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作者:一盅情怀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如果说昆汀的暴力美学是扛着一把武士刀,架势摆好一刀落地白皑皑的雪地上出现一片错落有致的红梅血,看着是张力刺激。

那杜琪峰就是五个人不同站位,极富空间感,然后枪响开始慢镜头。

《枪火》的最大意义是杜琪峰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从站位,枪声的节奏,男人之间的默契,夹带着一股黑色幽默的宿命论。

开场由刚跳完舞的林雪走出舞厅开始,此后几个人的出场借由林雪的游走依次引出。

杜琪峰对电影人物出场地安排便让我们看出了这部影片的不简单。

拉客的张耀扬满脸堆笑讨生活,嚼着口香糖的阿鬼甘心在理发店给人剪头。

人物随着轻快的音乐和阿肥不优美的游走一个个建立起来,全无干系。

在繁华拥挤的香港街头,有种“相忘于江湖”的感觉。

你擦身而过的街边,有个缘分注定的人正在生活。

从电影的开场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物走位顺序的不简单。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所以,要分析《枪火》的细节,就可以先从走位顺序下手。

从饭店出来后五个人迅速排成一列,依次是阿来、耀扬、阿肥、文哥、阿鬼阿信,这个顺序也是商场枪战的固定队型。

阿来探路,阿肥贴身保护文哥,阿鬼和阿信负责殿后,耀扬则是移动狙击,合理分工完美队形。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一行人在电梯上刚摆出酷酷的表情,就遇到了保安的射击,好在阿鬼警惕性非常高,反应快,耀扬同时一枪击毙了保安。

在前面的几次枪战中,几人的默契配合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状态,击毙保安后,殿后的阿鬼迅速将枪口指向电梯的上方,阿信反应迟钝了一下,在这里很明显能看出他作战经验的不足。

探路的阿来小心翼翼地来到楼下两根柱子中间,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前面大厅的大部分角度,还可以遮挡来自两侧的射击,可以说这个位置选得非常的完美。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阿鬼和阿信从电梯上下来后迅速站在一个柱子的两侧,阿鬼的位置可以盯防阿来的后背和左侧,阿信则掌握了右侧以及阿来的盲区,但是柱子的后面仍然存在盲区,左右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枪在手里握得紧紧得,看到信仔微微翘起来的兰花指,让人隐隐的担心。

阿来和阿信在下了电梯之后,耀扬迅速接替两人的位置,枪口指向电梯并与杀手对射,在打了一枪之后阿麦往后退了一步从而让对手根本没有机会开枪,期间杀手还用垃圾桶做了佯攻,冷静的耀扬直接射中杀手的手背。

期间肥仔一直贴在文哥身旁。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柱子背后的杀手,也是后面与阿麦对射的狙击手,由于双方都不清楚对方的位置,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直到一位不怕死的运输工带着耳机走到中间,镜子反射出五个人的位置也暴露了杀手的位置。

三个人迅速转身瞄准后却没发现杀手,此时是阿来枪指空,与结尾饭桌上开枪打盘子相呼应,而阿鬼和阿信此时则是用枪互指,也与结尾相呼应。一番对射后一个杀手和伪装的运输工被干掉,期间给了运输工把枪的姿势一个特写,枪还未出就被射了一肚子子弹。

剩下一个枪手逃走了,枪声暂停,阿鬼喊了一声:阿肥!

阿肥就带着老大匆忙跑出,默契可见一斑。

这一声阿肥也是这一段枪战的唯一一句台词。

几个依次撤出,动作干脆利落。并且连撤退都是极其完美的走位,完全没有留下一丝破绽给对手。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至此,这段全片最精彩的枪战告一段落,这一段真的完全呼应了电影片名,枪火,因为这个片段中,只有枪火,没有对白。

《枪火》的内核和古代士大夫的小品文,沈从文那些隽永凝练的诗意小说一脉相承,并没有太多戏剧化的波澜,电影主要情节里只讲了两件事,抓到狙击手查出主谋并处理,以及伪装逃跑这两段,实际市场也就15分钟左右,寥寥几笔结束,剩下的时间是一些很片段的场景,大家津津乐道的提纸球、商场里静态枪战、和狙击手决斗式的对射,杜琪峰的灵感在这里挥洒,用几场看上去不需要什么成本,但却少有人想到的戏份撑起了整部片子。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年代的港味

想念那时候的银河印象,那时候的港味,《神探》《文雀》《枪火》实实在在勾勒了一个印象中的香港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