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大咖七小时直播“说不尽的网格本”,这场文学盛宴观看量突破500万

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策划并举办七小时直播“对话:说不尽的网格本”,在外国文学经典阅读中对话自我、对话世界、对话远方、对话人生。此次活动,在全网近20家主流平台进行直播,张悦然、黄磊、虹影、止庵、史航、董强、陈鲁豫等文化大咖助力强势曝光,在线观看总量突破533万。

此次活动中,读者纷纷留言,表示从这场“文学盛宴”、从这几节“文学课”中“受益匪浅”。微博话题“我记忆中的网格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网格本”“说不尽的网格本”等话题讨论量超过1500万次,在全网掀起了讨论高潮。

文化大咖七小时直播“说不尽的网格本”,这场文学盛宴观看量突破500万

新版网格本出版5辑147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严格要求下,为几代读书人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作为新中国第一套外国文学经典大型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凝聚了几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翻译家、研究家和编辑的智慧和心血,其质量之精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读者心目中外国文学名著的范本,并因其网格状的封面图案而被昵称为“网格本”。2000年老版网格本画下了句号,但它在之后二十多年间成为旧书市场的宠儿,不少读者苦于一书难求。为此,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9年启动新版网格本出版工程。

文化大咖七小时直播“说不尽的网格本”,这场文学盛宴观看量突破500万

至2022年,新版网格本图书共出版5辑147种,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图书已经多次加印。随着新版网格本一辑又一辑问世,曹文轩在自己的书柜中开辟了网格本专区,让网格本占据着“书架的核心位置”。春暖花开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邀请重量级嘉宾,以体裁为切入点,与广大读者线上阅读小说、朗读诗歌、欣赏美文、诵读戏剧。

文化大咖七小时直播“说不尽的网格本”,这场文学盛宴观看量突破500万

大咖云集谈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大型直播“对话:说不尽的网格本”由陈鲁豫和史航主持。陈鲁豫坦言,她属于“被网格本滋养过的一代”。史航希望借这次活动助力全民阅读,引领广大读者亲密接触名家名作名译。

七个多小时的活动共分四个主要环节。著名散文家刘亮程的文学课开启了“散文:与自我对话”环节。刘亮程认为“散文是最大众的文体”,是“我们日常表达的一种方式”,因而一直是国内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从大地家乡出发,朝天飞翔”的叙述方式在自媒体时代传播最广。北京大学教授赵白生、作家止庵、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晓枫,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散文作家和散文经典,引用了蒙田、培根、梭罗、茨威格等散文名家的金句。周晓枫朗读的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止庵朗读的萨特《文字生涯》,赵白生用英文朗读的梭罗《瓦尔登湖》,以美丽而智慧的语句应和着刘亮程的结论:“散文是我们平庸散碎生活的庄重仪式”。

“小说:与世界对话”环节的“文学课”来自著名小说家毕飞宇。他把写小说比喻成“为人物做衣服”,把读小说界定为“读者与作家用想象力构筑起来的一个个世界对话”。著名小说家刘震云、李洱和新生代小说家张悦然在现场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小说世界”,畅谈了自己关于作家、关于图书的感悟,回忆了出现在网格本中的几位作家型翻译家,包括丰子恺、巴金、傅雷、杨绛等。三位嘉宾还分享了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体会,并即兴为1970年版电影《简·爱》的片段配音。

为“诗歌:与远方对话”环节录制“文学课”的是著名歌手胡海泉。著名翻译家刘文飞和董强以及著名诗人虹影和臧棣“诗意地栖居”在现场。刘文飞根据个人实践谈了经典重译的问题,分享了自己在诗歌翻译中的一点体会。傅雷翻译出版奖主席董强曾师从昆德拉研究小说,而且翻译了大量艺术史著作和不少法国现当代诗歌,他的讲述围绕外国诗歌与小说、与艺术的关系展开,并谈到了傅雷翻译出版奖的意义。诗歌环节以万众期待的俄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多语种朗读精彩收尾,现场,刘文飞读茨维塔耶娃《我要收复你》、虹影读雪莱《爱的哲学》、董强读波德莱尔《酒魂》、臧棣读华兹华斯《致云雀》。

最后一个环节是“戏剧:与人生对话”。导演兼演员黄磊带着对戏剧表演的经验和对戏剧的热爱,在“文学课”视频中讲述了关于戏剧和戏剧欣赏的方方面面。著名演员濮存昕回忆说,在父亲的引领下,老版网格本中的契诃夫作品开启了他的阅读之旅、文学之旅,对图书的热爱延续至今。濮存昕更是带着1847年英国版《莎士比亚全集》来到活动现场,与大家分享心得。意大利语文学译者文铮对老版网格本早已经心向往之,但苦于囊中羞涩,第一本买到的是《波斯人信札》。他当时对财富自由的定义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买网格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在小学时就读了网格本《安徒生童话》,开始攻读戏剧专业后接触了网格本中的许多剧作,她觉得网格本“就是一个经典的符号,它哺育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它是一代又一代人文学的母乳”。

关于《哈姆莱特》中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一句,关于《哈姆莱特》中的金句究竟是哪一句,不同的人对于如何读和如何译有不同的见解,台上争论激烈。兴致所至,濮存昕在现场表演了《哈姆莱特》的著名选段,还介绍了他给上海戏剧学院第六届藏族表演班导演汉藏双语版《哈姆莱特》的细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