就不耐煩地對媽媽說:“你問她幹嘛,她知道選什麼嗎?快點買完走,要麼太晚了。”

在奇迹幼稚園從1歲開始,就讓孩子自己選擇,這從簡單的兩條毛巾選哪個,要牛奶還是茶,大醬湯盛多少等等開始,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說出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孩子們隻有在不斷的選擇中,才能逐漸學會自己做決定。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提供充分的玩具,教室裡準備充分的教具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孩子自我學習的樂趣。

奇迹幼稚園面積超過9900平方米,那裡俨然一個小山林,有池塘、梅林、燈籠、聖母瑪利亞像等等,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裡面行走玩耍。

“不教”的教育,讓孩子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

奇迹幼稚園的孩子,隻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活動。

在奇迹幼稚園裡即使是零到一歲的餐桌上也照樣擺放着鮮花,也許有家長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把鮮花拿出來玩,會不會推倒了把桌布弄濕了等等,答案是當然會了。

如果花瓶倒了,水流出來了,老師們會一邊收拾一邊對孩子說,弄濕的地方是不是有點涼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習到了花瓶倒了會發生什麼,水把東西弄濕了是什麼感覺,老師收拾他們弄濕的地方很辛苦,自然而然地就不再去觸碰花瓶了。

就像第一章開頭說的那句話,沒有經曆就無法思考,不思考,孩子就不會成長。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教師居于協助啟發引導的位置,讓孩子成為教育的主體,讓他們自己開動大腦,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教師在一旁适時地協助和引導。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零到六歲的孩子,每個成長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做家長的都應該聽過Terrible2,Horrible3”(意為糟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要掌握兒童的敏感期,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

在奇迹幼稚園,不同年紀的孩子都可以自由玩耍,但每個年齡段的安排又稍有些不同,例如5歲的孩子,每天會有一個小時一起做同樣的事情,為什麼這麼安排呢,因為5歲不同于之前了,他們已經開始懂得享受一起做點什麼的樂趣了。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2、阿德勒心理學,希望家長恪守的溝通原則

奇迹幼稚園的教育理論之二---阿德勒的基本理念,内容到底是什麼?

平等

一次小百合的鞋子丢了一隻,大川繁子老師問:“有誰看到小百合的鞋子了?”

小達立馬回答說:“我去幫忙找找。”

很快他就拎着一隻鞋回來了,并說:“找到了!”

其實這隻鞋子是小達藏起來的,老師們都知道,但并沒有揭穿。

在知道孩子撒謊的情況下,也不要斥責,甚至是窮追不舍,要給孩子留有餘地,留下一條退路。假如大人有了小過失的情況下,是不是也不想被人戳穿呢。

不要把孩子當成孩子,要當成大人一樣對待!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認可孩子

被父母否定自身能力的孩子,很難再次喜歡上那件事。

大川繁子老師在第二章中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她媽媽評價她為“畫癡”,聽到媽媽這樣的評價之後,她就堅信自己真的就不擅長畫畫,時至今日,她依然無法對畫畫提起興趣。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人民網曾做過一份關于父母的打擊教育,調查對象是2006名18~35周歲的青年,有90.6%的受訪者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

而且45.4%的受訪者認為,這種打擊會持續到中學。

孩子從自己最愛的父母那裡得到的評價會深信不疑,并且銘記于心。

洪蘭老師有個小妹妹,在小的時候,親朋好友表揚她們家孩子好看的時候,她媽媽會謙虛地揪出一直她帶着的小妹妹說,你看她啊,這裡長的不好,那裡長的不好的。其實當時隻是一種謙虛的說法,并不是真的打擊自己的孩子有多醜。但不明白謙虛之道的小妹妹信以為真了,一直到現在都50多歲了,還會化妝,而且很濃。

洪蘭老師她們說這麼大年紀了,不要化妝太濃之類的。小妹妹會說自從她媽媽當着外人面說她不好看,她就一直不自信,是以一直靠化妝提高自信心。而她們的媽媽甚至不記得曾經說過女兒不好看這樣的話,但就這麼一句随機應變的話,卻在孩子心中深深地烙下了印迹。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獲得孩子的信賴,孩子才會和你交心

這個人會平等地看待自己,傾聽自己,确定這點後,孩子才會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告訴他。

朋友說她最近很苦惱,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但是他沒有告訴父母,而是選擇告訴好朋友,最後還是孩子的好朋友告訴她的,她很自責很痛心。

書中講到了幼稚園的一位可愛的後勤大叔,當時學校的一塊棵樹先後幾次被拔了,後勤大叔在知道是小周拔的時候,并沒有劈頭蓋臉地指責他,而是循序善誘地問為什麼要拔樹啊,小周在大叔的引導之下,說出來他是想找蟬的幼蟲,拼命挖土,樹就倒了,并不是想拔樹。

小周為什麼和大叔吐露心聲呢,因為大叔的耐心引導和傾聽,讓他覺得大叔是可以信賴的人。

而我們是不是和我朋友一樣,遇到孩子犯錯沒耐心傾聽,動不動就暴跳如雷,這也是很難讓孩子信賴的,孩子是不會和這樣的父母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的。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3、在幼年時期構築幸福的三角形

支撐我們人生最幸福的根基就是“情感的發展與穩定”,培養親密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有“我很重要”這種切實感受。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書中第三章開頭就強調擁有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遠比“成績好”更重要。

在《讓孩子幸福的語言》中有這麼一段話,

孩子怎樣才能有安心感?

“爸爸媽媽很喜歡現在的我”

“隻要我在爸爸媽媽身邊,他們就會覺得幸福。”

培養孩子的這種感受,就像是在給孩子未來的幸福人生“儲蓄”一樣。

這和《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一樣都是在強調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就是為了将來幸福人生做準備。

那麼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情感的發展和穩定---抱!抱!抱!傳達心靈的愛意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時指出:

“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别是在孩子3歲前”。

打造安全依戀并不複雜,很簡單就是抱抱抱。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幼猴實驗,他把剛出生的猴子單獨關在籠子裡,籠子裡分别有一個是能提供乳汁的鐵絲媽媽,一個是有溫暖懷抱的絨布媽媽。實驗顯示,幼猴隻有餓的時候才會找到鐵絲媽媽,其他時間裡多數和毛絨絨暖呼呼的絨布媽媽待在一起。

而另外一組實驗,就是把這個幼猴放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幼猴非常緊張,蜷縮在一角,當把鐵絲媽媽放進房間裡,緊張情緒絲毫沒有得到緩解,當絨布媽媽被放進房間裡的時候,幼猴立馬撲了過去。

結果證明,媽媽和孩子的身體接觸是形成對母親依戀的關鍵點。

在抱抱的過程中,親子關系得到了增強,孩子的情感穩定地發展。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自主性發展---讓孩子盡情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可怕的兩歲,孩子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在幾乎所有的回答前面加“不”字,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時期。

面對着這個時期想自己做,能力上還達不到的事情,父母不要着急替他們做,更不要催促指令,給孩子點時間讓他們慢慢成長。如果實在是無法獨立完成的話,父母可以悄悄助力一下。

吵架是孩子成長的機會---社會性發展

孩子在出現争吵的時候,家長不要領着孩子離開或者讓孩子忍耐,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交給孩子去處理。在奇迹幼稚園經常會出現由于自行車數量不夠,孩子們互相争搶着要騎的現象。這時家長們可以在一旁告訴孩子溝通方法,和對方說說“請借我玩一會”,如果對方回答說“不要”,可以再繼續引導孩子說“玩完了借我玩會可以嗎?”不斷重複這樣的練習。

大川繁子老師的觀察發現,一般随着他們吵架次數的增多,孩子的吵架能力也逐漸形成,而結果通常是和好如初,即使兩人僵持不下,旁邊的小朋友也會來調和的。

在奇迹幼稚園裡工作和上學為什麼這麼幸福?3種育兒理念給你揭曉!

放手讓孩子多玩耍---知識習得

幼兒時期不是用頭腦擷取知識,而是用經驗擷取知識,孩子的成長是靠自發性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家長應該多讓孩子盡情玩耍,此時孩子所有的能力都是通過玩來獲得的。

家長們更不能幫着孩子避開有點危險或者麻煩的事情,要知道沒有經曆就沒有成長,孩子也無法達到能力三角形的頂峰。

在奇迹幼稚園裡,老師們除了關注孩子看得見的成長,同時也關注看不見的成長,那就是心靈的成長。比如,培養孩子認為自己很重要、有價值的能力(自我肯定感),認為“自己可以”的能力,堅持到底的能力,以及自律的能力,還有感恩的能力,與身邊人團結協作的能力,體察别人心情的能力。而這些都是人類活得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遠比成績好更重要。

書的最後,是寫大川老師的,這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看,無論是年幼的孩子還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大川老師年過90歲,依舊每天過得特别開心,積極主動地去做令自己心動的事情,也是她的這種樂觀的心态造就了這個零投訴、員工不舍得辭職、孩子們快樂自由成長的理想中的被稱為“奇迹”的幼稚園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