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在《知否》原著里,王若弗得知盛紘要让儿子盛长柏迎娶海氏的时候,感到十分不高兴,不满意这门亲事。

王若弗之所以不满意这门亲事,主要是因为两点。

第一,海氏的出身太高了,是江宁海家的嫡女,而且,她家还有一个特殊的家风,那就是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海家的姑娘也不允许丈夫纳妾。儿媳妇出身太高了,王若弗觉得自己不好管教。

“我听说海家大小姐出了门子后,三天两头忤逆婆婆,不许丈夫纳妾,偏海家门第又高,这样一尊活菩萨请进门来,老爷让我如何做婆婆!”

第二,她已经有了儿媳妇的人选,那就是她姐姐康姨母的嫡长女康允儿。

王氏被一语道破用心,索性一下摔了帕子在炕上,双目一立:“允儿有什么不好?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又与柏哥儿中表之亲,彼此知根知底的,我瞧着再好也没有了!”

的确,康允儿是一个好姑娘,知书达理,聪明懂事,为人恭敬,善良仁慈,人品不错,可要命的是,康允儿很好,她的原生家庭却很糟糕。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康允儿父亲康姨父好色无德,纳了一屋子的通房妾室,生了很多庶子庶女,却自己不养,让老婆康姨母不断地用自己的嫁妆去养,供其挥霍。

康姨母婚姻不幸,人也变得越来越歹毒,仗着母亲王老太太的溺爱干了很多坏事,手上还染上了无辜人的鲜血。

无论是嫁人,还是娶妻,都得看对方的原生家庭,要看对方的父母,不然,配偶再好,摊上一个不讲道理甚至心肠歹毒的亲家,你婚后也会有无数的烦心事。

盛老太太从盛长柏的前途角度出发,说服了王若弗,又为了给王若弗面子,给康姨母一个面子,亲自为康允儿做了媒,把她说给了宥阳盛家长房的嫡次子盛长梧做老婆。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1

康允儿的父母都是世家嫡出,宥阳盛家则是商贾之家,地位不如康家,所以,康允儿算是低嫁。

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盛长梧的条件真的不算差。

“康家虽说是世家,可如今为官的也不过是你外甥一个,说到家产厚薄,太太比我更清楚;你维大伯家不敢说家财万贯,却也是殷实富裕的,他家只有兄弟二人,将来梧哥儿便是分家单过也富富有余,梧哥儿的人品如何你做婶子的最清楚,这些年单身一人在京城里,直是老实上进,从无半点花花肠子,说起来也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盛长梧要家产有家产,要人品有人品,要前途也有前途,而且,盛维李氏也不会不讲道理的公婆,加上盛家受到过宠妾灭妻的迫害,对妾室颇为反感,不会随便给儿子塞通房妾室。

康允儿嫁了过去之后,颇受公婆喜欢,得到公婆允许,跟着丈夫去了京城,可以亲自抚养子女,可以不用伺候公婆,可以不用跟妾室通房争风吃醋,日子何其舒服。

盛长梧对待康允儿,一直很好,从未沾花惹草,她也一直是让公婆满意的儿媳妇,可惜,她摊上了一个极其糟糕的原生家庭,尤其是有个会拖累自己子女的母亲。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2

盛明兰本来与康姨母之间无冤无仇,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康姨母偏偏是一个见不得任何人过得比她好的人,更看庶出的不顺眼,便与小秦氏沆瀣一气,想尽办法给盛明兰添堵。于是,她便在小秦氏的支持下,闹上门去,要让庶女康兆儿给顾廷烨做妾,恶心盛明兰,同时捞取好处。

盛明兰既然不会让康家的庶女给顾廷烨做妾,加上康兆儿是一个有骨气的女孩子,盛明兰也不想轻贱了她,便把她送到了宥阳老家,委托盛维李氏处理这件事情。盛老太太更加生气,不仅责罚了不辨是非的王若弗,而且写了一封信给宥阳盛家。

盛老太太对宥阳盛家有大恩,若不是她帮忙,只怕盛维的母亲难以重振家业,赎回祖宅,所以宥阳盛家容不得有人欺侮到盛老太太和盛明兰头上。

于是,盛维和李氏把康允儿叫回了老家,让她跟丈夫盛长梧回去,算是给康姨母一个警告,让其知道盛家不好欺负。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康允儿不敢忤逆公婆,只好跟丈夫分开了一段时间,盛长梧有情有义,说服了父母,没多久把康允儿就弄了回来。

允儿一听,顿时尖声道:“娘!你可千万别再糊涂了!虽此刻公公婆婆盛怒,但只要我好好服侍,勤心本份,你女婿再求求情,想来总有过去的一日。倘若娘你再有什么…举动,女儿怕是这辈子都不得和夫婿相聚了呀!”

然而,康姨母压根不会听女儿的劝,也不会为女儿考虑,没过多久,就犯下了谋害盛老太太的罪行,彻底惹怒了盛明兰。在盛明兰与盛长柏的联手下,康姨母最大的依靠王老太太再也庇护不了女儿,只能同意把康姨母送入了慎戒司,让其服一辈子的苦役,永不见天日(晓七觉得,相比于剧版,还是原著里康姨母的结局解气一些)。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3

得知母亲要终身失去自由,康允儿慌了,她不辨是非,也不记得盛老太太为其觅得良缘的恩情,只记得那是她的母亲,想尽办法营救康姨母。

她想要找盛长柏和盛明兰求情,盛长柏也提醒她了,如果她不想得罪婆家的话,就得拎得清。

敬爱的堂嫂康氏,您想被休吗?您想与儿女分离吗?那么请做出正确的选择。你那恶贯满盈并且已救不出来的妈,还是自己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她大过年跪在寿安堂门口又哭又求,想让盛老太太原谅差点害死她的康姨母,惹怒了宥阳盛家。

她多次带着自己的儿女去慎戒司探望康姨母,康姨母贼心不改,居然给外孙、外孙女灌输对盛家的仇恨思想。

她居然刺破手指,写了封血书想送去蜀地,想让顾廷烨放过康姨母。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她为了孝敬母亲,不顾婆家的意见,影响到了宥阳盛家和盛紘一脉的关系,妨碍到了丈夫和儿女的前途,这样的媳妇哪个公婆容忍得下?

盛维和李氏最终厌恶了康允儿,不主张给儿子纳妾的他们给盛长梧纳了妾,剥夺了康允儿抚养子女的资格,连一直很喜欢老婆的盛长梧都不待见妻子了。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应该的,可是,不能没个度。孝敬父母是你的义务,不是别人的,你没资格拿着别人的利益去孝敬你的父母,也没资格要求别人原谅你犯了错的父母。

如果女人自毁前程,孝敬没有度,婆家是难以接受的,毕竟,不管是男人还是公婆,都不想要一个为了娘家损害婆家利益的媳妇。

《知否》原著“自毁幸福的”康允儿:她孝敬没有度,为婆家所不容

END.

晓七请你评:你对康允儿这个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