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作者:岩茶教室

作為2022年開篇伊始,我們就開始讨論一個沒有答案、也不會有結果的話題,“怎樣才算一泡完美的岩茶?”,是純料手工肉桂?還是一泡足夠樹齡的老叢?

這些似乎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市場已經用不同的産品資料驗證了他們的無數可能。于是在逐漸完善且趨于完美的單号純料市場而言,拼配這門技藝無疑成為了驗證武夷岩茶綜合實力的進階遊戲。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山場主人範亮、陳璐露(圖檔由範亮提供)

關聯連結:

1.名叢狀元範金亮、陳璐露,“我更願意大家把我當作一個生意人”

2.山場主人範金亮、陳璐露|狀元家最貴的山場,居然不是牛欄坑

恰巧,這個進階遊戲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正在測評這個遊戲中的山場主人們,比如這一期的主角,岩茶教室的老朋友墩金岩茶範亮,他用2021年天心村鬥茶賽的大紅袍狀元、銀獎的遊戲成績告訴我們,這個遊戲有趣的精髓在于,不确定的完美主義。

今晚他跟我們分享的三泡茶,就是這場造神遊戲裡的先鋒。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1.

大魁天心:

那5%的點睛支撐了這泡狀元的靈魂

跟以往保持神秘感的拼配技藝不同,這泡大魁天心分享的價值除了鬥得了狀元的桂冠之外,更有意義的是來自範亮無保留分享的誠意。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當然,公布方子的意義不僅僅是無論你有沒有原料都不一定拼得出一毛一樣的自信,這對于不會做茶隻享受喝茶的我們而言,終于有一泡大紅袍在喝的時候我們有了推導參照的思考。

這就好比兩大流派的懸疑推導小說家,阿加莎是先給你一個事件,再給你無數可能,似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兇手的嫌疑,再一一推翻。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而今晚的大紅袍簡直就是東野圭吾,直接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然後再用答案去對比一個個存在的理由。

是以,就喝大紅袍而言,以前喝靠猜,今天喝靠悟。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根據範亮昨天公布的配方來看,無論是老樹肉桂還是年份肉桂的飽滿度基調,還是黃觀音和金牡丹的香氣提升,大緻的基本邏輯還是在我們預知的射程裡。

但是一款大紅袍之是以能夠在鬥茶賽上脫穎而出,除了足夠的和諧,也需要像音律一般帶着波瀾和漣漪,這就需要點猛料的激蕩。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哪怕見過再多大場面的茶友,當年的天心村鬥茶賽的狀元依然可以成為全場焦點

在Y老師看來,那個僅占了5%的寶國岩老叢梅占,就是這泡大紅袍的開竅之魂。

這款梅占的純料範亮有邀請我們喝過,是提取了栀子花精油揮發後的脂粉香氣,糅合裡露水中木質味的清冽,韻感幽遠的狀态足以支撐這泡純料狀态的年份經典。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産量太少不好上包裝

範亮告訴我們,這款梅占雖然名氣不大,但樹齡足夠硬,即便沒有紮實的百年之久,八十多年也是足足夠輩的,隻可惜數量太少,一年也就幾十斤的産量根本沒法上包裝。

可是當我們喝到大魁天心這款茶再回來推導這款老叢梅占的存在時,你會發現這5%的存在不僅提升了整泡茶的綜合樹齡狀态,還将所有糅合在一起的品種香氣,進行非理性編織。

畢竟即便工藝穩定、即便拼配高超,但那5%梅占的狀态,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第一水,入口是奶油味的人參,入喉後回饋給你的是炭烤蜜餞餘寥着的果脯香氣,巧妙的從牙縫中鑽了上來。第三水開始,是用烹煮沸了的甘蔗水浸泡桂皮的滋味,随着浸泡時間的延展和溫度的持續下降所帶來的穩定滋味,是帶着侵略性的柔軟。

什麼是侵略性的柔軟?此處請參考林志玲。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既有溫柔發嗲到不真實的娃娃音,又有無法掩蓋的涵養,似乎相容不了的狀态卻在一個人身上變成了實力,就是這泡茶此刻的狀态。

越往後,奶油和花粉脂肪香氣的融合程度,越是濃郁。似乎就是那5%的積極分子,激活了其餘那95%的内在潛能,六水過後,除了讓你感到安全踏實的木質叢林感,那些帶着墨香的桂花油淋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忍不住大贊這一屆的鬥茶賽評委們的品味,果然随着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水準逐漸實作質的飛躍。說了這麼多,悟性高的同學們也該看出來了品鑒這泡茶的重點記得,及時聞香。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當然,一款大紅袍的用心與否,勻整的條索就是第一眼最直覺的感受,雖然來自不同山場、不同品種,甚至不同的樹齡和不同的年份,但是差不多的色澤,以及大小粗細上的基本協調,就看出了範亮在塑造這個作品時的較真。

你沒法說服自己有理由錯過。

2.

一品紅袍:

墩金家商品大紅袍的經典制作

商品大紅袍加個“商”字就意味着要接受市場的考驗,那一定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穩定。除了像中火這樣火功對品質的穩定,範亮還告訴我們大紅袍的穩定不是記原料,而是記口感。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甚至為了保證這個口感的穩定,原料是處在一個不斷改變配方的動态中。也許這種類似地殼永不停息的運動才是商品大紅袍可以持續的生命力。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這款大紅袍的生命力是一種大寫的橘色調。茶湯的色澤都帶了一層黃澄澄的濾鏡,類似膏體的濃稠更添了幾分初秋傍晚的明媚溫暖。緊接着五彩斑斓的橙色是關于拼配的表達。

一開始還是汁水飽滿的柑橘甜,越往後就是果肉和汁水的綿綢,桂味花粉的經絡分明。展現一款大紅袍香、水、韻的全能與和諧。

再到五六水似咬一口柑橘皮帶來的撲哧水汽和慢慢在舌面星星點點展開的刺激,是一種被當下未完全退去火氣所激發的活力。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這樣調皮生活的生命性狀,絕對值得參與!

3.

大紅袍銀獎:

天心村鬥茶賽拿獎的大紅袍

範亮送去天心村鬥茶賽的唯二大紅袍都獲獎了,除了狀元,另一個就是這款銀獎大紅袍。

說起來這款銀獎大紅袍特别驗證了藝術院校裡關于藝術性的教學,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學習了知識、經曆了思考之後,創造出來獨創性的東西。

範亮的大紅袍就是在嘗試實作這個“獨創性”帶來的藝術感的過程。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雖然我們把狀元的配方都挖出來了,但這款銀獎的配方,我們多次詢問也隻得到一條資訊,肉桂比例比狀元少,品種各占半。

于是這泡茶又回歸到了阿加莎的推理模式。

茶湯落在口腔裡是飽滿果肉炸出的汁水,脆甜清爽。相比有些做熟後是果皮和蜜汁濃稠帶來的自來熟,它多了些清冷冷的氣質,把所有細膩的表達都藏在了從頭至尾花粉香。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這種淡淡幽幽、不争不搶的氣質,不僅符合拼配大紅袍的和諧圓滿,還十分耐喝。即使是後面幾水隐隐約約沾濕的老木頭味、荔枝果清甜,它都像一段故事娓娓道來恰到好處的情節點。等到身臨其境,才發現入戲那麼久。

大紅袍狀元的三泡茶,告訴你狀元大紅袍到底值不值得那麼貴

至于具體什麼品種呢,這個就當作這期主題的互動環節吧。

從今天開始截止一個月的時間内,若你喝到這款茶之後,請把其中參與的品種在留言區中或者學習委員微信,答對三個品種或者三個以上的,将獲得本次分享價值同等的消費券。畢竟作為岩粉,你遲早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