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清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清新发布》推出《文化清新》系列,讲好清新故事、传播清新文化、擦亮清新形象。

清新素有舞狮的传统,也有一批扎狮头为生的手艺人。龙颈镇南冲文崀村的钟章沛,扎鸡公狮超过五十年。2022年1月,文崀扎狮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钟章沛也就成为了这门传统技艺的主要代表。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鸡公狮是南狮中的一个派系,它形似公鸡,面似狮虎,最明显的特点是狮头上有一个尖角。现在在我们面前展现的这一只鸡公狮,在后背部分写有明显的字样——钟章造,表明它正是出自清远市清新区非遗传承人钟章沛之手。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钟章沛制作的每个狮头,背后都写有钟章造的字样。

钟章沛是钟氏扎狮技艺传承的第四代传人,他8岁开始学扎狮,至今扎鸡公狮已经超过五十年时间。每年中秋过后到春节这段期间,是鸡公狮的需求旺季,钟章沛一有空就会着手制作狮头。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钟章沛正在制作狮头耳朵的部分。据了解,制作鸡公狮最重要的就是框架。框架扎得好不好,影响到狮头的整体造型和耐用程度。不同的部位,需要根据经验判断使用厚薄不同的竹篾,钟章沛制作框架的竹篾全部来自他亲手栽种的竹子。

“最关键是做这个底座的圈、中间的圈和中间的那条竹子。几种竹子有厚有薄,圈大一点的就要厚一点,做弯曲的地方就要薄一点。”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过去物资相对紧缺,手艺人可以利用的工具不多。但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双手,他们利用简单的材料,同样可以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钟章沛制作的狮头轮廓由砂纸和水泥袋构成。扎狮人需要在框架上贴上三层砂纸,铺一层水泥袋,晒干后再增贴一层砂纸。“这样制成的狮头,既轻便又耐用,就算是被雨水淋湿,晒干后也可以继续使用。”钟章沛自豪地介绍。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狮头的轮廓出来以后,就需要用各色颜料给狮子画脸。钟章沛使用的“画笔”是自制的,他说自己的铁皮画笔比市面上的更耐用。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实际上,制作鸡公狮的材料十分简单,但是非常考验制作者的经验和用心。

一只鸡公狮,正常需要三天的制作时间,市面售价800到1000元不等。单价不算低,但是市场的需求量较少,钟章沛平均每年只能卖出10到30只的手制狮头。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钟章沛近几年和自己制作的狮头留影照片。

扎狮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钟章沛还在坚持,希望钟氏扎狮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他为孙子量身定做了一个小狮头,还特意加上了明黄色的缎布狮尾。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钟章沛展示自己给小孙子定制的小狮头。

“我们家从太公那时候就开始扎狮了,一定要一直传下来。我的小孙子从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舞狮了,对狮头的兴趣浓厚,我现在就把继承扎狮的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文化清新|五十载扎狮手艺人

并排的大狮头和小狮头是民间扎狮技艺的传承和希望,在此感谢所有手工艺匠人的智慧与坚守。

部分消息来源:清新区文化馆

记者:黄伟业 江绮雯

编辑:江绮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