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台采访

如何让基层博物馆更好发挥展示、公众教育作用?2月24日上午,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来到西安市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博物馆馆长白玉代表博物馆接受记者采访。

西安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台采访

白玉介绍了西安市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自建馆以来的发展历程,据了解,博物馆自2015年建馆以来,每年平均举办40场以上的公益活动,活动内容以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党建活动以及各学校的青少年爱国主义学习教育为主,积极承担起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每年有20万以上人次进行参观,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参观人数在5—8万人。博物馆无论是在立意、展品亦或策展等方面都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西安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台采访

博物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的文物保存,在温度,湿度监测,安防照明设施,监控系统等方面实现基本达标,但距国有博物馆严格的文物保管保存水平还是相差甚远。

采访中,白玉也谈到了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博物馆一直努力成为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还一直秉承着免费对外开放的宗旨,但制约于场馆位置、面积等因素,让博物馆发展十分缓慢。

西安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台采访

此外,博物馆总面积近千平方米,在运营过程中,除了前期资金投入,如装修、陈列等环节,设施更新换代、藏品保护研究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加上日常运营资金的持续投入,博物馆资金压力较大,目前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此外在博物馆运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乏政策扶持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博物馆的有序健康发展,在文物库房保存设施和安消防系统都很难以做到国有博物馆的规范水平。

除外在因素外,民办博物馆还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具有文博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从业人员鲜少愿意到民办博物馆工作。多种原因作用下,让博物馆的日常维护、活动策划都只能自己摸索,让博物馆发展后劲与动力不足。

因此,希望政府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将非国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文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范围等措施,帮助非国有博物馆切实提升陈列展览、藏品保护修复、社会教育和开放服务水平。

同时,加大博物馆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填补其在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空缺。通过社会群体的意向反馈以及博物馆年检工作,每年对优秀博物馆进行奖励,增加其发展的后劲动力,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红色教育网 谢伟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