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宿迁师傅手工扎制70米长“巨龙”风筝 让非遗文化“飞”向蓝天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放风筝的习俗。手工制作风筝的传统技法也流传至今。宿迁一位风筝达人手工扎制70米长“巨龙”风筝,让非遗文化“飞”向蓝天。

宿迁师傅手工扎制70米长“巨龙”风筝 让非遗文化“飞”向蓝天

在宿迁市宿豫区筑梦小镇非遗文化室内,袁耀辉正在和几位师傅一起手工制作龙风筝。只见他们将竹条围成大小统一的圆环,再将写有“福”字的无纺布,一点点粘在竹圈上。

宿迁市风筝协会会长袁耀辉介绍,把布粘上去绷平,才能兜住一点点风,风筝飞起来的时候像,才能往上跑。

宿迁师傅手工扎制70米长“巨龙”风筝 让非遗文化“飞”向蓝天

粘好的竹圈用棉线挨个串起来,龙风筝的身子就做好了。接下来,就要制作龙头部分。师傅们先用竹条将龙头的大框架做出来,为了让龙头生动,还要用竹篾扎制出龙的眉毛和胡须等细节。

宿迁师傅手工扎制70米长“巨龙”风筝 让非遗文化“飞”向蓝天

袁耀辉告诉记者,他已经做了40多年的手工风筝了。2010年,袁耀辉和几位志趣相投的风筝爱好者,共同成立了风筝协会,一起制作风筝,还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风筝比赛。现在,他和伙伴们除了制作风筝参加比赛,还会将风筝文化带进社区、带进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手工风筝,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江苏台/董路 胡超 宿迁台/蔡依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