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人类在误区和真理之间螺旋式发展,最终人类进步了。”在全球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2的“点亮未来”主题峰会上,华为运营商BG首席营销官宋晓迪这样讲到。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也许你很好奇,为何在全球最著名的移动通信大会上,宋晓迪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因为,随着气候危机不断加剧,全球多国制定了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作为全球基础产业的通信行业,也在积极进行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但就在通信行业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时,ICT行业却出现一些关于绿色发展的误区。

宋晓迪此次在峰会上,指出ICT行业绿色发展存在的五大误区,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助力行业消除误区,了解真相。而华为将发挥自身ICT创新能力,与运营商等各方一起共同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误区一:

ICT发展产生大量能耗

提及ICT行业,许多人便会认为,数据中心、基站等能耗大,规模很大,还要24小时在线。

对于以上观点,宋晓迪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GSMA数据显示,到2030年,ICT行业的碳排放量将仅占全球的1.97%。这个不到2%的比重是多还是少呢?

笔者为大家整理了近几年ICT行业碳排放量数据:2019年,ICT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2%;2020年,ICT行业碳排放只占全球碳排放的2.3%。从数据看,ICT行业碳排放量所占整体排放比重并未上升,而是下降。

同时,宋晓迪也指出,ICT技术还可助力其他行业,大幅减少碳排放量。“到2030年,ICT技术有可能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是自身碳排放量的10倍,可实现将经济增长与排放增长脱钩。”宋晓迪这样讲到。这点已经是ICT行业共识,但在ICT圈外了解少。

宋晓迪在演讲中列举了一个案例:某云企业将100PB数据备份时,需要拷贝24天,运输7天,共计产生300Kg的碳排放。该公司如果使用高速全光专线,只需2.5小时,且只产生20Kg的碳排放,减排93%。

“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1 YottaByte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如果全部采用全光传输技术进行备份,每年可减少1.5亿吨碳排放,相当于2亿棵树。”宋晓迪充满信心地表示:“2亿棵树可将整个欧洲绿化!”

宋晓迪还指出,这种助力各行业减少碳足迹的赋能,被成为“碳手印”。“碳手印”的价值正是大家坚定地发展ICT的原因。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误区二:

过度关注供应链排放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所涉及的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有大量企业。ICT行业也是如此。因此,有人提出,衡量ICT行业碳足迹总份额,需要考虑供应链整个周期,要计算上制造设备所消耗的能源,以及运输、安装、使用、处理设备时消耗的能源。

也许有人听到这种计算方法,心中不免一惊,如此算下来,ICT行业的碳排放量岂不是要多得多?特别是在设备生产过程中,ICT设备由于制造精度高,在生产环节将产生更多碳排放量。

对于这种误区,宋晓迪表示,在实际中,ICT行业只有2%的碳排放来自网络设备生产端,80-95%来自使用阶段。

宋晓迪认为,ICT行业在实现碳排放量目标时,应更重视通过创新技术,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误区三:

绿色发展就是太阳能、风能

当谈及绿色发展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表示太阳能、风能这样的绿色能源。对此,宋晓迪表示,除绿色能源外,绿色发展还包含了很多层含义。

宋晓迪给出了绿色发展的三层架构:第一层,绿色站点、绿色数据中心;第二层,简化的绿色网络架构;第三层,网络运营和用户运营。“华为希望从三层架构出发,帮助运营商从端到端减少碳排放。”宋晓迪这样讲到。

宋晓迪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运营商如果将用户从2G/3G网络,迁移到4G/5G网络,根据华为自己的数据推算:10%的3G用户迁移到4G/5G网络,将实现2%的节能,也就是减少2%的碳排放量。

也许很多人并不理解用户迁移后,为何能实现碳排放量的减少。对此,宋晓迪进一步解释到,随着通信技术发展,网络能效在不断提升,同样的1千瓦时的电量,3G网络只能下载30部高清电影,4G网络可以下载300部高清电影,5G网络则可以下载5000部高清电影。

如果还不能理解,我们可以反向思考,同样的300部高清电影,3G网络需要消耗10千瓦时的电量,4G网络只需要1千瓦时,5G网络则是0.06千瓦时电量。这也意味着,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单位数据传送所需能耗的大幅度降低,能带来绿色发展。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误区四:只要设备BOX能效高,

网络能效一定高

在ICT行业,许多人可能都认为,单个设备盒子(比如BBU、服务器、存储、电源)的能效只要高,那这些设备构建起的网络,其能效便是单个设备能效之和,整个网络的能效自然也高。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ICT行业一直关注如何提高单个设备能效,而忽略了整个网络能效的提升。

对此,宋晓迪强调到,网络设备盒子的单点能效评估,无法支撑按场景、全局的规划建设决策。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是高手,但组合在一起时,却不懂得如何配合,最终让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为此,华为提出共同定义统一的指标体系,用信息流驱动能量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达成整网节能的目标。

宋晓迪讲进一步表示,如果只考虑无线主设备能效,就无法有效完成绿色站点规划。行业需要综合无线设备、天线、能源、承载网络等能效表现,结合业务规划,系统化评估站点生命周期内的绿色表现。

据悉,华为在业界率先引入SEE站点能源效率指标,与全球运营商联合创新,指导规划出“全室外、全上杆”的极简站点解决方案。SEE从传统室内宏站站点60%, 跨越到90%以上的领先水平。最后再基于NCI指标综合SEE、TEE、PUE等场景化指标,真正指导网络能效整体规划。

误区五:

节能与网络KPI必须完美兼顾

目前ICT行业中有这样一种声音:运营商在网络设备上使用节能技术后,不能对任何网络KPI带来影响。

对此,宋晓迪直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节能必然会影响一些网络KPI,特别是没有价值的网络KPI,在用户体验不受影响时,可以权衡取舍。

宋晓迪分享了德国市场的案例:比如在午夜的商场,运营商如果根据体验阈值,部署了基站智能关闭解决方案,用户的上网访问速率只是从50Mbps降低到45Mbps,但网络功耗可以节省10%左右,节能效果立竿见影。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其实这就好比家里的灯,如果将一个家中的所有灯,看作一个基站的全部设备,大家都在不同房间时,所有灯都打开。当晚上多数人睡觉时,只打开有人区域的灯就行,或者降低灯的亮度(用台灯学习工作)。虽然这样房间的总亮度减小了(网络KPI),但没亮灯的地方却是没人使用的地方(基本无价值的KPI)。

其实,大陆运营商早在2020年,就宣布在5G基站上使用智能关闭技术。对此,中国联通高层曾对媒体表示,智能关闭技术能在晚上没有人或人少时,将基站关停或减少部分容量,以节约能耗,但是有用户进入又会自动打开,对消费者无影响,对投资者是好事。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笔者观察:

消除误区,助ICT行业绿色发展

任何新技术发展初期,总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行业只要能消除误区,行业总将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在全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为主流之时,对于ICT行业绿色发展的误区虽然存在,但只要行业共同努力,积极消除这些误区,达成共识。

宋晓迪此次谈到的ICT行业绿色发展五个误区,能让人们更清楚认识ICT行业能耗状况,高效推动自身节能减排,还能借助ICT技术更科学地、更高效地推动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笔者相信,在数字时代,运营商可以借助ICT赋能各行业转型,实现新增长,也将助力各行业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正如宋晓迪在演讲最后所讲,每个人都可以从数字化的绿色未来中受益,ICT行业将通过“更多比特,更少瓦特”重塑未来,绿色发展。

华为宋晓迪:消除ICT行业五大误区,加速行业绿色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