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未老发已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少白头”?该怎么防治?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丨魏笑

编辑丨徐旭

图片|图虫

人未老发已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少白头”?该怎么防治?

“本想和你白头到老,结果没想到自己先白了头。”

这个段子反映了当下年轻人长白头发的普遍现状。央视网也曾报道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长白头发。

为什么人未老,发已白?

其实,这是种病,西医称之为早老性白发病,俗称“少白头”,共有两大类型,一种属先天性少白头,另一种属后天性少白头。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胡志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白发主要是毛囊中的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性丧失,使毛干中的黑素逐渐消失。白发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另外,精神压力大或者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白发增多。

那么白发应如何预防?胡志奇指出,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是集中于增强营养和改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入,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同样也很关键。

随着银发人群不断增多,染发剂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大陆染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大关,增长至214亿元。其中,消费者更加偏好绿色天然的染发膏。

“少白头”是如何产生的?该怎么预防?

少年白是一种儿童及青年时期白发性疾病,西医称之为早老性白发病,其病因十分复杂,共有两大类型,一种属先天性少白头,另一种属后天性少白头。

先天性少白头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也表示,遗传因素是引发少白头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悉,少白头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以理解为家族性的少年白头。患者除了单纯出现早年白头发之外,还可能会伴随着手掌脚掌出汗过多、臼齿发育不全或者双尖牙的缺失。

胡志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白发主要是毛囊中的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性丧失,使毛干中的黑素逐渐消失。白发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精神和营养等。

其实,引发白发最常见的是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也都会逐步地衰退,而最先衰退的就是皮肤毛囊,皮肤毛囊当中的黑色素细胞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黑色素细胞的合成与头发的颜色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黑色素越多,头发的颜色就会越黑。如果一旦黑色素无法正常合成,头发就无法变黑,进而出现白发。其实,这也是人体的自然规律。

胡志奇还指出,现在年轻人白发增多可能精神压力大或者营养不均衡有关。

研究发现,超负荷的压力确实会催生白发的产生。据悉,精神因素对于头发的黑色素合成至关重要。如果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用脑过度、焦虑不安等状态中,供应毛发营养的血管就会收缩,进而阻碍毛发根部毛乳头产生黑色素的功能,影响黑色素的合成和运输。

即使能产生黑色素,但由于大脑血液循环和内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输入通道受阻,短时间内也能产生大量白发,可能出现“一夜愁白头”的现象,但当压力缓解后白头发可能缓解。

另外,如果营养缺乏也会导致白头发增多。例如体内缺乏维生素B族可能导致年轻人容易长白头发。据悉,头发的颜色往往与体内黑色素有关,而黑色素的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B族,因此当我们身体内缺少维生素B族这种营养元素的时候,不仅会使得我们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有所下降,而且还会导致体内的黑色素减少,导致白头发增多。

人未老发已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少白头”?该怎么防治?

铜、铁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黑色素的合成,研究发现,黑发、浅发、白发中铜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次降低。当人体缺乏铜元素,头发颜色会变浅、变白;当人体缺乏铁元素,新陈代谢会受阻,黑色素细胞合成也会降低,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头发变白、大面积的脱发等症状。因此,人们需多吃一些含有丰富铜、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猪血、海鲜等。

那么应如何预防白头发的产生?胡志奇提醒,吃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并不能治疗白发。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是集中于增强营养和改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B6,以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戒烟限酒。此外,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也很关键。”

“植物染发”成行业发展趋势

胡志奇指出,白发一般不能逆转。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因压力造成的银发人群逐渐增多,染发品市场需求将日趋增长。

随着“颜值经济”的不断升温,妆发将成为下一个“颜值经济”洼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685亿,其中染发市场规模达到了182亿,且呈逐年上涨趋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大陆染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大关,增长至214亿元。

21世纪产业研究院在《2019年双11高质量消费报告》中指出,银发一族在护发、染发等细分领域的需求日益旺盛;凯度消费者指数也显示,在个人护理品类中,美发产品占据了银发族24%的花费,且拥有10%的双位数增长,高于整体增速。

根据iResearch调查显示,大陆人均年养发消费主要集中在4000-6000元,《2021年中国医疗养固服务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也指出,有43.3%的客户平均每周到店养发一次,75.2%的客户平均每两周一次。

从分类上看,染发剂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永久性染发剂。随着行业发展,大陆也相继推出了各种色调的彩色染发剂,行业参与者也逐渐增多。其中,巴黎欧莱雅、施华蔻、威娜Wella凭借技术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人未老发已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少白头”?该怎么防治?

但染发是否会伤害头皮头发也引发人们的顾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勤萍教授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烫染发主要破坏发干的结构,适度的烫染经过一定时间可以自己恢复,但如果频度过高,比如有的女性1、2个月就去烫染,染发剂的化学物质会破坏毛干,对头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一定要适度,而且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染发产品,保证安全性。

杨勤萍表示,对于头皮问题一定要树立主动就医、及早诊断的理念,在治疗时要有积极的心态,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长期治疗。千万不要贪图方便,从网上购买一些“智商税”的产品,既浪费了钱也会延误病情。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染发剂品牌多以“植物染发”为主打,从健康安全的概念切入,在染发剂广告中标注添加众多天然植物成分,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天然的染发膏需求;此外,是否有刺鼻性气味也是消费者判断染发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事实上,植物染发的概念早在四五年前便已被欧莱雅等国际品牌关注。2017年,欧莱雅推出了首款以全植物配方为主打的染发剂Botanea,近年来,宝洁、联合利华等众多巨头都在加码布局“植物染发”这一细分赛道,但各品牌均使用差异化定位策略,其在染发剂产品成分、功效、形态,甚至是味道上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