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卡尔 荣格曾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这种逃避有时候会伪装成“社恐”的样子出现,因为,“社恐”本质上就是从内心深处害怕直面最真实的自己。

尤其是在智能化飞速进化而新冠疫情肆虐两年之久仍未消失的当下,“社恐”或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时代“病症”。

而我,便是“社恐”的一员,但我的故事还要从小时候讲起,或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

对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来说,我的到来从一开始就是不被欢迎的,因为父母期待的始终是一个男孩,而我的出生则意味着又要开始一次漫长的等待。

因为不被期待,我自然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反正家里不缺女孩。

以至于后来,当我三姨因为前面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而一直希望能生个女孩时,父母便决定将我过继给三姨家了。

于是,年仅一岁多的我便被送到了三姨家抚养。不过我在她家呆了没几个月,三姨便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据说当时她也纠结了一番,想着要是自己第三胎是个女孩的话,就没必要再要我了。

犹豫再三,最后她还是把我送回了家。

不过戏剧化的是,三姨的第三胎依然是个男孩,而她从此也没再提领养我的事。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三姨每次见到我都表现得很冷漠,甚至是故意躲着我。一开始我还很困惑,以为是自己哪里不好遭人嫌弃。

后来,当我的出生事迹被妈妈和奶奶以玩笑的方式说给我听时,我才稍稍理解三姨那躲闪的眼神和冷漠的表情背后可能蕴藏的复杂感情。

然而对于当时年幼的我来说,要想理解和消化这些都太难了。我只是隐约地感觉自己可能是一个不被欢迎、人生可以被随意改变的孩子。

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模糊感知,一度让我感到非常恐惧——说不定以后因为什么变故我就会再一次被“送走”了。

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做个值得被父母爱的乖孩子。

懵懂的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足够听话、努力,就一定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

我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是优秀的代名词,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夸赞。

每次期末考试发布成绩,我都带着各种三好学生、第一名的奖状满怀期待地回到家,希望看到父母兴奋、喜悦的表情。

然而记忆中,他们往往只是以一句不温不火的“哦”“不错”来回应我,接着便继续自己手头的事了。

他们的冷淡让我一度非常失落,反而是经常闯祸、不爱学习的弟弟和叛逆期的姐姐,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而我仿佛就是一个透明的“乖孩子”,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咀嚼落寞的滋味。久而久之,我甚至开始怀疑,我这样拼命努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知道家里经济不宽裕,父母为一家人的生计常年奔波劳累,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他们几乎已经付出了所有心血,仅剩的一点温情与爱可能都留给了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们一直期盼着的我的弟弟。

父母经常对我说的是:“你最让人放心了”“你从不让人操心”……但我真的已经受够了他们这样对我说。

我甚至会想,是我不值得被爱、被温柔对待吗?是我不配吗?难道真的只有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吗?

如果我也让自己“堕落”一回,是不是就能引起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在意了呢?

在一次次这样的自我追问中,我对自己的不认可、不接纳也一点点越来越深,性格也越来越内向、自卑。

或许,我真的是一个不被欢迎的孩子?

2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从小我便承受了很多超越年龄的压力。每年的学费便是我头等焦虑的一件大事。

小学时,班主任老师习惯在学期的后半程便开始催缴下学期的学费。

每天早读课上,老师会在教室里边走边用打趣的语调对路过的学生说:“什么时候交学费啊?你妈妈天天打麻将怎么没钱给你缴学费吗?”

被点到的学生仿佛做坏事被老师逮个正着,往往会偷偷做个鬼脸,和老师逗笑一番。虽然他们在谈论敏感的“钱”,但能明显感到他们之间的氛围是轻松的。

可老师每次走到我附近时总会直接绕过去,因为她知道我家是拿不出钱来提前缴学费的。

这种明显的“差别对待”总能让我的脸“噌”地一下烧起来,仿佛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盯在我身上。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事实上我讨厌这样的差别对待,也许老师的心是好的,不想让我感到尴尬,但她的做法却无形中将我孤立了起来。

而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学生一样,能和老师轻松地打趣,而不是陷入一种“特别”、“沉重”的氛围。

也因此,类似这样的早读课对我来说就变成了“公开处刑”。

学校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情形还有很多。

50块钱的校服家里拿不出钱给我买,于是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大家齐刷刷整齐划一地穿着校服,只有我显得特别的“刺眼”;

学校组织打疫苗,我依然打不起。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排队打针,只有我趴在教室的座位上,把头低得很低很低,假装自己在学习,其实却在强忍泪水;

一直到读大学,我每年都还要申请贫困生助学金才能继续学业……

我就是这样的“特别”,因为钱的原因,总能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

而我多么渴望做一个“普通人”啊,能像其他人一样。

所以,我拼命学习、努力考高分,希望以此来补偿、抵消自己在“钱”上的自卑感。

同时,我也开始有意识地远离人群,尽量避免暴露自己,因为我不想成为目光的焦点。

也是从学生时代起,我逐渐给自己戴上了“面具”——沉默寡言、生人勿近,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生硬的一味拒绝和逃避。

3

然而,在假面的背后,却是极度匮乏的安全感和低自我价值感。

由于从小便很少感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情感回应,以致于我长期处于缺爱的状态;又加上“贫穷”带来的困扰一直伴随我整个学生时代,所以低自尊、自我否定已经成为我人格的一部分。

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不值得被爱,也不配获得他人的关注。

而当这种心理投射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时,我就会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嫌弃我,于是害怕与人交往,害怕敞开心扉后别人不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

所以,在这种投射的作用下,我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社恐”体验。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每逢家里亲戚聚会,看着大家一起欢聚,我宁可躲在房间里不吃饭也不敢融入;

读书时如果上课迟到,我会一直在教室外面站着不敢敲门进去,因为怕成为老师、同学的目光焦点;

校园里远远地看到认识的老师或同学,会在距离允许的情况下调转路线,如果实在来不及便立刻低头看手机假装没看见;

工作后,每次部门聚餐,会提前几天开始焦虑,担心到时候大家各自聊天而自己落单;

公司下午茶,其他同事都很自然地享用,而我却担心别人的目光,宁可不吃也不敢去取;

上班乘电梯,因为害怕在从电梯这头走到公司的一段走廊上遇到同事,我会提前一层出电梯,然后走楼梯进公司……

因为害怕,所以选择逃避,我也因此逐渐成为“独行侠”,独来独往,刻意避免与人产生联结。

虽然这个过程中,我往往会伴随纠结、恐惧和讨厌自己的感觉,但我会通过“合理化”来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

所谓“合理化”,是佛洛依德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即通过对行为重新进行解释,而使其显得更加合理化、更易被我们所接受。我们通过劝说自己存在合理的解释,来为一个具有威胁性的想法或行为寻找借口或证明它的合理性。例如,一个被解雇的人可能会通过说那个工作并不好来进行合理化,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会说葡萄是酸的……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我对自己的行为是这样进行合理化解释的:远离关系就不会暴露自己,将自己隐身起来是安全的,毕竟“他人即地狱”,与其在关系中患得患失,倒不如远离人群,享受一个人的轻松自在。

但“合理化”并不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尤其当它失败时,我们便会被巨大的焦虑所击倒——我们会感到忧郁、没有价值和沮丧。

显而易见,一段时间以后我的“合理化”机制就难以奏效了,因为成为“独行侠”后的我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内心平静与自我认可。

相反,由于刻意拒绝融入他人,我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职场里同事会觉得我冷漠不好相处,我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差……而由此引发的自我怀疑与否定也越来越严重。

总之,我活得更加拧巴了——一边害怕社交,一边被远离社交所困。

4

随着社恐困扰的加深,我开始看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书,期望从中寻找到答案。

直到我读到《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我才了解到一个心理学概念叫“情感忽视”。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有过情感忽视的人内心深处会对自己极度不认可,会在沉默中不停地质疑自己,认为自己有不可饶恕的缺点和错误。

书中,作者列出了二十二个问题,用来描述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在成年后的一些表现:

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特别独立

不喜欢求助于他人,有事自己扛着

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时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

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

如果对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是”,那么很有可能遭遇过情感忽视。

看着这一个个问题,我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答案都是“是”,感觉大部分描述都精准捕捉到了当下我作为一个“社恐”的真切感受。

作者提出,造成情感忽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来自小时候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以及成长经历。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遭遇过共情失败经历(包括两种,急性共情失败:遭遇重大压力事件,但没人给孩子共情和缓解压力;慢性共情失败:父母对孩子长期缺乏共情和情感回应),那么极有可能会在成年以后出现情感忽视的症状,其中就包括“社恐”。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在我了解了这一概念后,当我再去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很显然,我曾是个“被忽视的孩子”,曾经遭遇过父母、周遭或多或少的情感忽视。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后来患上了“社恐”。

但是,过去已然过去、无法再改变,如何才能跳出“被忽视”的陷阱,实现自救呢?

5

在《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里,作者提出,如果你发现自己曾经遭遇过情感忽视,首先不要内疚,因为这不是你的错,而且内疚也于事无补。

其次,不要去责怪父母或憎恨自己的成长环境,因为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毕竟父母在他们那个年纪和生存环境之下,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他们并不容易。

而要想真正走出情感忽视的阴影,需要从两个方面尝试做出改变:

1)从认知上做出改变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要懂得关爱自己。

究其根本,“社恐”本质上就是害怕在关系中面对真实的自己,是对自我的不认可。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走出社恐的第一步。

2)从意识和行为上做出改变:不要刻意逃避“关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中曾提到:“人是在关系中获得成长的”,一味逃避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一直深陷阴影。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所以,生活、工作中,可以尝试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训练”,削减自己对社交和建立关系的恐惧。

a. 通过自我提问来鼓励自己

例如,沿着下面这样的逻辑脉络,逐层发问,深入恐惧的本质:

我害怕、担心、焦虑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这些担心都如设想得那样发生了,最差的结果又能怎样呢?

真的是我不可承受的吗?

你会渐渐发现原本惧怕的那个东西已经自然消解了。

b. 提醒自己保持正念

如在对某个即将到来的社交事件感到焦虑时,可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不去预设可能的情况(因为多半会是负面的想象),告诉自己临场发挥、顺其自然就好。

c. 寻求他人帮助

很多时候,把自己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其实也就没那么害怕了。所以,可以寻求他人帮助,多和亲近的朋友聊天、倾诉、分享。

经过从认知到行为上的尝试实践与改变,现在的我感觉内心变得稍微强大了一些,而且从关系中获得的正向反馈也激励我更有勇气去融入新的关系了。

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诗人赫尔曼 黑塞曾经说过:“最危险的时期和对心灵最大的戕害,莫过于一天到晚沉思自己的性格、处境,孤独地承受自己的不满与弱点。”

所以,学会接纳自己,尝试在关系互动中获益,不要再独自一人自怨自艾了。

希望,在这条自我疗愈的道路上,我能一步步打开自己,逐渐摆脱情感忽视的阴影,实现自我悦纳,走出“社恐”的牢笼。

作者:断梦,才储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