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红楼梦续文168:薛宝钗嫁给宝玉,史湘云出嫁,贾母送给她一架屏风当作新婚贺礼,成为惹火上身的开始。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创作导读: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内容,解析事情发展走向,探析原本原意,是阅读《红楼梦》的一种独特方式。从史湘云判词推测,她出嫁后过上了短暂的幸福,最终没能逃出家破人亡的悲剧。一切因何而起?本文通过贾母送给她的新婚贺礼入手,推测其中的故事。)

01

史湘云要出嫁了。

忠靖侯史鼎外放做官,无法回到京都;史湘云寄居在荣国府,由贾母负责教养;作为贾家的“老祖宗”,史家的老一辈,打发史湘云出家成为贾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四王八公纷纷派人前来,贾府上下迎来送往,忙乱多日,终于在迎亲队伍到达荣国府前准备就绪。

荣国府门前的两头石狮子披红挂绿,门楼上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荣国府内外张灯结彩,一切都按照贾家嫁女一样操办。

贾母屋里,史湘云含泪向贾母跪别。

看着史湘云,贾母泪眼朦胧。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02

豪门贵族,外面衣冠鲜亮,里面却是一地鸡毛。

同样是豪门千金小姐,史湘云过的比较辛苦。

命运弄人,造化戏人。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年幼时跟在自己身边长大。长大之后,回到史家,跟着叔叔婶婶生活。

男尊女卑的大家族里,女孩子不受待见,史湘云有苦难言,半夜做针线,出门受约束,心中有万般委屈,外人面前也要风轻云淡,心中悲苦,只能偷偷在薛宝钗面前掉眼泪。

出嫁之后,身份发生变化,千金小姐变成当家少奶奶,终于可以拨云见日,苦尽甘来。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女孩子出嫁,若想被婆家尊重,必须有彰显实力的嫁妆。

贾母决定将江南甄家送来的“满床笏”大屏风送给史湘云当作新婚贺礼。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03

众人听说贾母的决定,齐声赞叹。

贾母过80岁大寿,公子王孙、侯门贵族、远亲世交,纷纷送来礼物。

贾母看过两日之后,失去雅致,吩咐王熙凤处理。

礼物全部登记造册后,贾母找来王熙凤询问各家送礼情况,最终下达说出了想法,让她两架特殊屏风单独放好准备送人。两架屏风中最好的就是甄家送来的“满床笏”大屏风。

(参考依据:《红楼梦》第71回,贾母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邬家一架玻璃的还罢了。”贾母道:“既这样,这两架别动,好生搁着,我要送人的。”)

“满床笏”郭子仪满门勋贵,儿子女婿遍及朝堂。生日当天,家人齐聚祝贺,笏板堆满床头。

贾母将“满床笏”的屏风送给史湘云,寓意极好。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04

史湘云听后心里一惊。

物质属性永远不是单一的,除了物质本身属性外,它还具有人为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属性。

史湘云见多识广,虽然人在闺阁之中,却如贾探春一样,世事洞明。

此时,甄家已经被抄家,家人被带进京都治罪。“满床笏”屏风是甄家送给贾母的礼物,代表了甄家,屏风本身无罪,但因是甄家之物,屏风也就有了“罪”,贾母也因此有了“罪”。

朝局变化,贾府风雨飘摇,如何妥善处理甄家财物成为一道现实难题。

贾母将其作为嫁妆送给史湘云,实属不得以而为之。

众目睽睽之下,史湘云没有拒绝。

她素有侠义之心,纵然看破贾母心思,也不计较,能为贾母分忧,她甚至心甘情愿。

卫若兰是王孙公子,他与冯紫英一样,与贾府关系密切。贾府有抄家的征兆,他仍然不惧,大大方方地迎娶史湘云。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05

史湘云家走了,鼓乐齐鸣中,江南甄家的大屏风也被带走了。

贾母暗自庆幸,一个心头隐患消失了。

但是,贾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她不知道,“生命所馈赠的一切,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她以为史湘云带走了危险,实质上是增加了危险,一道屏风让史湘云惹火上身。

螳臂当车的结局必定惨败。史湘云嫁入卫家之后,贾府被抄,卫家最终也未能幸免。

一架屏风不能成为卫家被抄家的理由,但是能成为一个抄家的导火索;如果没能成为导火索,也会成为一个与甄家交往的罪证。皇家降罪,一事一物皆是理由,一个屏风足以确定罪名。

卫家被抄家,屏风被抄没,卫家一族也如贾家一样家破人亡,史湘云最终也没逃脱“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成为一个可怜人。

红楼梦续文168: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的一扇屏风,她送给谁了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