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有几个自己》:学会这3点,20岁活出30岁的自洽和从容

作者:来小小的世界

你是否有时喜欢自己、有时讨厌自己?

你是否时常胡思乱想,深度自我怀疑,一度陷入精神内耗?

你是否期待每天起床沐浴阳光、拥抱世界,却被一地鸡毛的琐事打扰,开始抑郁?

你是否曾经无数次尝试自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你是否在深夜的被子里偷偷哭泣,埋怨世界的孤独?你是否憧憬未来,却又无限焦虑迷茫,苦于找不到答案?

很不幸,我都经历过。

但又很幸运,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自己。

这本书叫《你有几个自己》,是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的著作。

《你有几个自己》:学会这3点,20岁活出30岁的自洽和从容

本书通过奇妙的“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又叫“拆人术”)帮助我们探索自己的心灵世界,突破对自己的了解,进入自知的高阶境界。

同时,此书也借“拆人术”分析了人际关系、爱情等永恒话题,让我们在自处的同时,与外部世界也能更好地相处。

01 如何自处?学会自我接纳,拒绝内耗

先来看看,这种现象你是否很熟悉。

上班就想放假,放假了又开始焦虑,得不到放松,什么都没做,就是很疲惫;你有许多计划和想法,却都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一边拖延,一边焦虑······

这种慢性精神痛苦的状态,就是精神内耗。

就好像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无休止地争吵、打架,耗费你的身心,让你面对生活手足无措,只有迷茫和挫败。

用本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子人格和另一个子人格相互冲突,相互唾弃,于是你没有办法自洽,感觉到的只有痛苦。

那如何才能让两个相互冲突的子人格友好相处呢?

首先,需要让两个子人格相互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你需要承认并接受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其次,让两个子人格相互喜欢。

当一个子人格喜欢或依恋另一个子人格时,内心会更加包容和睦。

当子人格相互喜欢,我们也就会减少压抑,内心更和谐。

因此,承认并接受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接受完整的自己,离内耗就更遥远了。

《你有几个自己》:学会这3点,20岁活出30岁的自洽和从容

02 如何与他人相处?反求诸己与爱邻如己

“每个人就像一颗钻石,而世界上的人和人就像钻石交相辉映。在每一颗钻石上都映照着其他钻石的影子。”

这是书中谈到人际心理学借用的一个比喻。

本书说到每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认识,都是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个他人的“副本”。

换句话说,我们对他人的认识,是带有滤镜的,认识的可能只是他的一些子人格所展示出来的样子。

“一般来说,每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感情,实际上都是对自己心中的关于这个人“副本”的感情。‘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我的‘主体人格’对我心中的他人‘副本’的关系,是一个内部关系。”

那么,当我们与他人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学会反求诸己,爱邻如己。

反求诸己,就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尽量不归咎于别人,当然也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否则会造成“抑郁”等负面情绪。

当我们学会反求诸己,就意味着我们掌握着幸福的主动权。

正如书中说到的:

“你既然过去能让自己不愉快,现在就能让自己快乐。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我们做不了主;但是自己怎么想怎么做,至少还是可以做八分主的。”

所以,反求诸己会让我们不去计较与他人之间的矛盾或琐事,反而会让我们心里的疆土变得更广阔。

其次,就是爱邻如己。爱邻如己,并不是无限制去爱别人。

要做到爱邻如己,首先得学会如何爱自己。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你有几个自己》:学会这3点,20岁活出30岁的自洽和从容

03 你为什么会爱上他?因为他即是你

20岁到30岁,爱情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我们可能常常会问对方“你喜欢我什么?”

事实上,我们喜欢的都是心中的那个异性子人格。

在恋爱之前,很多人都会想象理想对象的样子。

例如,身高,年龄,外貌,身份,地位,工作,性格、品质等等,都会在一些方面有自己的想象。

而当那个人出现时,有些人又会说,“遇见他,可以打破我所有的设想和限制。”

大家可能都会频频点头,发出一致的赞叹声,这就是爱情!

所以,你为什么会爱上他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本书中讲到的每个人心中的异性子人格。

而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不管是有形的标准还是无形的标准,一定都是和心中的异性子人格有所关联的。

所以,就像本书说到:

“真正幸福的婚姻和爱情要求的条件是,双方都刚好是对方的主要的异性子人格。”

当双方的异性的子人格之间越相似,双方的关系就越密切。

这样的两个人想接触的时候,会有一种“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感觉,相互理解非常容易。

爱对方如同爱自己,而在我们的眼中可以说他们爱对方就真的等于是爱自己。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伴侣”,在精神层面可以很顺畅地沟通和交流。

所以,你喜欢的他,其实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你有几个自己》:学会这3点,20岁活出30岁的自洽和从容

04

在这里,我只是浅谈了如何自处、如何如他人相处以及你为什么爱他这三个维度,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会让你受益良多。

此外,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

自知,不仅是自洽的前提,更是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前提。

愿每一个你都可以活得自洽,从容,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完成人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