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文/妙人儿

“她对人特别好,她心地好得很!”

“我感觉就像我的第二个妈妈一样!”

“为人民服务,挺负责的!”

潘凤是戈塘村的村医,当村医的这些年,潘凤风里来雨里去,不仅关心村民们的健康,还为农村母亲科普妇科知识,还关注着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

行医二十多年来,潘凤踏遍了苗岭村内的家家户户,一年能走坏12双鞋,以一人之力,为苗族的父老乡亲带去温暖与健康。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一、

潘凤在贵州戈塘村土生土长,戈塘村地处深山,外出看病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加上当地卫生条件落后,妇女怀孕生产都是顺其自然。

没有产检,也没有预产期,常常干着农活肚子疼就生孩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村里大部分的妇女都有妇科病,潘凤的母亲也深受其害,那时潘凤的心里就有了当医生的想法。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当医生不读书是不行的,可潘凤家十分贫寒,潘凤到9岁还没上过学。

潘凤是苗族人,上学的孩子能够学习普通话,看着每天放学回家,满口普通话的同龄孩子,潘凤的心里满是羡慕。

十岁那年,潘凤终于如愿进入了小学,上学要走五六里的山路,潘凤却乐在其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潘凤已经学会了帮家里分担辛劳。

上学路上不仅要背书包,潘凤还会背上一个篓子,在漫长的上下学路上,沿路捡一些煤球,补贴家用,那样的生活很苦,可更苦的生活还在等待着潘凤。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初中时期,潘凤的父亲不幸中风,久病的母亲病情也加重,每个礼拜都要去打针。

原本贫困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潘凤的哥哥只能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外出打工养家。

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落在了潘凤身上,中风的父亲,生病的母亲,年幼的弟弟。

让潘凤觉得最为艰难的,还是护送生病的母亲去十几里外的镇上看病打针。

母亲一周要打两次吊瓶,那个时候没有车,即使有车,潘凤家也承担不起昂贵的车费。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瘦弱的她只能背着母亲,走十多里的山路去医院。

背不动了就放下妈妈,坐在山路上休息,看着年幼瘦弱的潘凤,小小年纪就要承受那么多,妈妈的眼里满是心疼。

那时的潘凤累到想要嚎啕大哭一场,可怕妈妈伤心,她只能忍着,安慰妈妈:“等我长大以后自己做了医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那时候我来给你治病。”

学医的路在哪,潘凤不知道,她只知道这样的日子太苦了,她不能流泪,可心里却在忍不住地流泪,真的太苦了!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每次都得折腾一上午才到医院,面对着大山,潘凤暗自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医生,不仅要治好妈妈的病,还要让村里的人看病都不那么难。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因为贫困的家境,潘凤无法再继续学业,她不得不走出大山外出打工。

那时的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有人能接受她,给她一份工作就特别感谢了。

那一年的潘凤尝尽人间冷暖,瘦弱的她来到了工地,干起了男人都害怕的工作。

命运眷顾着潘凤,卫校面向社会招生,哥哥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潘凤。

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潘凤格外珍惜,1995年,25岁的潘凤如愿考上了原黔西南州卫生学校。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那时的潘凤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学成归家,治好妈妈的病,然而天不遂人愿。

入学的第二年端午,弟弟突然来到学校,看着弟弟在教室门口东张西望,潘凤知道“大事不妙”了。

她一下就跑了出去,得知了那个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母亲去世了。

回到家后,母亲的尸体停在堂屋正中央,那一刻,潘凤的天塌了。

她一直想要学医救母,可学医不仅没能帮到母亲,还因此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那一刻潘凤的心里无比难受,这个遗憾在她的心里停留了一辈子。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二、

母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潘凤久久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学医救母的心愿落空,潘凤望着茫茫的大山,看到村里与母亲年纪相仿的妇女们,她们同样的善良,又同样的体弱多病。

虽然母亲没能得到救治,但她可以为像母亲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做一点事,潘凤毅然回村做医生。

那时戈塘村最缺的就是妇科医生,卫校毕业后,潘凤选择到医院的妇产科进修。

进修结束后,潘凤决定回村,但那时的潘凤已经有了男友“周波”。

周波反对潘凤回村,希望两人一起在镇里开诊所,这样两人赚得多一些,日子过得也轻松一点。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潘凤不同意,两人意见不和,潘凤给周波下了最后通牒:

“你觉得我可以,你就过来跟我一起守村,如果你觉得不可以的话,那你就自己想办法。”

丢下这句话,潘凤坐上了回村的车,潘凤的话让周波惊慌失措,第二天周波赶到了戈塘村,看着潘凤一个人回村守着村民,那时的他被潘凤的好心所感动。

就这样,周波跟潘凤结婚,两人一起留在了戈塘村。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没多久,潘凤迎来了她第一次的接生挑战,山高路远,戈塘村的村民大多都是在村里生孩子。

那日清晨,一名男子急匆匆地跑来找潘凤,他的妻子难产,孩子出生了,可胎盘没出来。

潘凤提起药箱匆匆赶往,进门的那一刻,潘凤彻底惊呆了。

她看见一个女人拿着磨刀石,在产妇的胸部和腹部之间比划,胎盘外的脐带被缠绕在扁担上,如果潘凤来得再晚一些,她们就打算用外力强制拉出胎盘,那么产妇很可能大出血,造成的后果不可想象。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潘凤赶紧制止她们,立即动手施救,她戴上手套用盐水冲洗,然后缓慢而小心地剥离胎盘,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产妇得救了。

被潘凤接生的孩子上了大学,成为了那户人家的希望,潘凤拯救的不仅仅是产妇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三、

第一次的接生经验让潘凤得知,村里的孕产知识有多么的匮乏,未来她所面临的的将是巨大的挑战。

潘凤的诊所开张没多久,她又迎来了新的接生,这次产妇跟丈夫一起在山坡上干农活,谁知道突然肚子疼,产妇便有了生产迹象。

潘凤赶到山坡上,立马给产妇铺上生产用的纸,戴上手套就开始指检,产妇的宫口已经开了五六厘米,之后她检查了产妇的胎位。

所幸,胎位正常,潘凤开始安慰产妇,给产妇接生,就这样两小时后,孩子平安出生。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这次的接生比较顺利,但医生是无法选择病人的,没多久,潘凤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巨大挑战。

村里的产妇缺乏基础的孕产知识,潘凤每次给孕妇做检查时,都会给她们科普孕产知识。

这次潘凤遇到了孕妇龙梅,她发现龙梅的自身凝血功能差,她很郑重地告诉龙梅,一定要去医院接生,龙梅满口答应,却并没当一回事。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到了生产的那一日,龙梅仍旧没去医院。

她像其他村里的孕妇一样在家生孩子,因为凝血功能差,龙梅大出血,这下一家人才慌了神,急急忙忙找到了潘凤。

此时的潘凤左右为难,原本潘凤不想去,凝血功能差,失血过多在村里又不能输血,很可能会出人命的。

尽管不是自己的责任,可出事了自己也要倾家荡产的,不仅如此,自己的名誉也会受损,甚至以后都做不了医生。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可人命关天,自己不去龙梅可能就真的无力回天了,没办法,明知道后果严重,潘凤还是踏出了这一步。

到了龙梅家,潘凤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大片大片的血,一直从床上流到了地上,鲜血染红了床单,惊人的血量让潘凤害怕极了,她一边扩容一边给龙梅注射缩宫素。

终于,血不再流了,潘凤和在场的所有人都缓出一口气来,潘凤更是当场大呼:“龙梅你吓死我了!”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龙梅大出血的事情发生后,村里的孕妇才重视起潘凤的建议,最令村民们在意的费用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大陆的相关医疗政策规定,产妇在医院里接生,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费用都会减免。

对于这一切,潘凤的功劳不可磨灭,她坦然:“我觉得生命至上,我觉得他们平安,他们健康才是我最想要的。”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四、

除了承担妇幼保健工作外,潘凤对村里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都了然于心,定期给老人们做检查成了潘凤每天必做的事情。

戈塘村里的老人杨文芬如今82岁,儿子在外地打工,女儿出嫁他乡,平时的日子里只有老人独自生活。

检查完身体,潘凤还为老人带来了眼药水,老人年纪大了眼睛时常不舒服,潘凤把这些小事都记在心上,为老人滴完眼药水后,她还特意为杨文芬老人测了血糖。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老人年纪大了不爱吃零食,杨文芬却很爱吃糖,测过血糖后,潘凤向老人叮嘱道:“血糖6.5,不高,你不要担心,想吃点糖都不要紧的。”

说着潘凤还给老人塞了点钱,告诉老人:“想吃什么你自己去买,该吃吃,该穿穿,要保护好身体。”

看着时常来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的潘凤,想起自己的女儿远嫁他乡,一年回不来几次,老人动情地向潘凤说:“你抵得上我姑娘!”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村民潘国方是戈塘村无儿无女的五保户,政府给的补贴加上自己养了两头牦牛,可以说是生活无忧。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潘国方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毛病。

潘凤给老人带了一箱营养品和一套新衣服,贴心的潘凤第一时间给老人对比了衣服的大小,老人比以前瘦了些,衣服有点大,但里面穿上衣服又刚刚好。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之后,潘凤给老人测了血压血糖,听到老人有点小感冒,头还有些疼,潘凤从医药箱里拿出了两盒药,叮嘱老人服用:

“这个吃四颗治头晕的,这四颗是吃感冒的,没大事就是感冒了,一起吃,拿温开水吃,饭后吃。”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看完潘国方老人,潘凤还要赶着去下一户人家,她向老人道别完就要离开,老人无儿无女,只有潘凤会时常来看他。

眼看潘凤要走,老人不舍,转身就要拿家里老母鸡下的土鸡蛋给潘凤,潘凤连忙拒绝:“我有时间,我都会来看,你放下这个。”

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执意要把鸡蛋给潘凤,潘凤只能走出门外,将鸡蛋悄悄放在了门口。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戈塘村里有几百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方圆二三十公里的大山内,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茫茫群山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每次只要潘凤前来,村里的孩子就会围在潘凤面前,因为潘凤每次来,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糖果。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做村医本就不赚钱,潘凤每次还要给村里的老人小孩买东西,家里的生活更加不富裕,潘凤的儿子出生后,一度连奶粉都喝不起,只能吃米浆。

以前没有孩子,周波跟着潘凤一起吃苦也能过,可看着儿子受苦,周波再也忍不了了。

两人的矛盾爆发,周波一气之下背着儿子回了镇上,急的潘凤只能一路询问路人,有没有看见周波跟她儿子,那天晚上潘凤追了很久都没有追上。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潘凤不得不做出选择,作为一位母亲,潘凤最终向丈夫妥协,同意到镇上开诊所。

可就在潘凤离开之时,村里的老人都前来送潘凤,他们拿出了家中的特产,挽留的话就在嘴边,可他们却不知如何说出口。

看着一村的老小,潘凤无法割舍,她还是留了下来:“我要坚持在这里,这地方是我生我养我的地方。”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后来,潘凤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村卫生所,潘凤夫妇也终于安定下来,潘凤可以专心在村里为村民看病,而丈夫也做起了她的“贤内助”。

每天晚上,潘凤还要抽空学习,她说:

“在我们农村,各种各样的病都会碰见。每当一遇见自己处理不了的那些病情,就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如果我再多学一点知识,这个病人到我眼前来,我肯定处理得了。”

“最美天使”潘凤:穷得儿子都吃米浆了,也不放弃生她养她的地方

潘凤走遍了方圆二三十里的家家户户,一年至少走坏12双鞋,她说:

“我这一生虽然没有赚多少钱,但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健康,我就是满足的。”

行医救人有很多种形式,在医院救死扶伤是一种,背着药箱用双脚踏遍大山,在山间田垄间安抚人间疾苦也是一种。

潘凤就是身处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