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公众关注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于4月底正式开放。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实地探访,感受到这座特点鲜明的新建公共文化建筑的不同凡响,预计开馆后,它将有望成为上海公共阅读的新热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2月22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东馆举行发布会,发布了新版机构标识(LOGO)和特邀艺术家名单。东馆内部空间也得以亮相,比较完整地向与会嘉宾展现其面貌。

上图东馆是“十三五”上海文化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之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东邻世纪公园,场馆主体建筑位于迎春路、合欢路、锦绣路和世纪大道围合成的四边形地块上。

上图东馆所在的花木城市副中心,是近年来上海市集中建设大型公共场馆的重点。以世纪广场和轨道交通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为中心,南有上海科技馆,北有浦东新区政府,西北角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面是上海图书馆东馆,西南角则为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博物馆东馆。

公共场馆云集,使该地区进一步成为上海未来的公共活力区域和文化交流中心,未来人气还会更旺。据记者实测,走出上海科技馆站3号口,仅需步行200米即可到达上图东馆南门,市民读者到访该馆十分便捷。

新建筑,新定位

上图东馆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由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设计。2017年9月27日开工建设,2019年9月20日结构封顶。馆内空间包括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各功能区域可满足每年举办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

记者在馆内看到,上图东馆内部装修基本完毕,馆方在对各类专业设备、服务设施和引导标识等进行调试和修正。部分书籍已经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东馆各层均有较高的层高,视野开阔,光线充足,透过玻璃墙体可见馆外的城市森林。各层之间有错层设计,在提供大量图书陈列、自习桌席的基础上,动线有一定的趣味,馆内空间“可逛”“出片”。与不同功能的阅读空间结合,馆内还设置了多个公共艺术装置,增强互动性。

读者常用的自助办卡、借还书、参考借阅、图书电子代码查询等功能均将继续提供,自助机、机器人等的应用,使各项服务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馆内一层还有空间较大的儿童阅览区、开放式中庭活动区等,届时提供亲子阅读体验。地下层也将与上海图书馆本馆一样设置读者餐厅。地下一层还有红厅、黄厅、蓝厅、绿厅等活动场地和一个剧场。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公共性,艺术性

今年初,上图东馆已经举行过多次公测活动,招募读者参与公共区域桌椅使用测试、“乐听阅享”音乐试听活动等,接受读者对软硬件服务的反馈意见。

据了解,上图东馆开馆后将与淮海西路的本馆进行新的分工。东馆将侧重提供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主题化、体验型服务,打造新一代阅读文化交流中心。本馆将逐步改造调整,进一步加强面向机构和读者的专业化、知识化、研究型服务,转型为服务专业研究的学术交流中心。

为迎接东馆的启用,上海图书馆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陈幼坚设计了全新的LOGO,整套视觉识别系统由上海著名设计师沈浩鹏完成。新LOGO传承原有馆标的三角外形,以更简洁、扁平化的设计,呈现了形似风帆的主视觉图案,意在表达向“大阅读时代”启航远征。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上海图书馆将致力于连接每一座信息孤岛,连接人、空间、媒介、内容与知识。

为提升空间的互动性与吸引力,上海图书馆邀请了全球知名艺术公司UAP统筹策划、设计及制作公共艺术作品。UAP策划团队以中国文化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脉络,在充分分析上图东馆内部空间的基础上,特邀艺术家运用各自的视觉语言进行创作,打造了10件场域定制作品。特邀艺术家包括艾米莉·弗洛伊德(Emily Floyd)、谷文达、刘文瑄、马兴文、倪有鱼、申凡、普卢默和史密斯(Plummer & Smith)、徐冰、杨振中、郑重宾等十位(组)。

艺术家申凡的作品《往来春秋》是在东馆一楼中庭地面上铺装的整体视觉装置,以老旧报纸为创作原型,隐去文字,保留并突出标点符号,表达段落结构的形式之美。老旧书报原型来自报道上海图书馆创建的报纸版面和上海图书馆重要藏品古书。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
上海图书馆东馆4月底开放,七层空间六千座位静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