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古代有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更盼望青史留名。可是残酷的现实总是令其难以如愿,于是在悲愤之余,他们或归隐林泉,或参禅修道,看似旷达豪迈,其实心中却满是无奈。

杜牧是晚唐杰出才子,可惜他没有遇到波澜壮阔的盛世,却见识了宦官当权、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诗人壮志难酬、才高运蹇,一腔悲愤更是无处诉说,只好录入诗行,并用委婉的语言,阐述内心的不平和愁怨。下面分享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新定途中

晚唐:杜牧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因为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想阿谀奉承,杜牧在京城备受排挤,于是只好外放到州郡担任太守。大唐会昌六年秋九月,杜牧由池州刺史,改任睦州刺史,这首诗就创作于羁旅途中,抒写了诗人的满腹忧愁。

新定,即睦州,又名新定郡,治所在浙江建德。首句提到的“张文纪”,即汉代的忠臣张纲,字文纪。他为人纯厚,不畏权贵,经常犯颜直谏,因此被很多王公大臣们所嫉恨,后来被贬为广陵太守。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诗人的祖先杜佑曾为朝中宰相,杜牧进士及第后也希望重振家风,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他曾担任监察御史,可是当时的大唐王朝正如夕阳西坠,昔日的繁华和荣光早已不复存在。朝堂里更是充斥着一批蝇营狗苟之辈。

杜牧那时风华正茂,但也年轻气盛,眼里揉不得沙子。每当遇到朝廷里举措不当,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会不断地给皇帝上书,阐述自己的正确主张。可惜他的高瞻远瞩并没有人赞赏,反而遭到李德裕等人的怨恨,此后不久杜牧就被外放为黄州刺史。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诗人感慨自己就像复制了张文纪的遭遇,惆怅不已。此前诗人已历任二州,别离故园也已五年。此时他依然未能返京,反而改任更为偏远的睦州小郡,诗人不由得充满了怨怒之情。下杜,地名,在长安杜陵附近。

结尾两句以景写情,“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作者不言孤苦怨恨,而悲愁的心境已含蕴其中,令人沉吟良久。诗人再一次经过江南,他不惧千里迢迢、羁旅艰辛,也不怕形单影只、寂寞孤独,只是担忧前途未卜、归乡无计。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题敬爱寺楼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

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杜牧在异乡生活了多年,那些偏远地区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渴望遭逢圣明、收拾冤沉。开成元年,34岁的杜牧游洛阳敬爱寺,思绪万千,于是即兴创作了此诗。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敬爱寺楼在洛阳怀仁坊,由于朝堂里争斗剧烈,诗人不得已告病分司洛阳。前两句抒写前程茫茫的孤苦和郁闷心绪,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春寒料峭、白雪皑皑,令人倍感寒意沉沉。

暮景,既是描写天色黯淡,也暗示大唐的国运正走向没落;一个“寒”字,不止表达出天气严寒,更委婉地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一群宵小弄权,正直之士反而遭到排挤和迫害,这一切都在在诗人心中投下了阴影。“千山雪”,也暗喻前进的道路处处充满艰辛和磨难。

杜牧的两首绝句,俯仰苍茫,蕴含深厚,读完令人沉吟良久

后两句抒写了极端孤寂和无奈的情绪,诗人十几岁就颇具才名,不仅精于诗歌和散文创作,而且还深入研究过兵法战策。可惜作者虽然怀有愿补舜衣裳的抱负,却难以施展才华。

晚唐的洛阳早已远离皇权中心,变成了大臣们休闲养老的地方。诗人刚过而立之年,不甘心虚度年华、蹉跎岁月,可是他俯仰天宇和大地,却发现根本无人关心他的苦闷和悲愁,更无法寻找到一位可以诉说衷肠的知音。全诗沉郁雄浑,语气悲怨,读之令人动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