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作者:岩茶教室

作为2022年开篇伊始,我们就开始讨论一个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果的话题,“怎样才算一泡完美的岩茶?”,是纯料手工肉桂?还是一泡足够树龄的老丛?

这些似乎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市场已经用不同的产品数据验证了他们的无数可能。于是在逐渐完善且趋于完美的单号纯料市场而言,拼配这门技艺无疑成为了验证武夷岩茶综合实力的进阶游戏。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山场主人范亮、陈璐露(图片由范亮提供)

关联链接:

1.名丛状元范金亮、陈璐露,“我更愿意大家把我当作一个生意人”

2.山场主人范金亮、陈璐露|状元家最贵的山场,居然不是牛栏坑

恰巧,这个进阶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正在测评这个游戏中的山场主人们,比如这一期的主角,岩茶教室的老朋友墩金岩茶范亮,他用2021年天心村斗茶赛的大红袍状元、银奖的游戏成绩告诉我们,这个游戏有趣的精髓在于,不确定的完美主义。

今晚他跟我们分享的三泡茶,就是这场造神游戏里的先锋。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1.

大魁天心:

那5%的点睛支撑了这泡状元的灵魂

跟以往保持神秘感的拼配技艺不同,这泡大魁天心分享的价值除了斗得了状元的桂冠之外,更有意义的是来自范亮无保留分享的诚意。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当然,公布方子的意义不仅仅是无论你有没有原料都不一定拼得出一毛一样的自信,这对于不会做茶只享受喝茶的我们而言,终于有一泡大红袍在喝的时候我们有了推导参照的思考。

这就好比两大流派的悬疑推导小说家,阿加莎是先给你一个事件,再给你无数可能,似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凶手的嫌疑,再一一推翻。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而今晚的大红袍简直就是东野圭吾,直接告诉我们答案是什么,然后再用答案去对比一个个存在的理由。

所以,就喝大红袍而言,以前喝靠猜,今天喝靠悟。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根据范亮昨天公布的配方来看,无论是老树肉桂还是年份肉桂的饱满度基调,还是黄观音和金牡丹的香气提升,大致的基本逻辑还是在我们预知的射程里。

但是一款大红袍之所以能够在斗茶赛上脱颖而出,除了足够的和谐,也需要像音律一般带着波澜和涟漪,这就需要点猛料的激荡。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哪怕见过再多大场面的茶友,当年的天心村斗茶赛的状元依然可以成为全场焦点

在Y老师看来,那个仅占了5%的宝国岩老丛梅占,就是这泡大红袍的开窍之魂。

这款梅占的纯料范亮有邀请我们喝过,是提取了栀子花精油挥发后的脂粉香气,糅合里露水中木质味的清冽,韵感幽远的状态足以支撑这泡纯料状态的年份经典。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产量太少不好上包装

范亮告诉我们,这款梅占虽然名气不大,但树龄足够硬,即便没有扎实的百年之久,八十多年也是足足够辈的,只可惜数量太少,一年也就几十斤的产量根本没法上包装。

可是当我们喝到大魁天心这款茶再回来推导这款老丛梅占的存在时,你会发现这5%的存在不仅提升了整泡茶的综合树龄状态,还将所有糅合在一起的品种香气,进行非理性编织。

毕竟即便工艺稳定、即便拼配高超,但那5%梅占的状态,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第一水,入口是奶油味的人参,入喉后回馈给你的是炭烤蜜饯余寥着的果脯香气,巧妙的从牙缝中钻了上来。第三水开始,是用烹煮沸了的甘蔗水浸泡桂皮的滋味,随着浸泡时间的延展和温度的持续下降所带来的稳定滋味,是带着侵略性的柔软。

什么是侵略性的柔软?此处请参考林志玲。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既有温柔发嗲到不真实的娃娃音,又有无法掩盖的涵养,似乎兼容不了的状态却在一个人身上变成了实力,就是这泡茶此刻的状态。

越往后,奶油和花粉脂肪香气的融合程度,越是浓郁。似乎就是那5%的积极分子,激活了其余那95%的内在潜能,六水过后,除了让你感到安全踏实的木质丛林感,那些带着墨香的桂花油淋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忍不住大赞这一届的斗茶赛评委们的品味,果然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质的飞跃。说了这么多,悟性高的同学们也该看出来了品鉴这泡茶的重点记得,及时闻香。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当然,一款大红袍的用心与否,匀整的条索就是第一眼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来自不同山场、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的树龄和不同的年份,但是差不多的色泽,以及大小粗细上的基本协调,就看出了范亮在塑造这个作品时的较真。

你没法说服自己有理由错过。

2.

一品红袍:

墩金家商品大红袍的经典制作

商品大红袍加个“商”字就意味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那一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稳定。除了像中火这样火功对品质的稳定,范亮还告诉我们大红袍的稳定不是记原料,而是记口感。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甚至为了保证这个口感的稳定,原料是处在一个不断改变配方的动态中。也许这种类似地壳永不停息的运动才是商品大红袍可以持续的生命力。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这款大红袍的生命力是一种大写的橘色调。茶汤的色泽都带了一层黄澄澄的滤镜,类似膏体的浓稠更添了几分初秋傍晚的明媚温暖。紧接着五彩斑斓的橙色是关于拼配的表达。

一开始还是汁水饱满的柑橘甜,越往后就是果肉和汁水的绵绸,桂味花粉的经络分明。展现一款大红袍香、水、韵的全能与和谐。

再到五六水似咬一口柑橘皮带来的扑哧水汽和慢慢在舌面星星点点展开的刺激,是一种被当下未完全退去火气所激发的活力。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这样调皮生活的生命性状,绝对值得参与!

3.

大红袍银奖:

天心村斗茶赛拿奖的大红袍

范亮送去天心村斗茶赛的唯二大红袍都获奖了,除了状元,另一个就是这款银奖大红袍。

说起来这款银奖大红袍特别验证了艺术院校里关于艺术性的教学,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学习了知识、经历了思考之后,创造出来独创性的东西。

范亮的大红袍就是在尝试实现这个“独创性”带来的艺术感的过程。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虽然我们把状元的配方都挖出来了,但这款银奖的配方,我们多次询问也只得到一条信息,肉桂比例比状元少,品种各占半。

于是这泡茶又回归到了阿加莎的推理模式。

茶汤落在口腔里是饱满果肉炸出的汁水,脆甜清爽。相比有些做熟后是果皮和蜜汁浓稠带来的自来熟,它多了些清冷冷的气质,把所有细腻的表达都藏在了从头至尾花粉香。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这种淡淡幽幽、不争不抢的气质,不仅符合拼配大红袍的和谐圆满,还十分耐喝。即使是后面几水隐隐约约沾湿的老木头味、荔枝果清甜,它都像一段故事娓娓道来恰到好处的情节点。等到身临其境,才发现入戏那么久。

大红袍状元的三泡茶,告诉你状元大红袍到底值不值得那么贵

至于具体什么品种呢,这个就当作这期主题的互动环节吧。

从今天开始截止一个月的时间内,若你喝到这款茶之后,请把其中参与的品种在留言区中或者学习委员微信,答对三个品种或者三个以上的,将获得本次分享价值同等的消费券。毕竟作为岩粉,你迟早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