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雅培的信任危机

作者:消费钛度

2月21日,一则“立即暂停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的消息将雅培推向了舆论风暴的中心。海关总署也在2月20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以及“立即暂停食用”美国雅培公司旗下涉事的婴幼儿产品,而这也并非是雅培首次陷入信任危机。不仅如此,看似全球销售上涨的雅培正经历着在华市场萎缩的事实,面对国产企业与外资企业争相竞逐的奶粉赛道,雅培的在华之路还有无数难题等待解决。

雅培的信任危机

召回问题奶粉

日前,一条雅培全球召回问题奶粉的消息从大洋另一端传来。当地时间2月17日,雅培全球官网发布主动召回信息,召回密歇根州Sturgis工厂生产的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三个系列的奶粉。公告还显示,召回的涉事产品有以下特征:产品代码前两位数字是22到37的,容器上代码包含 K8、SH或Z2的,有效期至2022年4月1日或更晚的。

据悉,此次雅培产品召回是由于消费者的投诉。有消费者称,四名婴儿在食用美国密歇根州工厂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了阪崎克罗诺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其中一名婴儿疑似因此死亡。同时,雅培也回应称,作为质检流程的一部分,公司已对密歇根州工厂进行了检测,在工厂的非产品接触区发现了阪崎克罗诺肠杆菌,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存在沙门氏菌,目前仍在调查中。

2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经海关总署核查,涉事企业生产的特医产品Similac HMFortifi 喜康宝贝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有对华出口记录,雅培中国已启动自主召回。

雅培的信任危机

雅培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消费钛度》,目前中国市场涉及召回的奶粉只有喜康宝贝添一款产品,其他的营养品不受影响。

“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雅培中国第一时间发起预防性主动召回,包括立即冻结喜康宝贝添在雅培中国仓库的全部库存,官方旗舰店下架该产品,在官方平台发布召回公告,积极处理消费者退换货问询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召回行动,本次召回计划将于30个工作日即2022年4月1日内全部完成。”上述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消费钛度》注意到,目前涉事产品已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下架。雅培中国也在公告中提醒,如果消费者通过非一般贸易渠道(如跨境电商、海淘)购买过相关涉事产品,请暂不使用,并联系购买平台进行退换货。

雅培的信任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涉及产品雅培喜康宝贝添是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奶粉。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显示,该款产品已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消费钛度》,召回事件对雅培的全球销售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的中国市场,这对在华市场处于下滑态势中的雅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业绩增长之下喜忧参半

事实上,作为全球医疗健康巨头的雅培曾是市场上的明星企业。但如今留给雅培的一方面是业绩上扬带来的喜,一边却是罚单背后的忧。

1月27日,雅培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雅培第四季度实现全球销售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7.7%,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1.32美元。2021年全年雅培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22.9%至431亿美元,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5.21美元。

雅培的信任危机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雅培营养品业务的全球销售额约20.4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医学营养品同比增长9%,婴幼儿营养品同比增长3.1%。诊断业务第四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超过4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第四季度全球销售额高达23亿美元医疗器械业务在第四季度实现全球销售额约3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9%。

雅培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罗赋德在一份通报中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尚未有结束迹象,预计2022年新冠病毒检测产品需求依然强劲。据预测,2022年雅培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有望在4.7美元以上。

宋亮向《消费钛度》表示,雅培全球销售额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医务板块的拉伸,但在婴童板块,雅培的整体表现却很牵强。

与此同时,频频收到的罚单也让雅培陷入了信任危机。去年5月,因“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对雅培作出行政处罚,对其没收物品,罚款90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雅培在中国首次吃罚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雅培累计处罚总金额达1147余万元。处罚事由包括违反广告法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的、未经审查发布广告的、存在表述不准确及擅自使用医疗用语等。

在华市场突围之困

近年来,随着国产奶粉企业的崛起和外资乳企加码中国市场,奶粉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

雅培的信任危机

根据Euromonitor(欧睿)数据显示,2019年大陆奶粉市场规模约达到1755亿元。大陆奶粉市场前三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6.9%。排名第一的是雀巢,占比13.5%;位列第二的是飞鹤,占比为13.3%;达能排名第三,占比为10.1%。彼时,雅培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7%。

宋亮向《消费钛度》分析称,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来自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则与国产品牌的崛起有关。可以看到的是,整个奶粉市场正上演着市场份额的博弈,这也给雅培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虽然雅培方面未直接透露中国市场的具体表现,但2020年财报中的一句话道出了雅培在华市场的低迷。

雅培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过去3年,雅培全球营养产品业务受到许多新品的积极影响,包括母乳低聚糖(HMO)和高蛋白产品等。在相关产品带动下,雅培儿童营养业务分别在2020年、2019年增长0.3%、3.4%(排除外汇影响),但美国、亚洲及拉丁美洲多个市场的增长部分被来自大中华区的挑战抵消。

宋亮告诉《消费钛度》,雅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连续四五年处于下滑态势,甚至跌出了五大外资粉的行列,在国内奶粉市场中的排名也已经跌出前十。据宋亮估计,2021年雅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致为20亿—30亿。

面对业绩低迷,雅培似乎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将目光瞄向了有机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先后推出雅培菁挚、小安素为代表的有机奶粉,并加快了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在中国的注册审批。

可以看到的是,在有机奶粉赛道上,国产有机奶粉品牌渗透率正赶超进口品牌。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雅培菁挚号称占有中国有机市场七成份额,2019年市场份额降至50%左右。2020年尼尔森数据显示惠氏启赋蕴萃已超过雅培菁挚。

在有机奶粉显露疲态的同时,让雅培一向引以为傲的特殊医学用途奶粉此番又陷入召回风波,这对雅培的影响不言而喻。宋亮向《消费钛度》表示,其实雅培在特医奶粉方面一直表现良好,但此次特医奶粉喜康宝贝添的被召回,将给雅培带来一定的打击。用时,市场减量已成为必然趋势,雅培需要面临还有不小的竞争压力与市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