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沧海桑田”与今天的甘肃庆阳

来源:公众号 龙只

作者:路 笛 路月明

今天的甘肃庆阳是中国桑蚕农耕的发源地,所以“沧海桑田”中的桑田应指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

“沧海桑田”一词的古意原为大海和种桑树的地。今天的甘肃庆阳是中国桑蚕农耕的发源地,所以“沧海桑田”中的桑田应指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这一点无需争议。

周祖到庆阳后的首要任务和最大功绩就是教民稼穑,把神农后稷弃的农耕技术推广到豳地,并发扬广大,代代相传,开启了大陆农耕文化的先河,周祖公刘也被后人称之为中华农祖。

合水县九站寺洼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周人先祖在豳地从事的农耕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寺洼文化,也即商文化,正是周人先祖在庆阳居住的时代。这个遗址位于合水县蒿嘴铺乡石桥行政村。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专家对此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和获得先周时期的陶器近千件,其中有铜刀、铜饰等物件,还有谷物种子和纺。铜制品的发现,将庆阳农耕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料】:《庆阳地区志》记:九站遗址位于合水县蒿嘴铺乡石桥行政村,东距乡政府2公里。西南距县城43公里,地处合水河北岸。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共同对九站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在发掘的80座土坑竖墓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1件铜刀,还有谷物种子和纺,1件铜饰。经碳14测定,距今绝对年代3370+100年,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类型。

什么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不等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是个大概念,它包含原始农业、农耕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即从神农氏尝百草、刀耕火种、农耕桑梓,再到农业现代化,都可以称为农业文化,而农耕文化是从耕地开始的。耕地就要有耕地的工具,犁的出现,耕牛的使用将大陆农耕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农耕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用犁耕地,二是用牛拉犁,三是农民实行定居。周先祖时期,正是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时期,犁以前不叫犁,而叫耜和叉,都是用木头做的。而周祖时期,由于训牛耕地, 便被改造成了犁,包括木柄和桦尖两部分。而铧尖又是用铜做的。其他工具还有:下种器叫耧 , 耱田器叫耰 ,耙田器叫耙,碎土器叫耖 ,锄草器叫耘,打场器叫耞 ,以及木刀、石刀、骨刀等。这些农具在周祖时期普遍用于农耕生产。

【资料】:《庆阳地区志.文物志》记:先周文化遗址有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兔儿沟墓葬、西峰区巴家嘴墓葬和合水县九站文化遗址。西周遗址更多,除各种陶器外,各种青铜器均有发现,如铜鼎、铜 、铜斗、铜斧等。

北豳原来是以牧为主的地区,古称北荒。汉称北地,北地之北又称朔方。那时,大原上生长着茂盛的牧草,山坡沟渠里尽是密密的森林,森林里生活着众多野兽,以狼、豹、野猪、山鹿为最多。周人到来后,将秦川和中原农耕文化技术带到了北豳。他们先在平坦的川道地区烧荒垦田,扩大种植面积。周祖鞠陶带头放牧牛羊,训牛耕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公刘接班后,将统治区域由川地扩大到平坦的高原上,大展农耕之光。

《诗经.公刘》篇对此举作了充分的歌颂。一是说,忠诚周民的好公刘,不敢安居享福,而是划分疆界,扩大耕地,把生产的粮食囤积起来,装满大囊、小囊。二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经常深入田间察访,忽然登上小山坡,忽然又来到平原上,民心归顺,心情舒畅,受到众多百姓拥护。三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来到泉边,又登上高原,远远望见南岗,发现是建京城的好地方。四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定居新京后,杀猪宴请群臣,大家公推公刘当了君长。五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带领军民开垦拓荒,使豳地农田又宽又长。六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在豳原营造了宫室,民康物丰,豳河两边都住满了老百姓。

【资料】:《诗经.公刘》诗全文(略)

在《诗经.豳风.七月》里,我们看到了豳地人民如何发展农业,如何种植庄稼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从诗中看到豳地所种的庄稼品种有大麦、稲子、谷子、糜子、高粱和豆类;经济作物有大麻、野葡萄、葵花、葫芦、苇子、韭菜、远志等;经济林有桑树、臭树、枣树、郁李树等。除农耕业外,还有蚕桑业、纺织业、饲养业、酿酒业和狩猎业等生产活动。其次,我们从诗中看到了豳地一年之中的农时季节和农事活动。如,正月农具修整好了;二月下地春耕忙;三月动手修桑树,砍掉高枝留嫩桑;四月远志结子囊,乡村人人忙;五月知了声声唱,蚱蜢掸腿响;六月蝈蝈抖肢膀,郁李葡萄请君尝;七月蟋蟀野地唱,煮豆浇豆汤,摘瓜食瓜瓤;八月庄稼要收割,割苇好收藏,打下大红枣,葫芦摘个光,家家纺麻织布忙;九月天高气又爽,女工缝衣裳,筑好打谷场,拾麻好收藏;十月落叶随风扬,粮食要进仓,熏鼠封北窗,煮酒杀羔羊;十一月风吹哔剥响,打貂上山岗,剩下狐狸皮,好为公子做衣裳;腊月寒风刺骨凉,凿冰冰窑藏。再其次,我们看出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如搓绳索技术、用犁耕地技术、用葫芦制瓢技术、纺纱织麻技术、织绸绣花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公刘倡导“务耕种,行地宜”的结果。《诗经.七月》下传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演变成一首陇东民歌《冻冰》,这实际是《七月》的现代化:“正月里冻冰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飘,三月里桃花满山红,四月里杨柳绿争争,五月里麦子收上场,六月里鲜桃你先尝,七月里葡萄搭起架,八月里西瓜弯月牙,九月里荞麦拢起笼,十月里柿子满树红,十一月雪花满天飞,十二月年货摆出城。”《冻冰》实际是《七月》的继承和发展。周祖对庆阳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民俗的形成,意义十分巨大。

【资料】:《诗经.豳风.七月》全文(略)

在公刘时代,还有一个更大的进步是普遍用牛耕田,用驴、马拉东西、驮东西,甚至骑人。牲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使用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这是大陆农业生产发展上的一次历史性的大飞跃。从此,农民由人拉犁、肩挑担变成了牛耕驴驮,使社会真正进入农耕文化时代。这时候的耕地工具已有了很大进步,突出的特点是农民普遍用犁耕地,用牛拉犁。犁是由大柄和铧组成的,铧必须是金属做的。青铜的出现为制做铧创造了条件。周人先祖恰恰生活在大陆夏末商初时代。夏代的铜器已进入了社会生产、战争和人民的生活之中。商代青铜器被社会广泛的应用。在庆阳市商周文化遗址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青铜器。商代中前期,恰恰是周人先祖10多代人在庆阳教民稼穑、训牛耕地的初级农耕时代。也是周祖在庆阳大挖窑洞、建立村落集镇、农民实行定居的时代。

因此,在2003年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

周祖在庆阳的又一个贡献是引进种桑养蚕技术,发展蚕桑业,使庆阳成为最早的蚕桑之地。传说,公刘下乡视察民情,到了泾河南岸的长武原马坊村。这里的人除了种庄稼外,还善于经营蚕桑。家家种桑树,户户养蚕茧,织绸绣花闻名乡里。姑娘们出来穿绸挂缎,男人们出来长袍短褂,十分英俊。特别是村里有一户叫张蚕桑的人,是养蚕织绣的能手。他的女儿巧莲不但是养蚕的好手,还是远近闻名的纺织捻绒高手。周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向他们父女求学手艺。公刘来到马坊村后,听了村里人的介绍,便到张巧莲家求教。他看了巧莲养的蚕,纺的丝线,织的绸缎以及做成的衣服,十分高兴和佩服。他回到京城后,先后动员了几批人去马坊原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在公刘主持推广下,豳地的农民大都学会了种桑养蚕技术。不到几年时间,豳地满山遍野桑树成林,养蚕织丝业得到很大发展。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过着五光十色的生活。他们称巧莲为“蚕姑娘”,如今人们普遍把蚕虫也称“蚕姑娘”。传说,公刘娶张巧莲为妻,生儿子庆节。如今,在西峰区温泉乡的公刘殿,盖有公刘庙,庙中有公刘和巧莲塑像。每年三月十八日,是公刘的生日,这里也成了固定的庙会日。至今每当遇会,长武县马坊村的张姓人家,都要拿上礼品坐车来公刘庙祭奠公刘和巧莲,重礼品有宰杀的猪羊,轻礼品也有糕点、蜡烛等物。除公刘庙外,庆阳地区周祖的遗址遗迹还很多,不胜枚举。

【资料】:《庆阳县志》、明清《庆阳府志》场记:“公刘古庙:县城西南八十里高家崤有公刘庙,俗称老公殿。相传公刘治田于兹。后人饮水思源,因庙焉。屡次重修,殿宇宏厂,树林荫翳 ,一览如画。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四方男女赴庙游胜之期。”清贡生张精义《谒公刘殿》诗:“艰难稼穑咏豳风,冬取狐狸攒武功。农服先畴士食德,子孙万代享年丰”。《庆阳县志.古迹》记:“周禘行宫:在庆阳城北关。周都陕时,岁祭遣使礼不窋陵,驻跸于此。今称北关为皇城”。周祖花园:即是城南二十里许之花村原,北有沟,曰昔姬沟,相传不窋植花处“。花坡:在县城东十里。相传有牡丹、芍药、茶糜诸花,香气袭人,为不窋遗园。延庆城:在县城北三十五里,相传为周祖公刘肇生之处。东留眷马山,西遗手拍墙,天子掌、娃儿岘、砚台 、圣水塘、白马洞、擂鼓坪等,遗迹尚存。天子掌 :在县城东北七十里。地近东岭,两侧深沟,中央平坦,树木葱茏,宜畜牧造林。相传为周老王游行处,或云名天池崤 。公刘庄:在县城东北五十里的樊家老庄东,御田数亩,号天子掌,人莫垦者。相传为周祖肇生地。

“沧海桑田”与今天的甘肃庆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