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 玉人 ,《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玉人,《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上古时期,在史学界一般指的是"三皇五帝"传说到夏朝这一段久远历史时代。由于它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记载那段时期的古籍和史料,掺杂的神话和传说太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奇书《山海经》,所讲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情况,全书的魔幻色彩太浓,因此并没被史学家们当做研究新史的参考文献。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现代考古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出土的遗址和古文物,居然在《山海经》里早有记载。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 玉人 ,《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山海经》成书于先秦时期,被认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之内,由不同的人员编撰汇总而成。此书不仅描写了上古神话中众多的诸神异兽以及古怪奇国,更提到了遍布于华夏大地之上的名山大川,因此《山海经》又算得上是一部地理学巨作。

据学者统计,《山海经》中总共提到了500座大山,其中一座名叫"会稽山"的神山,在书中被描绘成了漫山遍野尽是金玉的"金玉山"。

《山海经·南山经》中有记载,"东五百里,会稽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溪。"由于该书的成书时间过早,书中的文字描述带有浓重的地方腔调,对名山大川的地理位置介绍,让很多学者摸不着头脑。因此,人们并没有把《山海经》里提到的金玉神山认真的去研究。然而,就在上世纪60年代,大陆考古队在浙江杭州附近挖出了轰动世界的良渚文化遗址,无意中揭开了书中的"金玉山"面目。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 玉人 ,《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良渚文化遗址大致位于杭州的良渚、瓶窑和安溪三镇,天目山余脉贯穿于其中。考古人员在天目山脚下,挖出了大量的玉器、玉琮以及玉人,俨然从良渚遗址上出土了一个玉器王国。

此时,人们才猛然想起古籍《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金玉神山"会稽山",根据其描述,不就是出土了大量玉器的良渚文化遗址所在的天目山吗?

据考古专家考究,良渚遗址上出土的玉人和玉琮,距今约在5300年到6000多年之间,而这段时期正好跟《山海经》讲述的上古时代在时间上吻合。有史学家推测,《山海经》一书收集了古代很多民间传闻,良渚文化消失时,其遗址上的后人将天目山"生产玉人、玉琮"的史料,口口相传到了后世,便最终被著书作者收录进了《山海经》之中。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 玉人 ,《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山海经》对于良渚玉器文化遗址的预言如此之准,专家至今也给不出一个折服于人的解答。在小编看来,《山海经》与其说是一部魔化荒诞地理著作,还不如说是古代一本"民间传闻辑录",因为书中记载的不少奇物都有被后世考古所发现,比如三星堆的太阳神鸟和扶桑神树等,只不过作者们在收集这些故事时经过自己的加工和整理,才显得荒诞不羁。

不可否认,雄伟瑰奇的《山海经》的确是中国上古"第一奇书"

《山海经》是大陆第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全书三万一千字,寥寥几笔却记述了有关远古时期的天文、地理、神话、巫术、宗教、物产、民俗、医药、异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浙江山脚挖出大量 玉人 ,《山海经》中早有预言,专家也无解

它是华夏文明第一宝典,拥有着破解上古文明历史的魔力,对大陆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山海经》向我们勾勒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广袤奇异的上古神话史,更是一部距今四千多年的炎黄时代文明史,对我们了解先祖和史前文明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

有很多的朋友,害怕里面是文言文看不懂,所以,有对《山海经》里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彩图全解版的《山海经》。

这本书里面,不仅尊重原著的内容,而且采用图解的方式,含有很多有趣的图片、注释和深入的解析,绝对可以让你看得懂,而不会枯燥乏味。大人和孩子都可以读,可以让小孩子从里面的插画了解上古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