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子》品读: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毂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费尽心力了呀。河内发生饥荒,我就把当地的百姓迁徙到河东,又把别处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发生饥荒,也是这样办。你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加,为什么?”

梁惠王这样处理受灾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君王最基本的行政措施,可以说是本质工作,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本功能而已。

国家的存在,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集中整体组织能力。古时这个组织的维系靠祭祀、军事、礼乐刑政制度来维持。

孟子回答说:“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来打比方。战鼓咚咚一响,双方兵刃相接,这时就丢了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可以吗?”

王说:“不可以;只不过还没跑到一百步,但也是逃跑啊。”

这里,就开始体现出孟子的善喻了。他用对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不熟悉的事情。

其实,“王好战”,这三个字,真是讽刺啊,这和爱民是相悖的。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别指望百姓多于邻国了。”

孟子说了这句话,就开始他的演讲了。这一次的演说,是一次系统地谈论孟子的王道政治理想的文章。

不违农时,毂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用到大池沼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在一定的时候才进山林去伐木,木材就会多得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就让老百姓养生送死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养生送死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

“不违农时,毂不可胜食也”,顺应时令,这是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天人关系,处理好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生活、劳作的节律。这是保证农耕。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捕大鱼留下鱼苗,做事情要留情,要合度。这是保证渔业。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山林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林业和捕猎业。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民生问题,民众的生存、生活质量提上去了,达到了温饱,这是王道的基础。

“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绵袄了。鸡狗和猪等家畜,不扰乱它们养育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都有丝绵袄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是制作衣服的手工业,大家在家里周围种上桑树,就可以解决穿衣服的问题。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喂养一些家畜,按照家畜的生活习性养育,家里的长者就可以吃上肉了。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什么情况下会夺时呢?主要是力役和兵役,服役要避开农事,农忙的时候,要保证劳动力的足够,错过了农时,收成就差。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教育教化,以文化人,化民成俗,这里主要体现孝道,这样老人就老有所依。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众能够得到温暖,生活质量上得去,老有所依,民众当然愿意迁徙到这里啊。

“狗和猪吃着人的粮食,却不懂得去制止,路上有人饿死,却不懂得发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便说:‘不是我的缘故,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与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年成不好,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来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是权贵里才出现的情况,指向的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只注意到大的灾难,却不关注那些受苦受难的人。真正的是君王的心中是不是真的对民众慈爱啊,是不是真的爱民如子啊。

我们用现代的生活水准看,似乎觉得孟子的理念也一般啊,没有多少高明的地方啊。这里最要紧的是用心,把心思都放在民生上,都放在安民上,他所举的生活水准是以当时的条件为水准的。古圣贤所传的是用心之道,生产能力、技术一直在变化,提升,但是这个用心是不是像技术一样往上走了呢?我们这样观察。

好,到这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