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大多的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的发展,减少纠纷,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都实行了一夫一妻的制度,就算是国家的领导人也不例外,但仍有不少的国家依然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比如印度。因为一夫多妻,那么家中的孩子也会比较多,他们的生活、教育等都会为长辈带去很多负担。所以若是家中的经济状况较好,家风又比较好,则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孩子,比如大陆清朝时期的一名官员孙宝琦,他的家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孙宝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1867年,他出生在风景宜人的杭州。因为他的父亲在朝为官,所以他的家境也不错,自小不用为吃穿发愁,到了上学的年纪,也能到私塾去接受好的教育。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对读书也比较感兴趣,加上父亲经常教导他要注重学业,所以他对学习也十分上心,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科举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再加上他父亲的这一层关系,使得他得到了户部主事这样一个令人艳羡的肥差。在户部的工作不仅不累,有俸禄,而且还可以借机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很多人都十分羡慕孙宝琦。不过,他们想不到的是,孙宝琦一身正气,还为人清廉,所以他并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般敷衍工作、大肆敛财。
这样的人,显然是和别人不合群的,而且,会被别人误认为是“伪清高”,所以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加上他不会讨好上级,说一些讨上级开心的话,所以,时间一长后,大家对他的不满也越来越多,最后,他面临的只能是被贬的下场。被贬之后的孙宝琦不论是俸禄、还是仕途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自己对此也十分清楚,照这样发展下去,可能某一天,他的仕途就终结了。
他不仅辜负了父亲的期待,也会无力支持家中众多人口的吃穿用度,所以,为此他很是发愁,但令他想不到的是,他后来的仕途竟然又有了转机,而这一些都要归功于他的女儿们。孙宝琦的一生共娶妻5人,育有24子,其中,有16人为女儿。
孙宝琦的大女儿嫁给了在清朝中很有威望的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其实此次联姻的提出者是盛宣怀,因为他听闻孙宝琦家的女儿都很出色,所以便想着为自家的儿子找一门好的婚事,但孙宝琦那时有诸多的顾虑,所以并没有答应,并给出了拒绝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彩礼,本以为事情就此终结,没想到,盛宣怀却说,不需要那些,只需要有新娘子就可以了。
孙宝琦在看到了盛家的诚意后,也答应了这项婚事。之后,盛宣怀逝世,将剩余的许多财产也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谁曾想,盛恩颐也不够争气,只知道花钱,不知道挣钱,最后,使得盛家在他的带领下,衰败不堪。
当然了,在孙宝琦与盛宣怀刚结为亲家的时候,孙宝琦也没有在官场上再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后来,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孙宝琦跟随着慈禧一路,一直不曾离去,直到抵达紫禁城,慈禧太后见他如此忠心,便对他加官进爵。之后,孙宝琦的二女儿又嫁给了军机大臣奕劻的儿子载伦,因为这层关系,孙宝琦很快便得到了升迁,成为了山东巡抚。因为他在职期间,真心为百姓办事,又不大肆敛财,所以他在百姓的心中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1911年,孙宝琦迫于压力,主动离了职。之后,令孙宝琦没有想到的是,袁世凯竟然主动找到他,还想与他结为亲家。孙宝琦一时间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他知道袁世凯是一个争议很多的人,所以孙宝琦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但这件事情肯定要给袁世凯一个答复,所以孙宝琦只能尽快考虑,不能拖太久,以免惹怒了袁世凯,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之后,孙宝琦在一番考量后,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让自己的五女儿嫁给了袁世凯的儿子。
至于孙宝琦的其他女儿,也都嫁得很好,亲家的背景都是非富即贵,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有一个女儿不得不提一下,她就是孙宝琦的第七个女儿孙用蕃,她的夫婿是晚清大臣张佩伦的儿子张志沂,在两人成亲之前,张志沂与他的妻子已经育有两子,其中一个孩子就是大陆著名作家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