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則“立即暫停食用雅培相關嬰幼兒産品”的消息将雅培推向了輿論風暴的中心。海關總署也在2月20釋出公告提醒消費者“暫不通過任何管道購買”以及“立即暫停食用”美國雅培公司旗下涉事的嬰幼兒産品,而這也并非是雅培首次陷入信任危機。不僅如此,看似全球銷售上漲的雅培正經曆着在華市場萎縮的事實,面對國産企業與外資企業争相競逐的奶粉賽道,雅培的在華之路還有無數難題等待解決。

召回問題奶粉
日前,一條雅培全球召回問題奶粉的消息從大洋另一端傳來。當地時間2月17日,雅培全球官網釋出主動召回資訊,召回密歇根州Sturgis工廠生産的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三個系列的奶粉。公告還顯示,召回的涉事産品有以下特征:産品代碼前兩位數字是22到37的,容器上代碼包含 K8、SH或Z2的,有效期至2022年4月1日或更晚的。
據悉,此次雅培産品召回是由于消費者的投訴。有消費者稱,四名嬰兒在食用美國密歇根州工廠生産的嬰兒配方奶粉後出現了阪崎克羅諾腸杆菌和沙門氏菌感染,其中一名嬰兒疑似是以死亡。同時,雅培也回應稱,作為質檢流程的一部分,公司已對密歇根州工廠進行了檢測,在工廠的非産品接觸區發現了阪崎克羅諾腸杆菌,但是沒有證據顯示存在沙門氏菌,目前仍在調查中。
2月20日,中國海關總署釋出消息稱,經海關總署核查,涉事企業生産的特醫産品Similac HMFortifi 喜康寶貝添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營養補充劑有對華出口記錄,雅培中國已啟動自主召回。
雅培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消費钛度》,目前中國市場涉及召回的奶粉隻有喜康寶貝添一款産品,其他的營養品不受影響。
“本着對消費者負責的态度,雅培中國第一時間發起預防性主動召回,包括立即當機喜康寶貝添在雅培中國倉庫的全部庫存,官方旗艦店下架該産品,在官方平台釋出召回公告,積極處理消費者退換貨問詢等,在全國範圍内全面展開召回行動,本次召回計劃将于30個工作日即2022年4月1日内全部完成。”上述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消費钛度》注意到,目前涉事産品已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上下架。雅培中國也在公告中提醒,如果消費者通過非一般貿易管道(如跨境電商、海淘)購買過相關涉事産品,請暫不使用,并聯系購買平台進行退換貨。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涉及産品雅培喜康寶貝添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營養補充劑,為早産、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奶粉。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顯示,該款産品已認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消費钛度》,召回事件對雅培的全球銷售都會産生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在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敏感的中國市場,這對在華市場處于下滑态勢中的雅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業績增長之下喜憂參半
事實上,作為全球醫療健康巨頭的雅培曾是市場上的明星企業。但如今留給雅培的一方面是業績上揚帶來的喜,一邊卻是罰單背後的憂。
1月27日,雅培釋出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報告顯示,雅培第四季度實作全球銷售額115億美元,同比增長7.7%,調整後稀釋每股收益為1.32美元。2021年全年雅培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22.9%至431億美元,調整後稀釋每股收益5.21美元。
從具體業務闆塊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雅培營養品業務的全球銷售額約20.4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其中,醫學營養品同比增長9%,嬰幼兒營養品同比增長3.1%。診斷業務第四季度的全球銷售額超過44.7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新冠病毒檢測産品的第四季度全球銷售額高達23億美元醫療器械業務在第四季度實作全球銷售額約3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
雅培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賦德在一份通報中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尚未有結束迹象,預計2022年新冠病毒檢測産品需求依然強勁。據預測,2022年雅培調整後稀釋每股收益有望在4.7美元以上。
宋亮向《消費钛度》表示,雅培全球銷售額的業績增長主要依靠醫務闆塊的拉伸,但在嬰童闆塊,雅培的整體表現卻很牽強。
與此同時,頻頻收到的罰單也讓雅培陷入了信任危機。去年5月,因“生産經營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對雅培作出行政處罰,對其沒收物品,罰款900餘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雅培在中國首次吃罰單。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雅培累計處罰總金額達1147餘萬元。處罰事由包括違反廣告法釋出保健食品廣告的、未經審查釋出廣告的、存在表述不準确及擅自使用醫療用語等。
在華市場突圍之困
近年來,随着國産奶粉企業的崛起和外資乳企加碼中國市場,奶粉市場的競争愈加激烈。
根據Euromonitor(歐睿)資料顯示,2019年大陸奶粉市場規模約達到1755億元。大陸奶粉市場前三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36.9%。排名第一的是雀巢,占比13.5%;位列第二的是飛鶴,占比為13.3%;達能排名第三,占比為10.1%。彼時,雅培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為7%。
宋亮向《消費钛度》分析稱,奶粉市場競争激烈一方面來自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則與國産品牌的崛起有關。可以看到的是,整個奶粉市場正上演着市場佔有率的博弈,這也給雅培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雖然雅培方面未直接透露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但2020年财報中的一句話道出了雅培在華市場的低迷。
雅培在2020年财報中表示,過去3年,雅培全球營養産品業務受到許多新品的積極影響,包括母乳低聚糖(HMO)和高蛋白産品等。在相關産品帶動下,雅培兒童營養業務分别在2020年、2019年增長0.3%、3.4%(排除外彙影響),但美國、亞洲及拉丁美洲多個市場的增長部分被來自大中華區的挑戰抵消。
宋亮告訴《消費钛度》,雅培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已經連續四五年處于下滑态勢,甚至跌出了五大外資粉的行列,在國内奶粉市場中的排名也已經跌出前十。據宋亮估計,2021年雅培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大緻為20億—30億。
面對業績低迷,雅培似乎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将目光瞄向了有機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奶粉。先後推出雅培菁摯、小安素為代表的有機奶粉,并加快了特殊醫學用途奶粉在中國的注冊審批。
可以看到的是,在有機奶粉賽道上,國産有機奶粉品牌滲透率正趕超進口品牌。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雅培菁摯号稱占有中國有機市場七成份額,2019年市場佔有率降至50%左右。2020年尼爾森資料顯示惠氏啟賦蘊萃已超過雅培菁摯。
在有機奶粉顯露疲态的同時,讓雅培一向引以為傲的特殊醫學用途奶粉此番又陷入召回風波,這對雅培的影響不言而喻。宋亮向《消費钛度》表示,其實雅培在特醫奶粉方面一直表現良好,但此次特醫奶粉喜康寶貝添的被召回,将給雅培帶來一定的打擊。用時,市場減量已成為必然趨勢,雅培需要面臨還有不小的競争壓力與市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