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名男孩正捧着篮球,往小区的球场走着。突然,冲过来一个手持一把20多公分砍刀,浑身是血的男子。不等男孩做出反应,男子便冲过去,抄起砍刀对着男孩捅了好几下,男孩瞬间被砍成重伤……
这一幕并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的事件。2月26日,河南安阳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凶杀案件。一名男子当街持刀砍伤3名孩子,致2死1伤。其中最小的女孩年仅3岁。

网图侵删
01 夜晚惊魂:精神病男子持刀连续捅伤伤三人
据知情网友爆料事发于当天晚上19时44分,文峰区人民大道与兴泰路南200米处,有人看到一名男子持刀将一个约11岁的男孩金某砍伤后逃窜;19时57分,男子逃窜到文峰区兴泰路蓝钻小区门口后,将1名5岁的薛某女孩砍伤;20时13分,男子又在此处将1名3岁的女孩赵某砍伤。
现场画面曝光
据现场目击群众称,该男子手上拿着一把三刃刀,比普通刀具更具杀伤力。事发突然,周边的人群都没有防备,直到看到孩子倒下后已经为时已晚。
男子当时砍杀人后,情绪非常激动,手上一直挥动着那把长20公分的刀,大家都不敢靠近,只能等待警方到来。男子将孩子砍伤后,意图用刀划向自己的脖子,试图畏罪自杀。警方到达后,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一边言语劝慰平复男子的情绪。
趁机转移其注意力,几名民警趁其不备,设法想夺走男子手上的刀,抢夺过程中,男子突然刺伤了自己的脖子。
警方将凶手带走。目前,该男子正在安阳市医院进行抢救。而被砍伤的三名孩子,11岁的男孩和3岁的女孩已经不幸身亡,5岁的女孩还正在抢救中,但愿平安无碍。
面对凶案中三个孩子都已经不在的事实,网友们极度愤怒地谴责作案凶手。有一位网友表示案发地点就是自己晚饭后遛弯的地方,真的没想到凶案会离自己这么近,三个孩子被害让自己一时无法接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不明白世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人。
据另一位在医院工作的网友爆料,两个小姑娘被送到人民医院后其中一个就已经不行了,另一个被紧急送到了ICU安排手术。
02保安疏忽酿惨剧,行凶动机疑点多
凶案发生后疑似被害人3岁小女孩赵某父亲赵先生的朋友圈被曝光,其中除了透漏一些案件细节,其贴出的赵某受伤照片更是让人心碎。据赵先生介绍赵某和自己是同一天生日,前几天刚刚一起过完了生日,如今却天人两隔。据赵先生介绍他们一家居住在美巢蓝钻小区,事发当天孩子和哥哥正一起在小区玩耍,此时小区内突然闯进一个浑身是血手持尖刀的男子。
受害者家属表示,浑身是血的凶手进入小区后拿着刀就对自己年仅3岁的女儿连捅了二十多刀,最终年幼的赵某不治身亡。行凶后凶手并未停手,此后他又向小区内一名5岁的女孩痛下杀手,目前这位5岁的小姑娘依然在医院抢救。
另受害者家属难以理解的是,小区保安为什么会把一个浑身是血、手持尖刀的男子放进小区?直接目前物业以及当地有关部门仍没有上门慰问,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据称,行凶男子在2011年3月从河北武警支队退伍后,现无业在家。据其父亲称,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2021年还专门到新乡看过病(此情况正在核实)。
此凶案发生,真让人痛心。凶手是否是精神病,要打上个问号?从报道上看,有点不像。
如果说凶手真的患有精神疾病,那为何专挑未成年人下手呢?精神病人在失控的情况下还分得清大人和孩子吗?杀人后,又要自杀,一般精神病人不会自杀的。从作案工具上讲,精神病人一般是拿不到三刃刀,有点像故意准备的。
难以理解,男子也是入伍过的武警战士,为何退伍后会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究竟是否属实,还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与其说行凶男子患有精神病,倒不如说这是一场丧心病狂报复社会的行为,专门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下手。
03 丧心病狂之一:在自卑中逐渐形成的“偏执性人格”
我们如果仅仅用“人性本恶”来总结,未免太过简单,接下来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分析一下。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的需求被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二、第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
这里的“安全”,不光指人身安全,它还包括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等。而社交需求则是指自己跟周围人的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同事等。
据行凶男子父亲的说法,该男子在2011年3月从河北武警支队退伍后,现无业在家。据其父亲称,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2021年还专门到新乡看过病(此情况正在核实)。
“需求层次”理论
因为退伍后就一直在家,没了工作。首先收入这一块就成了问题,不工作哪来的收入?时间久了,心里肯定会变得压抑,焦虑。
其次,因为长不跟外界接触,导致他心里产生“我跟社会脱节了”“我不在被别人需要了”。这类感受,加上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调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偏执型人格”,为这次凶案埋下了种子。
正如小说《恶意》中所写: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一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阴影。它指的是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他们压抑的情绪,从来没有对外发泄过。但是那些压抑的情绪,并不会自行消失,在不断的内耗中,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渐渐变形……
于是,三个无辜的孩子就成了凶手的目标,而原因无非就两点:发泄压抑情绪、报复社会。孩子因为没有反抗能力,更容易得手,所以才会成为凶手的首选目标。
04 那些生活在“一次元世界”中的人——报复社会型人格的成因
有一类人,他们无视一切的法律和社会规范。无视亲情友情和爱情,也无法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与快乐等一切情绪。但是,对暴力、破坏等却情有独钟!
这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这种人是没有良知的,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产生责任感和愧疚。
他们无法共情别人,也无法接受别人对他的积极感情。因为这类人在童年时期往往家庭破裂,或者走过被父母抛弃、忽视的经历。从小缺乏生活和情感方面的照顾。
情绪不稳定,不负责,撒谎欺骗等行为,通常都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有一定联系。在电影《蝙蝠侠》中,有一个小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
《蝙蝠侠》剧照
除此以外,他们非常具有攻击性,且对于任何惩罚都无动于衷。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处在麻烦当中,但他们可能并不会觉得焦虑。羞愧或者任何其他强烈的情绪。
实际上,他们通常能在令正常人紧张,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反而能够保持自我的冷静。也正因如此,这类人常被人们称为“心理变态”者。
如果想让这类人做出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自身要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危害之处。并寻求行为改变的意愿,但往往这一点会非常的艰难。
这类人很难防备,只有遇到了才会知道。万一我们真的遇到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一旦发现不对劲,请及时远离他们。
回到文章本身,凶手只是为了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在他看来,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他把孩子害了,会对别人家庭造成什么样的阴影,根本就不在凶手的考虑范围之内。
05 写在最后
真是可怜了被无辜伤害的孩子们,飞来横祸!这样的痛让家人如何承受?不管有无精神分裂症,都必须对凶手严惩不贷,给他们一个交代。可怜的孩子,愿天堂没有伤害!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并关注@大白侃心理,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
#情感情感##我要上 头条##金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