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作者:先锋凉山

“你是电工技能培训班毕业的,考取了资格证,可以去填报机修岗位,福利待遇还比较好。”“你擅长做糕点、家常菜,有餐厅工作经验,可以去应聘厨师长岗位。”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在宁南县2022年春风行动暨白鹤滩水电移民就业增收专场招聘会现场,由移民安置点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就业小分队”忙得不亦乐乎,队员们身着党员志愿者马甲,热情的为大家分析岗位要求、推荐岗位。

宁南县紧扣移民安置点治理“主旋律”,以加强移民后续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干部移民连心工程、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行动,打好移民就业增收“组合拳”,加快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重对接 强引领

让未就业的“有业可就”

“在搬迁前那段时间,我常常彻夜难眠,搬过来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搞好生产生活?都是未知数,心里很没底……”

哪里有移民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员,党的组织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为持续做好水电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宁南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依托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镇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农村党员等力量,结合干部移民连心工程入户走访,全覆盖开展移民就业意愿摸底调查,逐户逐人摸清劳动力底数和就业现状、就业需求。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搭建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沟通联系平台,有效加强务工需求与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2月17日至21日,在各移民安置点举行专场招聘会5场,共进场企业39家,涉及新能源生产、保安保洁、司机船员20余类工种,提供岗位5800余个,吸引3000余名移民群众前来咨询,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末端,打通家门口就业最后一公里,以更加充分的就业支撑,增强移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全面提升水电移民安置点基层治理成效。

重实效 强培训

让想就业的“有技可用”

移民幸福,社会稳定。宁南县坚持“培训跟着就业需求走,内容围绕岗位技能转”的原则,根据摸底调查情况,结合劳动力输入集中地和特色产业、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建设等用工需求和移民群众培训意愿,采取“送培训到安置点社区”“集中培训”“移民培训专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厨师、电焊、水电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移民技能培训50余期,培训移民群众1500余人次。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依托创业孵化基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引导水电移民家庭优秀大学生、移民致富能手等回乡创业。今年一季度共收到创业补贴申请60份,审核通过后将以10000元/人的标准,为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重关怀 强服务

让已就业的“有人来管”

“搬”进新房子、“寻”到好工作、“迁”出好日子。为保证移民群众稳定就业,宁南县建立移民就业人员台账,对就业移民群众进行跟踪回访,积极协调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足额发放报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好已就业移民群众联络服务、信息沟通、跟踪维权、困难帮扶等服务保障工作。全县党员干部结合“干部移民连心工程”,采取“党员结对+志愿服务”等方式,关心关爱移民群众外出务工后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用心用情用力为水电移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让移民群众在支持大国重器建设中共享幸福生活。(文/徐文麒)

【基层治理】宁南:党建引领促增收 基层治理后劲足

来源:宁南县委组织部

编辑:岳维龙

责编:成可儿

主编:伍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