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尽管飞凡汽车CEO一直在强调飞凡的定位,但小编们还是很难把飞凡汽车和高端品牌联系到一起,无论是在整车质量还是服务方面,飞凡汽车都坚定的坐在了与消费者对立的位置上。

如果说作为掌舵人的吴冰对所发生的一切都毫不知情,才导致了飞凡汽车最近的负面缠身,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表示吴冰已经无法掌控飞凡汽车的走向,飞凡汽车已然成为一辆失控的“马车”。

但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在吴冰的默许下进行,那则说明,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依靠自己的力量,将会很难自救,如果上汽集团不能及时出手,这个品牌将最终沉沦下去。

这是不是小编危言耸听?咱们先把事件一一摊开了来看。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01

私删订单 “订金”不退

这事有些蹊跷,但绝对经不住推敲。

据知情人吴先生透露,去年12月2日他在APP上下了5000元的订金,用来购买飞凡ER6,并计划在今年1月份再去南昌朝阳洲天虹体验中心去交付尾款提车。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但蹊跷的是,当他在1月16日再次登录APP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订单已经寻不见了,自己没动,一定是被厂商人删除了。当找到体验中心后,得知确实自己的订单被删除了。谈到退还订金的时候,体验中心要求吴先生删除帖子,然后再签个协议, 5天内就会退钱。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对此,飞凡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情况相关前端同事正在进行详细的了解,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此用户交的是‘定金’而非‘订金’。此用户在缴纳了5000元大定后按照购车协议定金是不返还的。”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我们暂定飞凡汽车相关负责人的话是有理的,但这是品牌方没有告知消费者的义务么?如果消费者忘记了,或者有事耽误了,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就可以删掉订单,留下”定金”?

这道理小编有些想不通,不提供任何产品,不提供任何服务,在客户没有明确表示“违约”的前提下,将原本属于客户的钱,放到飞凡汽车的腰包里,这是一种什么行为,飞凡汽车的员工不知道?闹得沸沸扬扬,全网皆知,掌舵人吴冰会不知道?

还有一点,那为啥到了最后,有第三方介入了,就同意退还“定金”了,之前坚持的合约精神呢?这事还真经不起推敲。

飞凡汽车,是不是坚定的坐在了消费者的对立位置,这是危言耸听么?

02

质量问题 求助无门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这所有的投诉都是同一个内容。

但事件跨度是三个月,投诉的消费者表示,自己是一位飞凡ER6的车主,他的飞凡汽车刹车嘎嘎响,不管是踩刹车,还是踩油门都会响,踏板明显感觉到弹脚震动,行驶过程中也会响。而且感觉特别难受,每一脚刹车都感觉要失灵的感觉。

同时,巡航行驶时油门弹脚也会嘎嘎响,去店里检查也都说正常,试了别的车也都这样,通过维修后故障并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答应过段时间再给出解决方案,随后就称车辆正常不予维修。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这就是吴冰口中的高端品牌,飞凡汽车旗下销量最好的车型。这是一款高端车,不,应该说,这是一款新能源车该有的表现么?起售价15.68万元的车,是不是就该这么“嘎嘎响”,是不是想修就修,不想修就可以说车辆正常,不予维修,依据是什么?

飞凡汽车的员工考虑问题,总是有非凡的逻辑,如果车辆“嘎嘎响”是正常现象,那该不该在购车的时候告知消费者,如不告知,是不是有欺瞒消费者的嫌疑。

在小编小时候,形容一辆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车时,就会经常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破车除了铃铛哪都响。

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 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 莫让70亿资金打了水漂

跨度三个月,消费者屡屡投诉,却没有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飞凡汽车对待“伙伴”的态度么?

那再问问吴冰总,在飞凡汽车内部,有没有明文规定,多长时间,以及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对于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和投诉?

小编的感想:其实,飞凡汽车在行业中的存在感并不高,如果不是最近出了这么多奇葩的事情,小编们都很少注意到这个品牌,飞凡汽车2021年的目标是3万辆,但整年新车交付量只有18436辆。

小编现在多少知道点飞凡汽车完不成任务的原因了,自身质量还在其次,主要还是对于消费者的态度出了问题,表面上说把消费者当成“伙伴”,但实际上却坐在了消费者对立的位置,消费者还能买账?那可真就奇了怪了。

可以说吴冰时代的飞凡汽车,有一只脚已经深陷泥潭,如果真等到无法自救的时候,人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但那70亿的注册资本,是不是就等同打了水漂,别忘了,其中还有3.5亿来自员工认缴哦!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