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PHEV和HEV这两个领域,虽然在中国并不是那么显眼,但进入2022年确实出现了很大的机会。从目前的功率平衡型和功率型电池的供给,变成了一个长周期可以观察的生意。从上险数据中我看到了这么一些变化——

1)宁德时代在过往的2017-2020年H1里面,是绝对的龙头,但是随着德系大众和宝马开始转向纯电,插电混动的供给并不多。供给理想的是BEV小电池(能量型电池)当增程来用,而比亚迪下面的弗迪开始大规模上量。

2)从三元锂和铁锂来看,铁锂替代三元锂目前刚刚开始,由于电量差异并不大,而且PHE车型电池电量普遍比较小,成本价差并不大。这块三元锂被替代的逻辑不算强。

3) 从续航里程来看,合规车型 50-60km的纯电续航其实并不高,目前市场尝试提供给用户8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的插混车型,让用户真正把PHEV当增程式车型来开。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图1 PHEV纯电续航里程分类

Part 1:纯电续航里程和电量

PHEV车型纯电续航里程的供给,比如比亚迪目前的插混车型是围绕100公里以上来做,这也是厂家在配置不同续航里程对应不同价格的策略时,优先推出售价更高的车型来改善盈利。

这个趋势如果我们分解到不同品牌, 比如宝马和奔驰这样的豪华车,插混车型8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确实是标配。而后续做增程式车型的企业,如岚图、AITO问界等车型,都落在这个区间里面。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图2 不同续航的分级供给

把纯电续航里程与电池电量对应起来,目前分为8-10kWh、10-15kWh、15-20kWh、20-30kWh以及30kWh+的不同电池,其中除了最后一档都是专门的功率平衡型电池。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图3 对应的电池电量

我特意把比亚迪当前插混车型的电池电量/类型、续航配置/里程做了一个表格,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表1 比亚迪的电池供应格局

Part 2: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和供应商

我记得从2019年开始,宁德时代在PHEV电芯的发展上就存在疑虑。因为从海外来看,目前还大规模供应PHEV电芯的主要是SDI和SK,LG已经从PHEV跃迁到了以BEV为主的格局。而国内随着比亚迪DM-i的这一波,比亚迪从铁锂出发做刀片模组,主要的成功点其实是整车“容纳”了这种正正方方扁扁(高度设计成110mm)的电池布置。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图4 2022年1月份PHEV电池供应商

目前国内PHEV电池谱系最全的、同时还在大力开发的,主要是和长城打配合的蜂巢能源,下一步吉利和领克上装。我是觉得围绕短刀片的技术配合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还是存在的。目标价格是1kWh/1000元,也就是说在上面围绕低成本版本的目标是8000-10000元的电池成本起步。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图5 铁锂和三元供应情况

随着DHT的流行,之前做混动(不做插混)的国内企业也开始进行尝试,车型价格带也是主要围绕着10-15万元和15-20万元这两个区间,后面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选择。

浅析PHEV的动力电池供给格局:在残酷竞争中等机会|朱校长专栏

小结:

动力电池这个行业其实过于残酷,既要快速进步,又要等待整车企业的决心和决策,忍耐是必要的。找到自己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就是在不停做选择。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写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国首个全部由博士组成的

汽车新出行深度研究组织

·

知乎私信 ID:鱼非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