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的抑郁,90%可以靠食物改善!怎么补充营养?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心情变差?焦躁不安、容易对身边人发火?或者深夜里一个人在家里独自难受,因为压力大而失眠、暴饮暴食等……你的情绪让你的生活变得非常不美好。

日本一位精神科医生藤川德美,基于自己36年的临床经验,5000多例的病例,写了一本书《你的抑郁,90%可以靠食物改善》,今天我就将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明确的是,书中的观点是基于藤川医生的临床经验,并未上升到疾病的治疗指南层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幸存者偏差”,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建议。所以我尽可能结合我的认知,对知识点进行一些梳理和归纳,帮助大家建立一个通过合理营养干预不良情绪的新知。

你只是吃饱了,却吃得不够好

大部分人面临质性营养失调

正如藤川医生所言,一直以来,医疗都重药物而轻营养,许多亚健康状态也是由于营养不足而导致的。

那营养不足就是吃得不够吗?其实不一定!

营养不足分为2种:“量性营养失调”和“质性营养失调”。前者常见于饭量较小的女性和老年人,以后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而后者其实是大多数正常人群所面临的情况,吃得足够多、足够饱,但却真实的营养失调。

质性营养失调的人饮食有个特点:糖过量+蛋白质不足+脂肪酸不足+维生素不足+矿物质不足。

蛋白质的“木桶效应”

你吃的蛋白质可能不够优质

正在经历不安情绪的朋友,首先要检查自己吃的蛋白质是否足够,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神经递质的主要原料,如:可以使人镇静的血清素、让人感到快乐的多巴胺等,而神经递质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每天需要至少补充50~70g蛋白质。这是量的要求。

而在质的方面,需要了解哪些食物是更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不然达到同样的饱腹感,营养的质量下降。

那么应该如何评估一个食物的蛋白质是否优质呢?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如果把蛋白质看成一个“木桶”,那么氨基酸就是一块块的“木板”,木桶(蛋白质)好不好,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氨基酸)决定的。

类比到营养学上,就是“氨基酸评分”,如果某种食物的氨基酸构成和比例越接近人体,那么它的蛋白质就越容易被人体吸收,也就越优质。

给大家整理了常见的氨基酸评分为100的食物:鸡蛋、猪肉、羊肉、鸡肉、牛肉、牛奶、蚬贝、沙丁鱼。

特别推荐多吃鸡蛋。从营养的角度,鸡蛋是近乎完美的食物。鸡蛋富含卵磷脂,它的组成成分之一——胆碱,是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原材料。和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一样,体内乙酰胆碱量不足会诱发抑郁。每天至少2个鸡蛋,如果不吃肉,可以吃5个,不仅可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还能为乙酰胆碱合成提供原料,对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虽然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也很好,但是相比而言,更推荐动物来源的蛋白质。

在体检的时候,有一个指标叫做“血尿素氮(BUN)”,正常范围是8~20mg/dL,如果这个值偏高意味着可能是肾功能障碍,偏低就代表蛋白质摄入不足(也有可能是重度肝功能障碍)。藤川医生建议将BUN目标值维持在15~20mg/dL,以帮助患者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

女性的抑郁和惊恐

多源自铁的摄入不足

在体检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血红蛋白值”判断是否贫血,但是要知道是否由缺铁造成的,要关注一下“铁蛋白值”,它反映了人体储铁量。如果我们把血红蛋白比作你口袋里的现金,那么铁蛋白就是你在银行的存款。

藤川医生发现,来他诊所就诊的抑郁症或惊恐症患者中,很多铁蛋白值很低,尤其是没有绝经的年轻女性,日常不注意补铁会导致慢性缺铁,导致经常感觉疲惫、倦怠、昏昏沉沉、焦躁不安等。

如果铁蛋白值低于10,最好拿出2~3个月时间来恢复铁蛋白值,当这个值达到30~50的时候,患者多在1个月后就能感受到身心状况的改善。

那如何有效补铁呢?

记住,每天至少吃200g肉:肉类、肝脏、鱼类中的铁含量较高,而且是血红素铁,吸收率更高,尤其推荐牛肉,是一种可以同时补充蛋白质和铁的食物,牛肉中更推荐草饲牛肉,包含更多的Omega-3优质脂肪酸。

而大家熟知的补铁蔬菜——菠菜,虽然含量高,但是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而且蔬菜中的植酸等物质还会进一步阻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还要提醒的是,如果通过吃鱼来补充,经常会吃不够,因为鱼有鱼骨,而一般我们吃了一条鱼,觉得吃了很多,其实剔除鱼肉鱼骨等,并没有吃多少肉,一条200g的鱼其实肉可能只有100g左右。

如果光靠吃饭达不到推荐量

选择蛋白粉和铁剂来补充

女性由于生理期、怀孕、哺乳等,会需要更多的铁和蛋白质,而实际情况是,女性吃得非常少,缺铁、缺蛋白质的情况非常严重。

如果本身胃口小,再由于情绪不佳导致食欲低,摄入量又会大打折扣,再不注意补充,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实在靠正常饮食没有办法达到推荐量,可以选择蛋白粉和铁剂来帮忙。

1)蛋白粉:如果每天吃不到200g肉+3个鸡蛋,可以选择蛋白粉作为补充,每次10~20g,每天2次。优先选择分离乳清蛋白粉。坚持服用蛋白粉还可以有效减少精神疾病药物的使用量。

2)铁剂:优先选择氨基酸螯合铁营养补充剂,没有“铁锈味”,而且吸收率更高。

这些食物最好不要吃

它们会让你的情绪更差

1)精制碳水、游离糖

精制碳水最常见的就是精白米、面,米在精加工过程中,胚芽中的维生素、矿物质随着米糠、麸皮一起被丢弃,没有这些营养素的精白米面不过是“下脚料”。

游离糖主要就是白糖、冰糖、红糖、蜂蜜、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果汁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蜂蜜和果汁也属于游离糖。

这两类食物吃下去会影响我们的血糖,引起胰岛素分泌过量,容易导致神经递质(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缺乏。根据抑郁症机制研究中的“单胺假说”,神经递质缺乏正是抑郁症发病的原因,市面上的一些抗抑郁药便是基于这一假说开发的。

2)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的“坏脂肪”,过多摄入会增加心梗等疾病的发生率。反式脂肪酸常见于市售的各种加工食物,成本低但是香气扑鼻。

烘焙油炸食品中,比如威化饼干、夹心蛋糕、蛋黄派、代可可脂及巧克力制品、冰淇淋、炸薯条、蛋挞等,都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尤其要注意配料表中,含有“人造奶油”、“起酥油”、“氢化植物油”、“植脂鲜奶油”、“植脂末”等字样的食物。

虽然大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以标示为“0”反式脂肪酸。所以大家看到某款食品声称不含反式脂肪酸并不一定是真的没有,有可能只是低于0.3g/100g而已。

藤川医生的营养补充组合

促使ATP激增,缓解情绪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ATP?

ATP就是三磷酸腺苷,它可以为生物体储备和供给能量,也是能量传输的中介物质。ATP对于人体好比电之于机器,没有电,机器无法运转,没有ATP,人体无法生存。

如何让ATP更多?

首先,改变膳食模式。相比葡萄糖,脂肪酸生成ATP的效率更高,因此,把以碳水为主的饮食结构改变成“高蛋白+相对高的优质脂肪+低碳水”,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ATP。而要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充足的维生素等辅酶和辅因子,推荐补充以下的维生素组合:

铁:70~100mg/d

复合维生素B:根据含量,最好含VB1、VB2、VB6等各50mg,每天各种VB摄入量达到200mg

维生素C:每天6000~9000mg

维生素E:400~800IU/d

注意:维生素E与铁不要同服,早上吃VE,晚上吃铁剂。不缺铁的男性可以不用补铁。

藤川医生给大家的忠告,所有的慢性病都是质性营养失调,治疗方法其实都可以遵循大的思路,就是“高蛋白质+低碳水+适量脂肪+大剂量维生素+适量矿物质”,以上的推荐量仅供参考,最佳摄入量因人而异,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不断修正。

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驱散不良情绪,find your inner peace…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