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作者:秦安战略

【编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明叔杂谈”。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面色冷峻,通过电视直播,下令俄军进入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他还要求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回家,并强调,发生任何流血事件将由乌克兰政府负责。

至此,乌克兰战争正式爆发。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欧洲面临的最大一场地缘政治危机。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如果从长时间跨度来看,这场“战争”,由于深刻牵动了俄罗斯、乌克兰、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各方,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可能比美国在2001年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要更大。

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算起,到2022年2月24日,一个特殊的“后冷战时代”就此终结。

“后冷战时代”的鲜明特征是,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享受了“单极世界”带来的快感。就欧洲来说,这个时期,作为“冷战”时代产物的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在美国的推动下,其作为一个军事、政治同盟的角色不断被加强。美国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俄罗斯不断遭到打压、排挤和围堵。

“乌克兰战争”,就是普京用实际行动宣告,“这样一个时代结束了。”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在经历苏联解体后30年的漫长衰落后,决定通过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实施绝地反击,要重新在欧洲确立自己的大国地位,并为建立一个尊重和照顾俄罗斯利益的新的欧洲安全格局准备足够的筹码。

接下来,我就俄乌冲突最核心的10个问题,进行一些解读。所有观点均为个人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仅供参考。

1)俄罗斯这场仗准备打多久、打到哪里?

实际上,俄罗斯一直说的不是“战争”,而是在“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采取这一行动的理由是,长期以来,乌克兰政权对乌克兰东部这一地区实施攻击、封锁、威胁,俄军作为“维和力量”进入这一地区,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人民的安全。

因此,俄罗斯这场仗最大的可能性是限定在乌东地区。这里多数居民说俄语,信仰东正教,跟俄罗斯关系密切。

俄罗斯攻击乌克兰其他军事目标,看起来更像是“先下手为强”,解除乌克兰的军事力量,避免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对俄军、当地亲俄武装进行攻击,而不是要全面攻击、占领乌克兰。

乌克兰西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独立的乌克兰语言和民族认同,且信仰天主教,俄罗斯要完全占领乌克兰,在法理上说不通,也会面临当地民众的极大反抗。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我个人预计,俄罗斯将首先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保护起来,然后让整个乌东主要说俄语、信仰东正教的地区,事实上从乌克兰“独立”出去,要么把它们变成跟乌克兰之间的一个缓冲区,要么日后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并入俄罗斯联邦。

目前,没有看到俄罗斯要打到基辅,全面占领乌克兰的计划。

2)俄罗斯的“怨气”从何而来?

1990年,东西德完成统一,作为对苏联支持两德统一的“回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曾口头承诺,德国统一后,北约将不会东扩。

但1991年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主要衣钵的俄罗斯国力大幅衰退。经济上,俄罗斯被美国控制的IMF等提出的“休克疗法”,几乎要搞废了。

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原本对美国和西方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在主动“埋葬”苏联后,美国和西方可以兑现对俄罗斯的承诺——让俄罗斯回归西方大家庭,成为“一个自由而繁荣的国度”。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前领导人叶利钦

但整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动荡、民生凋敝,虽然俄罗斯1997年加入了“西方七国集团”,但很明显,对于美国来说,一个分裂、衰弱的俄罗斯才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根本没有计划帮助俄罗斯走上团结、富强的道路。

这一时期,美国在一个“单极世界”中为所欲为。1999年,在俄罗斯和中国强烈反对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则违背承诺,推动北约五次东扩。

1999年3月,北约首先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吸纳为会员。

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七国成批加入了北约组织。

2008年4月,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也加入北约。

2017年,黑山加入北约。

2020年,北马其顿的加入北约。

就这样,美国通过北约东扩,直接将军队和武器摆到了俄罗斯家门口,极大地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煽动“颜色革命”,进一步瓦解亲俄政权,让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利益进一步受损。

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亲西方的政权上台,俄乌矛盾升级。

2014年,俄罗斯接管历史上本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此举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和制裁。

俄罗斯的“怨气”,主要在于,美国出尔反尔,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煽动“颜色革命”,极大地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利益。

俄罗斯本来希望通过谈判,美国可以认真听取俄罗斯的要求,然后双方就北约东扩、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等达成一致,从而建立一个可以照顾到俄罗斯利益的新的、稳定的欧洲安全格局。

但随着美国总统拜登几乎一口回绝了俄罗斯的要求,俄罗斯和普京本人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和刺激。

普京一直认为,苏联时期,美国利用二战极大的破坏性给苏联人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认定苏联不敢再次发动战争,才对苏联为所欲为。所以,这次普京绝对不能让美国觉得,俄罗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威胁下轻易屈服。

很可能在两个多月前,美国拒绝俄罗斯的要求后,普京就开始考虑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美国的情报整体上是可靠的,所以才放出俄罗斯即将开战的信息,企图打乱俄罗斯的战略部署。

俄罗斯顺水推舟,在美国公然宣布的日子里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让美国的预测落空,打击美国的公信力。

同时,事后看,俄罗斯没有选择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发动军事行动,也有配合中国的因素在里面。

3)俄罗斯的终极诉求到底是什么?

俄罗斯原本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以武促谈”,通过在乌克兰边境陈兵十几万,逼迫美国坐下来跟俄罗斯好好谈判。

但“以武促谈”的策略失败后,俄罗斯决定直接采取军事行动,对乌克兰进行惩戒,对美国发出警告,对其他蠢蠢欲动的中东欧、波罗的海国家发出警告。

普京原来只是提出,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北约不得在乌克兰部署进攻性武器。

但是,美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傲慢,几乎一口回绝了俄罗斯的要求。

美国虽然一直表示愿意谈判,但普京认为,这是美国故意拖延时间的“花招”,并没有真正满足俄罗斯要求的诚意。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2月21日,普京面向俄罗斯全国民众发表讲话,这一次把要求提得更加明确:

第一,北约停止东扩;

第二,北约不得在成员部署进攻性武器;

第三,将北约在欧洲的军事潜力和设施恢复到1997年签署《俄罗斯-北约基本法案》时的状态。

从根本上来说,俄罗斯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欧洲安全格局,在这个格局里,美国、欧洲、俄罗斯三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恰恰是美国傲慢的拒绝,让俄罗斯觉得不得不用一场战争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俄罗斯在谈判桌上拿不到的,普京决定在战场上拿到。

自此以后,实际上北约已无可能再次东扩,否则无论是哪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都将再次面临俄罗斯的战争威胁。

北约对于在接近俄罗斯的成员国部署进攻性武器,也将有所忌惮。

可以说,在这两个核心诉求上,俄罗斯通过军事行动已经实现。

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持久和平,只有在各方都觉得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才能建立。

当前,俄罗斯以武力威慑建立起的“现状冻结”,美国肯定不会接受。接下来,欧洲有可能因为这个问题,产生持久的对抗和动荡。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4)美国将会如何反应?

在这一轮的乌克兰危机中,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美国在不敢与俄罗斯直接开战的情况下,只能不断放出风来,希望用极其严厉的制裁,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接下来,美国很可能将会联合“五眼联盟”成员国、北约成员国、欧盟成员国,还有日本这样的“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对俄罗斯发起单边制裁。

之所以说是单边制裁,是因为要以联合国安理会的名义对俄罗斯采取任何行动,都会遭到俄罗斯的一票否决,而中国要么投否决票、要么投弃权票,这导致联合国安理会根本不可能对俄罗斯采取任何重大行动。

这就是大国斗争的诡异之处。

美国目前提出的最严厉的制裁,就是把俄罗斯踢出美国控制的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然后对普京个人进行制裁等。

但从美国动辄发动单边制裁的效果来看,并不佳。单纯的制裁,根本不可能达到战略目的。朝鲜、伊朗都是受美国制裁非常严重的国家,这么多年了,照样挺了下来。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5)俄罗斯会垮掉吗?

普京之所以选择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肯定已经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了。

美国的制裁会让俄罗斯更加孤立,遭遇一些经济困境,但真正要搞垮俄罗斯绝对做不到。

俄罗斯肯定对此已经有了充分的研判,认为俄罗斯可以经受得住美国及其盟友的各种制裁。几年前,俄罗斯已经将该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全部清空。

俄罗斯经济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出口为主。

冤有头,债有主,俄罗斯对于欧洲还是比较客气的,一定会尽可能跟欧洲保持必要的经济往来,而欧洲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德国、法国两个火车头,也不会对俄罗斯斩尽杀绝。

俄罗斯更大的希望在中国,无论是资源产品出口,还是进口机械设备、各种消费品,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的中国,物资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俄罗斯的需求。

接下来,主要是看美国的单边制裁,会做到哪个地步,会不会影响中俄的正常交往。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发起的单边制裁,同时强调美国的制裁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6)拜登政府会因乌克兰危机“崩掉”吗?

美国新一任总统上台,通常与国内民意、舆论有一个所谓的“蜜月期”。

但是,对于拜登政府来说,这个“蜜月期”非常短暂。

拜登政府2021年1月20日上台,到8月底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遭遇“喀布尔大溃败”混乱局面之后,拜登政府的“蜜月期”已经终结。

此后,拜登政府不仅遭到了国内共和党政敌的攻击,也遭到了民主党的“嫌弃”。

就连一直支持拜登的《纽约时报》,也刊发评论文章,呼吁拜登不要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特朗普对拜登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特朗普时期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海莉更是对拜登进行了言辞辛辣的攻击。

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危机,将成为拜登政府自“喀布尔大溃败”后,面临的又一个重大国际危机。

鉴于拜登目前老迈,精力、能力都不济,面对俄罗斯直接“摊牌”,美国将没什么有效的应对。

这将进一步打击美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美国国力处在衰退之后,没有办法的事情。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7)欧盟会怎么办?

从表面上看,欧盟只能跟随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但欧盟跟俄罗斯有直接的经济合作,也有安全上的利害关系,欧盟根本不想把俄罗斯逼急了,所以大概率欧盟的制裁会是做做样子,“雷声大、雨点小”。

美国“以乌制俄”、“因俄控欧”的目标,法国和德国也看得非常清楚。

当前的乌克兰危机,受害最大的,除了乌克兰本身,就是欧盟国家。

欧盟实在是“有苦难言”。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8)乌克兰会怎么样?

乌克兰是整场危机中最尴尬、最可怜的角色。

前期,美国对乌克兰说了很多好话,但到俄罗斯准备开战的时候,美国明确说不会派兵参战,乌克兰瞬间傻眼。

现在,乌克兰“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

乌东地区被分裂出去,已经成为事实。

俄罗斯还可能进一步肢解乌克兰,给乌克兰一个狠狠的教训。

当美国的棋子,去挑战一个近在咫尺的大国,结局一定会很惨。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9)台湾慌不慌?

面对目前这场的乌克兰危机,台湾是最慌的。

台湾网络网络论坛上传出一个段子,“俄罗斯攻打乌克兰,美国不出兵,台湾人还是早点学唱国歌吧”。然后,就有人把《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和歌词贴了出来。

特别是俄罗斯“雷霆万钧”的军事行动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肯定会让民进党很多人头皮发麻。

用脚指头也可以想一想,这还只是俄罗斯军队,如果换作是更现代、更强大的中国大陆军队,一旦行动起来,必定是地动山摇。

我个人还是劝“台独”分子老实一点,不要突破大陆的底线,也不要让两岸走向兵戎相见,否则,美国到时候照样临阵脱逃,台湾将独自承担它无法承受的代价。

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和平、发展、融合,才是对两岸人民最有利的选择。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10)乌克兰危机对中美博弈有什么影响?

中国一贯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更不是乌克兰危机的主要解决方。要化解当前的困境,关键是美国要放下架子,跟俄罗斯直接进行有诚意的谈判。

但事已至此,美国也很难在火线上服软,只能跟俄罗斯死磕,围绕乌克兰危机,各方将出现一个短期内难解的死结。

用常识就可以想到,美国把俄罗斯逼急了,在欧洲出现一个大大的乌克兰危机,这对于美国全球战略来说肯定不利。美国也不要怪中国,这都是美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冷静观察,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如果美国非要再给中国一个至少三年的“小战略机遇期”,那我们就把它利用好,抓紧解决国内的基层治理、“双循环”、“卡脖子”等问题。

我们要非常清醒,2024年,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美关系也可能迎来地动山摇的转变。

明叔杂谈:十问乌克兰危机

那就让我们抓紧时间发展自己吧。中国自己发展得越好,我们越有能力扛住美国的各种打压,越能在中美博弈中取得优势。

中国对于跟美国争霸从不感兴趣,相反,中国一直希望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对于中美两国人民、世界人民最有利的选择。

但既然美国“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让它多撞几次南墙,中国会在另外一条中美关系的大道上等着它。

如果美国非要死心眼,一直撞下去,那也没什么。

中国将会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大踏步向前走去,而美国,则可能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孤单地被落在后面。

如此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