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遗产 对话裴东光教授:奥林匹克教育需要融入大教育观

海报设计 白浪

【编者按】

北京冬奥会落下了大幕,但奥运精神和冰雪热情永不散场。

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不是赛会结束以后才产生,而是伴随着七年的筹办工作不断产生、不断固定。而“有形遗产”之外,冬奥会带来的精神、文化等“无形遗产”,更是中国和全世界的财富。

绿色冬奥场馆、科技低碳理念、奥林匹克教育、“三亿人上冰雪”——这些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又必将从世界传递给下一代。

冬奥遗产 对话裴东光教授:奥林匹克教育需要融入大教育观

裴东光教授一生致力于奥林匹克教育。

作为全世界第一座“双奥之城”,北京与奥林匹克结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除了一座座影响后世的奥运场馆,另一份宝贵的“奥运遗产”就是奥林匹克教育从2008年到2022年在中国形成的“北京模式”以及冰雪运动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事实上,当全世界的奥运健儿们每四年聚集在一起,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展示竞技之美时,国际奥委会也会要求每个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在自己的奥运周期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从2004到2008年的“北京模式”,再从2018年到2022年的冰雪旱地化,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的“双奥周期”之中都形成了值得让全世界借鉴的有效模式,并且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之后,北京从户外环保意识到出行交通秩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而这届冬奥会在环保上更有全面提升。”

作为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先驱,同时也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奖“维凯拉斯学术成就奖”获得者,首都体育学院的裴东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

“奥林匹克教育应该融入大教育观,以学生为本,这样思想的传承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才有价值。”

对话裴东光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马作宇 视频编辑 黄庆 实习生 张子琪(05:22)

“北京模式”和冰雪旱地化的全球启示

何为奥林匹克教育?

当澎湃新闻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裴东光教授时,他用“奥运之父”顾拜旦的理念首先做了一个阐释。

“出生于法国贵族的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初衷就是为了教育,利用古希腊的体育精神教育法国青年。他借鉴了古希腊均衡发展,以及人的和谐发展,提到了一种自己的观念,未来的世界发展不依赖于政治和经济的繁荣,完全依赖教育的导向。”

按照裴东光教授的说法,随着奥运会这么多年的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如今是“面向青少年,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向青少年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

当北京在2001年申办夏季奥运会成功之后,北京市也在2004年开始的奥运周期里启动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而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一种全新的“北京模式”为奥林匹克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北京首创了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还有借鉴了日本长野当年‘一校一国’促进多元文化的方式,开展‘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并且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奥林匹克研究,辅以丰富多彩的奥林匹克活动。”

冬奥遗产 对话裴东光教授:奥林匹克教育需要融入大教育观

裴东光和萨马兰奇先生。

裴东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就是“北京模式”与以往各个主办城市推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不同之处。

彼时,裴东光将自己从2000年前后开始进行的奥林匹克教育推广工作和参与“北京模式”所得到的经验编写成一片超过20000字英文论文,这篇题为《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的论文最终被收录在奥林匹克权威论文集里,并成为那本文论集中唯一一篇中文论文。

“这是第一次把奥林匹克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介绍给了国外。”裴东光教授当时还受邀到奥林匹克学院给世界各国的学术代表讲述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的故事,“那时候讲了一个半小时,我感到很骄傲。”

“北京模式”的成功也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周期里奥林匹克教育奠定了基础。由于季节和项目上的截然不同,北京和张家口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模式——那就是冰雪运动旱地化。

“对于有些不常见雪的学生来说,要上冰雪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旱地化的冰雪运动,在技术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可以把奥林匹克教育融入进去,让孩子们直到如何欣赏冬季运动。”

在裴东光教授看来,冰雪运动旱地化并仅仅是北京冬奥周期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更能成为在全球推广的一股助力,“冰雪运动旱地化是对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贡献,以后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推行奥林匹克教育。”

冬奥遗产 对话裴东光教授:奥林匹克教育需要融入大教育观

裴东光教授一直在宣传奥林匹克教育理念。

“奥林匹克教育应该融入大教育观”

当然,不管是当年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还是“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抑或是如今的冰雪运动旱地化,都是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种种方式,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奥林匹克的精神“扎根”到青少年的思想上,形成热爱运动、尊重他人、追求卓越、身心和谐,以及公平竞争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位将30年时光都献给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的教育家,裴东光认为——真正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大教育观上发生变化,崇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思想的传承和教育观的传承,我觉得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才有价值。”

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育观念,裴东光教授在2008年前后甚至将奥林匹克教育带到了少管所之中。

他如今仍然记得,彼时当他给少管所的孩子们将奥林匹克教育,让他们也观看了奥林匹克圣火传递的时候,其中不少孩子站在那里忍不住都哭了,“其实原因不难理解,他们感受到了尊重,自然就加深了想要改变的想法。”

那么如何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中国的大教育观?

裴东光教授坦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裴东光教授也看到了几所学校已经在“融合”上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其中一所是北京市海淀区的羊坊店中心小学。20年前的5月10号,刚刚开始在国内推行奥林匹克教育的裴东光教授和全校师生一起完成了中国的第一届模拟奥运会。而在此后的13年时间里,羊坊店小学连续举办了13届模拟奥运会,并且在此之后将其改成了“奥林匹克节日”,以此传播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

另一所令裴东光教授颇为触动的学校则是石景山区的电厂路小学。“电厂路小学的薛东校长是体育老师出生,他当时就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观点,要把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大教育观之中。”裴东光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薛东校长也在尝试各种方式践行这个理念。

作为一所学生只有300多人的学校,电厂路小学在冬奥会之前举行了模拟冬残奥会,自制了各式各样的冬奥器材,然后让学生亲身感受在“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有多么困难。

“他们自己组织了这样的活动,为的是让孩子们体验残疾人的不容易。”在裴东光教授看来,这也是让孩子们了解奥林匹克主义的有效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三大核心价值是卓越、尊重和友谊,也让这些理念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里,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 对话裴东光教授:奥林匹克教育需要融入大教育观

“后奥运时代”如何持续奥林匹克教育

裴东光教授所提及的“持续发展”,其实是他在过去30年推广奥林匹克教育过程中意识到的大多数奥运主办城市和主办国都会出现的不足。

裴东光教授坦言,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问题”并不在国际奥组委和各个申办城市的约定之中,但只有持续深入的推广才能让中国的体育教育更加健全和完善。

“像羊坊店小学能把模拟奥运会坚持13届的非常少,很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在奥运之后,各种活动记得本都停了。”

裴东光教授认为,没有实现课程化是奥林匹克教育在推广上难以“可持续”的原因之一,“我们想把奥运的文化遗产留下来,但是要以什么形式留下来,那就是实行课程化。”

这几年,裴东光教授和他的团队以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基础手册》作为大纲,编撰了《奥林匹克读本》这套书,把奥林匹克主体化,四套丛书针对不同的年纪。”

当然,课程化只是裴东光继续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途径。他还在制作录像解读,并且尝试制作课件,帮助学校的老师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科之中。

除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性,它在未来的普及性也是裴东光教授希望能够完成的目标之一,这其中就包括了除了青少年学生之外的青少年运动员,甚至是职业运动员。

“奥林匹克教育的人群应该也包括青少年运动员以及参加奥运的运动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到这一步,我们只进了校园。这是我们没做到的一个遗憾。”

裴东光教授以奥林匹克主义的定义补充解释,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强调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并且强调奥运选手的榜样作用。

“运动员是青少年的偶像,一言一行不是简单的一般人,比如他们的奋勇拼搏、永不放弃还有积极向上和追求卓远,都是青少年学习的案例。”裴东光教授表示。

裴东光教授也对于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的未来颇为乐观,“教育最终还是必须落到孩子身上,借助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已经进入越来越多学校,各种不同的渠道也在进行宣传,逐渐会弥补上之前的遗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