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干部职工群众以奋进姿态展现新作为——
在春天里阔步前行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美玲

1月11日,郭茂林在作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唐林 摄
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援疆教师魏似月(右二)为学生讲解数学题(资料图片)。魏似月 提供
1月25日,周丽娟在直播销售农产品。 周丽娟 提供
春节假期结束,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两委”成员走乡入户,倾听群众声音,为乡村振兴筑牢“战斗堡垒”;西部计划志愿者踏上西行之路,投身西部热土,在兵团挥洒汗水;创业者利用专业领域优势,发挥特长,积极投入工作。
新的一年,兵团干部职工群众在春天里阔步前行,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书写新的篇章。
郭茂林:带领职工过上好日子
2月14日,六师五家渠市一〇三团里香甜路社区的会议室中,十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郭茂林在修改课件,他准备为种植户们讲一堂题为《如何选择最佳棉种》的课。
“郭书记,您说种啥我们就种啥,去年您指导我们种的新品种‘中棉113’,收获特别好,今年大伙儿还跟着您干!”十四连职工李佩新说。
“今年种什么,我不能决定,你也不能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我们先来分析市场行情,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棉种。” 对李佩新的提问,郭茂林耐心作答。
上大学时,郭茂林所学的专业是植物保护。2014年,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郭茂林作为选派生来到一〇三团工作。来到一〇三团后,郭茂林走遍了团场的田间地头,几年下来他对团场的地理环境和农作物种植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郭茂林发现一〇三团有着多年甜瓜种植历史,要想甜瓜销售得好,可以改良甜瓜种植技术,种植有机甜瓜。在郭茂林的牵头下,一〇三团十四连和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签订有机甜瓜种植认证合同,采取“订单+职工”的种植模式,有技术指导,有客商垫资,还不愁销路,这让种植户们干劲十足。
除了甜瓜,郭茂林对棉花种植也有研究。每年春耕备耕期间,郭茂林都会组织种植户们举办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班。
郭茂林说,今年他计划带领种植户们建立一条落地棉回收、加工生产线。以往,没有盛开的棉花和未采净的棉花都会被丢弃在地里,造成了浪费。2021年,郭茂林引进了一台“落地棉捡拾机”,对这些棉花进行二次捡拾,通过100亩地的试验作业,每亩增收纯利润约100多元。
“今年我想扩大试验地范围,再建一座小型网套深加工厂,拓宽职工多元增收渠道,开启职工致富新路子。”郭茂林说。
周丽娟:创业开启幸福生活
近年来,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越来越多的兵团职工成功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十三师新星市火箭农场十四连职工周丽娟就是这样一位创业者。
2月17日,天空飘着小雪,十三师新星市火箭农场十四连哈密农腾盛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一派红火的工作景象,“熊猫果缘”系列农产品已经开工生产。
工厂的一间办公室内,哈密农腾盛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丽娟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和几位员工开线上会议。去年,“熊猫果缘”系列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销量较大。今年刚开工,周丽娟和同事们积极联系内地的大型食品卖场,争取联系到更多供销商选择十三师特色农产品。
周丽娟是一名“80后”。2013年,周丽娟辞去了在广东的营销工作,回乡创业。周丽娟说:“我的家乡在新疆,我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购买新疆的农产品,所以我想在连队发展电商,也可以帮助职工在家门口就业。”
回乡后,周丽娟注册成立了哈密果然良品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熊猫果缘”农产品品牌。创业过程中,周丽娟不断探索“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2021年11月,她与十四连哈密农腾盛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对合作社成员种植的葡萄、红枣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售卖。
线上会议结束,周丽娟就开始准备今年“戈壁巧女社区电商直播达人公益培训”的活动策划方案。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周丽娟关注妇女创业、就业问题。2020年7月,在兵团妇联的支持下,周丽娟启动了“戈壁巧女”社交电商直播达人公益培训项目。经过培训后的妇女可通过“戈壁巧女”电商平台,直播销售农产品,就业增收。
魏似月:把知识的种子撒在天山脚下
寒假刚过,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援疆教师魏似月所教的高三理科创新班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习。2月18日的晚上,踏着月光,魏似月走进高三理科创新班晚自习教室。
学生们上了高三后,每逢周五晚自习,魏似月都会放弃休息时间,来到教室给孩子们补习数学。
魏似月有着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曾获得过“镇江市骨干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援疆前,她已是江苏省大港中学学生发展处副主任。2020年年初,魏似月积极响应援疆号召,主动报名赴四师可克达拉市参加援疆支教工作。
魏似月的到来,不仅给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注入新鲜的师资力量,也带来了好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
援疆之初,魏似月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不仅要做好本职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魏似月制定了“十个一”计划,即带好一个徒弟、上好一堂观摩课、帮扶一名贫困生、缔结一个友好家庭、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指导徒弟上一堂公开课、组织一次学科活动、参与一次送教下乡活动、留下一条宝贵建议、制定一个徒弟成长规划。
魏似月说:“今年,我想抓住援疆时光的尾巴,把知识的种子撒在天山脚下。”
《兵团日报》(2022年2月2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