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新能源汽车领域,华为“认怂”了?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大爆发。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达到660万辆,仅中国市场就贡献了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连续7年领跑全球。然而就在这个如小米、360、美团等众多“外行”纷纷都杀入新能源汽车的时点上,一则关于华为将甩卖自动驾驶业务的消息,引爆了整个行业。
根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计划以数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用以弥补自身不擅长的技术系统。虽然目前双方都未对此事置评,但早在2018年,华为就已经与大众汽车旗下奥迪品牌在ADS自动驾驶技术、车规级芯片等方面达成合作。不管双方最终是继续合作,还是收购,从2020年底荣耀业务被甩卖后,当有来自市场竞争压力时,华为似乎一直都在采取防守、示弱的策略。
很多人开始质疑,华为的狼性不在了么?对此,我们在过往任正非的华为管理哲学中找到了答案。
一、对内打气,对外示弱
作为一家从2万元起家的民营科技公司,华为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在众多跨国科技巨头的围追堵截中存活下来,并在2013年超过诺基亚、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任正非“示弱”的管理思想贯穿其中。
从1987年创立华为到如今的30多年时间里,任正非虽然有过“世界电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必有其一”的霸气宣言,但这类发言几乎出现在内部讲话,或者与员工的闲谈,而非对外。当对外发言时,比如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任正非的态度和腔调更多是“以美国为师。”
对内打气,对外示弱,这就是任正非“守弱、示弱,进而以弱胜强”的管理哲学。
1997年岁末,任正非在美国人都忙着准备圣诞节的时候,带华为高管团队横跨美国本土从东到西,先后考察了美国休斯、贝尔实验室、惠普等科技公司,尤其对IBM公司的考察让任正非感触最深。时任IBM总裁的郭士纳将IBM整套产品研发流程向任正非作了展示,当时53岁的任正非饶有兴致地从早上听到了傍晚。任正非发现,不仅是IBM公司,欧美的科技巨头AT&T、北电、朗讯都是 类似的管理模式,最后,任正非决定:向IBM学习,向美国学习。
从1998年到2008年,华为累计花费40亿元,聘请了来自IBM数百位金发碧眼的“美国家教”,帮助华为进行组织架构、财务架构、产品开发架构等8个项目的管理变革。以美国为师,让华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一家中国本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跃升为国际通信设备制造巨头。
1998年时,华为的库存周期为每年3.6次,营收仅为4.1亿元。而到了2003年,华为“IBM化改革”第一轮结束后,华为的营收达到了317亿元。库存周期也上升至每年5.7次。
当初,在全盘“IBM化改革”时,曾有华为元老抱怨,为何中国人要去穿西服、扎领带?任正非对此没有废话,直接下命令:“谁不配合,谁就下岗。”
既然“示弱”是任正非的管理思想,为何对华为元老,任正非却要“用强”呢?
二、对事要强,对人示弱
2011年,任正非在《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一文中曾指出:华为未来的商业环境会越来越困难,别得意,别张狂,要学会“恃强示弱,内刚外柔”。意思便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因此,我们看到任正非在与员工相处时,全然没有老板的架子,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拍下属的“马屁”。但如果有员工公然违反华为做事准则,哪怕是高管、元老,任正非也会严肃处理。
和很多国内的公司经常下属请领导吃饭,送领导礼物不同,在华为第一版《华为员工守则》中,任正非曾倡导华为的各级领导应多请同事和下属吃饭、吃面条。在饭桌上交流思想和工作。这实际是一种领导“示弱”的体现,通过请下属吃饭,任正非在行为规范上给了管理者拍员工“马屁”的机会。
作为一个老板最忌讳的就是自认为什么都懂,下属都没自己聪明,时刻强调自己的权威,忽视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任正非通过对员工“示弱”,让每个员工在表达思想的时候不必唯唯诺诺,培养每个员工独当一面的勇气与实力。当一旦公司遇到发展瓶颈时,不会发生无人可用的局面。
据华为高管会议,有一次时任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正在与市场部负责人开会,当议题谈论到将某位管理者晋升时,喜欢没事“讲两句”的任正非突然走进会议室,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任正非认为选拔的这位高管没有狼性,不能晋升。但没等任正非的话说完,孙亚芳就打断了任正非的发言,反驳说:“任总,你并不了解他,他并非你说的那样。”任正非一时语塞,像是一个不被欢迎的人自己默默走出了会议室,嘴里还嘟囔着:“我就是随便说说,你们继续。”
也许有人会笑话任正非“好欺负”,其实这正是任正非的高明之处。主动“示弱”,换来了员工们更好地为华为服务,任正非何乐而不为呢?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曾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人生在世,过分高调,终会被高调反噬。此前华为手机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曾公开说:“3年超苹果、5年超三星”。任正非知道后痛批了余承东,并在公司内部发出“禁言令”,谁在说“灭苹果、三星”,罚款100元。
想做真正的强者,要学会隐藏锋芒,学会示弱。
三、结语
如今,华为在芯片领域屡遭困境,任正非选择的不是和对手划清界限,屯兵对垒。而是积极通过输出5G专利等方式,与美国科技巨头保持正常合作往来。此次与大众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可能的收购合作,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同时在国内,华为却韬光养晦,以哈勃投资为载体,用资金优势积极支持国产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级软件等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发展,仅2021年便投资了4家EDA软件公司。
静水才能流深,逞强只能换来一时痛快,示弱却有可能笑到最后。任正非对这个道理的领悟,可谓是相当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