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学习红色历史,质疑开端,坚定理想信念,讲好红色故事,延续传承,在新时代同心同德,创造红色作品,与文化人一起,构建退伍军人的精神坐标。
- 铭文
党报:老兵心永远到党
- 退伍军人事务部组织了一系列"退伍军人永远与党同行"活动
回顾历史,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退伍军人的工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一批士兵到当地打工,为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事业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退役军人到本地区工作,为加强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退伍军人照顾大局,无私奉献,改革开放迎战儿童潮,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千万老兵,牢记自己的使命责任,在不同岗位上用行动练出一身衣,一颗红心向党的誓言致敬。
为进一步发扬党注重退役军人工作、关爱退伍军人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坚定不移地倾听党、跟党走,退伍军人事务部组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活动包括"向退伍军人的心送上党的爱"主题慰问、"党的退伍军人工作发展历程"专题访谈、"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写军功"作品集、"党旗飘扬在心中"知识大赛、"一朝军旅,终身忠诚"微视频集展和"让退伍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主题演讲大赛等六大内容。

"退伍军人永远跟党走"活动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今年以来,各项活动线上线下立体化发展,各级退伍军人事务部及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广大退伍军人、退伍军人工作者、市民积极参与活动的亮点、高潮。近日,主题演讲大赛、作品集、微视频征集评选已圆满结束,专题脱口秀节目即将播出,主题同情持续深入开展,知识大赛火爆,近1000万人次参加。
"退伍军人永远跟着党走"已经成为退伍军人事务制度庆祝党的百年老大活动品牌,活动挖掘退伍军人的故事,展现模范风,引领时代,成果凸显。一位退伍军人的战争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党员群众讲党的历史,为老兵注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先进事迹广受好评,回响热烈,激励广大退伍军人和老兵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忘自己的性格,锐意进取。
信仰
了解红色的历史并询问您的第一个想法
坚定的理想信念
红色历史照亮了信仰的方向。
千里行,开始心如磐石。信仰是灵魂,是旗帜,是方向。
安徽、福建、山东扎扎实做好"老兵始终随党走,党的老兵工作发展历程"专题脱口秀录制工作,突出传承晋升,突出主题主线,突出持续奋斗,在活动中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用党的奋斗和伟大成就激发战斗精神,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的信念,凝聚力强,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品格。
"党旗在心中飘扬"知识竞赛,旨在促进学习,学习历史,深化退伍军人事务体系中党史的学习和教育,促进党史和退伍军人工作法律法规的全面普及。
浙江省德清县制作"党旗飘扬在心里"知识竞赛宣传折叠版和展示板,走进社会,走进军工企业,走进退伍军人进行宣传。
自3月初以来,全国各地创新策划和组织知识竞赛,广大退伍军人积极参与。北京市退伍军人事务局举行纪念建党50周年暨庆祝建党100周年知识竞赛,促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上海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市征兵办公室等遴选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兵和现役军人组成使团,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机构进行宣讲。山东省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组织军队各部门干部职工带头参加,在基层综合服务大厅、双配套店、银行等公共场所张贴海报,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推出。西藏自治区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依托退伍军人周边退伍军人服务中心(站),组织开展范围广泛的网上答题活动,有效提升活动成效。此外,四川银行与江苏昌蒸汽集团、华之盛集团等公司将大赛活动与退伍军人员工培训有机结合,大赛话题已成为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学习的材料,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知识竞赛是对党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深情的回顾。从党的百年奋斗中,选手们深刻领会了中国共产党的英雄历史责任,不忘初任,为民族复兴、民族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奋斗、勇于前进的精神。
遗产
讲述红色故事,传承
用一颗心打造新时代
红色故事,凝聚信仰的力量。
一寸山川一寸血,一寸热土一个灵魂。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新的中国。利用红色资源,讲述党的历史、革命故事、基地故事、英雄烈士的故事,红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河山永远不变色。
河南省巩义市军人出身军官的乔顺祥到当地一所小学讲了一个红色的故事
"一朝军旅,终生书写忠诚"微视频集展是一部很好的红色创新故事。微视频作品再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职业老兵之美。其中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英雄,有农村振兴道路上的战士,有攀登巅峰的科技工作者,有辛勤奋斗的优秀企业家......昨天在军营里他们准备与部队作战,今天在新的战场上没有硝烟,他们勇敢地渡过难关,以新的旅程勇往直前。
海南省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结合微视频采集活动组织了主题晚会日活动
广东在微视频拍摄过程中,走进山中,深入采访,花了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军书》的拍摄。辽宁以微视频采集和播出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打造英雄谱系"活动,深入挖掘和运用老干部、老党员这宝贵的政治财富,将自己的故事编成书,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旧照片,一个军用水壶,一本战争书,一枚奖章......这些老兵的卑微旧物,其实是革命前辈们为党为国家和人民而艰苦奋斗的见证。这些英勇的退伍军人分享的故事,虽然是个人的",但却是一部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英雄历史"。
97岁的反美援助老兵、第71枚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孙景坤的微视频在当地媒体上播出,不少人泪流满面。一位中学生在后景感中写道:这颗星星,不如我们身边的"英雄之星",我想向老人学习!
"让退伍军人成为全社会的尊重"主题演讲大赛,各地以比赛为载体,拓展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挖掘出一批红色故事,在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和参与,具有强烈的"让退伍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情感力量, 使老兵精神成为区域文化和时代的品牌。
各地认真组织演讲大赛初赛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兵,他们退休后不会褪色,心永远都会去党。无论是在军营里,还是回到社会,他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总是践行着一个老兵的职责和使命。
北京选手余婉晨的演讲题目是"信仰"。时光荏苒,在鲜红的党内誓言下,作为一名文学老兵,他在共产党的军事舞台上扮演过许多角色。在角色中,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为了净化灵魂,锤炼信仰。他说,信仰是敌人强有弱,敌人被包围,红军战士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勇气,是革命烈士在面对敌人时高举屠刀,愿意投下自己的头颅和鲜血的决心和决心。
"让退伍军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主题演讲大赛决赛现场
河南选手陈伟,曾在公安消防队战斗10年,参与紧急救援等紧急险情任务,他以"一个声音"的称号为"一生至",一次又一次地形容他和战友们在水中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诠释了当代青年衣着一生的信仰追求。
山东选手王磊讲述了一位以"缅怀'红船精神'"为题,继承军队性格的老兵的故事。这位退伍军人在14岁时参军,打了数百场战斗,受伤10次,经历了47次行动,昏迷了93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英雄回到了家乡,看到100多个家庭分散在6座沙漠山脉,决心承担起村支部书记的责任。25年来,他拖着17斤假肢,带领村民们把贫穷的山村变成了一个先进的村庄,走上了致富之路。一段深情的叙述给许多观众带来了崇敬的泪水。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广大退役军人需要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宣誓和对军服的依恋,变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来自湖北省恩施市的退役军人戴毅以"名片"的称号描述了他五年的职业生涯和旅程。从军队到地方,从配菜到副总经理,岗位变了,感情不变了,身份变了,精神永久居所了。梦想家走得很远,励志的事情竟然是,作品的意图可以提炼。他说,他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让更多的退伍军人一起工作,创业,在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上大放异彩。
广东选手吴伟出生于军人家庭,曾任军校教师,后转学到当地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她深情地说,军情是将红色基因注入血脉,在任何工作中,都会以军队的标准和纪律要求自己,因为军人的背景在心里。站在讲台上,她既是演说家,也是宣传组织者,她说,不同阶段的党内宣传者,这是老兵信仰的方向,信仰的高地!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退伍军人工作者,他们用真诚和真情为退伍军人服务,架起了一座活在退伍军人心中的桥梁。
河北省老兵陈薇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带着9个月大的婴儿(当时还在哺乳)参加演讲比赛,写下了自己对退伍军人事务的热爱。她说,从预赛、复赛进入全国总决赛,收获颇丰,也成长了很多,听过很多老兵感人的故事,这将激励她更加用心呵护老兵,服务老兵,讲述老兵的故事。
这些退役军人和退伍军人虽然年龄、身份和职业不同,但有着共同的高尚追求。他们共同的故事是我们党重视退伍军人工作和关心退伍军人的壮丽写照。退伍军人已经告别了军队,但他们的青春却因为与军队的联系而有所不同,退伍军人工作者特别精彩,因为他们和退伍军人在一起。
文化
为文化人创作红色作品
建立退伍军人的精神坐标
红色作品,展现了坚韧不拔的信念。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主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和精神图腾!今年的红色是最美丽的颜色。
"传承红色基因,继续书写军人荣誉"作品为广大老兵提供了一个红色的展示舞台。自3月以来,参赛者一直热情洋溢。他们既包括参加过反美援助朝鲜的退伍军人,也包括刚刚退休的才华横溢的新人,既包括回国创业的当地作品,也包括来自千里之外的在线杰作。从烟熏"战场"到抗疫第一线,从农村到科研"硅谷",从创业旗手到志愿先锋......作品展现一颗红心,演绎出一颗忠于党的心,用温度,记录老兵的红心走向党的道路,体现老兵爱党、爱国、爱民的真挚感情。
天津和平区积极组织退伍军人参与作品集
江苏省推出的老兵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诗歌、文章、摄影、绘画、书法等形式作品集,自下而上、层层组织、选拔推荐,还组织了"百位画家进军营"活动,为军官兵创作艺术作品《长江千年变迁》, "100张红色记忆照片"等摄影和展览活动。连云港资深人士尹世华拿出了近十年的珍藏品,体现了守道英雄王继才的工作现场摄影作品的参与,并感慨地说:"王继才32年,一辈子做好工作,一个人感动中国,作为一名老兵,一定要把心留在'开山岛'。"苏州市88岁革命烈士的后代,军干部李淑敏积极参与作品集,并专程到烈士陵园,在纪念碑下朗诵自己创作和父亲留下的诗歌,通过与父亲跨越时空的对话,依靠革命先辈们的记忆。
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广东省举行
湖南省长沙市四名平均80岁军干部自费行驶3500多公里,先后走进丹江口水库、南北调水中心线工程水源、南北调水中心线工程第一条运河、陶叉、林州红旗运河、 在无锡太行山八路军纪念馆、西阳大寨等地,并拍下了一批精美的照片。85岁的军干部方定义二世走上井冈山,感受革命烈士的第一颗心,用镜头聚焦红色脚印,回忆起火花。
许多地方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进一步扩大作品收藏的社会影响。江西省专门制定了宣传计划,设置海报,在公众栏目中开辟活动宣传栏目等方式,同时在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微信公开展示优秀作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地,通过参观红纪念遗址,讲好红故事,向英雄学习,组织作品展、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推动该省退伍军人事务系统收藏活动全面开展。
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不少老手也会在参赛作品列表中附加难忘故事,表达自己的真挚感受。通过红色作品来理解信仰的力量,突出退伍军人始终遵循党的执着信念。一位参与文集的资深人士表示,在真情的信仰、忠诚、敬业中,心中"听党、跟党"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从红色作品中品尝派对的魅力,回忆第一颗心的温度。通过作品集,诠释红色文化的力量,彰显退伍军人始终遵循党的信仰。让退伍军人成为全社会的尊重,退伍军人的精神成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