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州目前有两处碗葬墓!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葬俗你没听过

近日,贵州省织金县金龙乡齐心村村民在对自家旧房进行改造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碗葬墓,引发关注。碗葬墓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贵州是否还有其他特殊的墓葬习俗?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参与此次发掘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李奎,和参与过2004年镇宁碗葬墓发掘的省考古所信息资料室主任胡昌国。

整个墓室960只碗

墓主人有一定经济基础

天眼新闻:当时发掘织金碗葬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李奎:考古队到达现场时,墓室已被村民修地基时破坏了一角,但墓葬并未被盗掘。该墓是一座长方形拱券碗椁墓,墓室由数列倒扣叠摞的土瓷碗并使用大量石灰糯米浆黏结建成,左右碗椁墓壁在叠摞到一定高度时,向中间起券,整个墓室使用约960只瓷碗。墓室内部棺木、人骨保存非常差,无随葬品。我们对该墓进行发掘并记录资料后,根据与织金县文物部门讨论的保护方案,将整座墓搬至织金县文物局收藏保护。此次织金发现的这座墓规模不大,在贵州确实非常少见,但在其他地区如四川、重庆等也有发现,有研究者称为碗椁墓。

贵州目前有两处碗葬墓!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葬俗你没听过

织金碗葬墓(李奎供图)

天眼新闻:这种碗葬墓是怎么修建的?

李奎:下葬的时候首先选址挖墓坑,然后把棺木放进去,最后依墓坑和棺木修建碗椁。棺木下方铺设有木炭,可能起防潮作用。每个碗之间靠石灰糯米浆黏合,整座墓葬使用大量的石灰糯米浆。

相当于完全以棺木为内模修建外侧的碗椁模具,棺木与外侧碗椁基本贴合,棺木下葬和碗椁的修建一定是同一时间进行的,不可能提前把墓修好,下葬时再把棺放进去,我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在碗椁墓室内壁上残留有较多棺木漆皮。

天眼新闻:织金碗葬墓能反映墓主人的身份吗?

李奎: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证明墓主人的政治地位,但应该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因为碗的数量不少,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修建。

贵州目前有两处碗葬墓!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葬俗你没听过

省内目前有两处碗葬墓

碗,可能只是一种建筑材料

天眼新闻:贵州此前发现过碗葬墓吗?

胡昌国:2004年,我们曾在镇宁发现过一座碗葬墓,当时我参与了发掘工作。镇宁碗葬墓与织金碗葬墓略有不同,属于合葬墓,拱券底部有砖,券顶用碗一层层拱起来,每排大概近100个碗,并且有墓碑,记录了下葬时间是道光十七年(1837年),而织金碗葬墓全部都是碗券起来的,也没有任何文字。两次发掘的碗葬墓里,棺材、人骨都已经腐烂风化,可见碗葬墓的密封性并不理想。

贵州目前有两处碗葬墓!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葬俗你没听过

织金碗葬墓横面(李奎供图)

天眼新闻:碗葬墓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会有这种墓葬形式?

胡昌国:目前还不清楚贵州的碗葬墓是否与民族习俗有关。但如果是民族葬俗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这种墓群,而不是目前的个例。所以我认为碗可能就像砖、石头一样,只是一种建筑材料,并没有特殊含义。

在一些晚期墓葬里,包括现在都存在随葬粮荫罐的风俗文化,埋一个罐子或者碗在墓室的侧面,代表荫护后人用粮食来粮食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话,粮荫罐更具有代表性,织金碗葬墓更多的应该还是把碗当成一种建筑材料。

而且贵州发现的两个碗葬墓还有区别,但也只是建筑材料上的差异,但是否刻意这样暂时无法判定。

天眼新闻:织金碗葬墓具有什么样的研究价值?

胡昌国:织金碗葬墓年代比较近,使用的碗比较普通,里面没有发现随葬品,人骨也不存在,但是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任何东西都有价值,现在考古研究划分得越来越细致,织金碗葬墓的研究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

天眼新闻:织金碗葬墓能反映当时的制瓷技艺吗?

胡昌国:我们可以倒推出当时附近肯定有窑,因为古代交通状况不好,大家不会跑几百公里去买碗,这肯定是本地窑产的。但是贵州窑的历史很早,汉代就已经开始烧砖瓦,沿河洪渡等地都曾发现过汉代砖瓦窑,我们在德江、天柱等地做的一些考古发掘里也发现了宋、元、明时代的瓷窑遗址,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在兴义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白碗窑,建于清代晚期,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所以在贵州瓷窑其实非常普遍。此次发现的碗也只是普通的土碗,不能反映当时的制造技艺。

贵州目前有两处碗葬墓!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葬俗你没听过

织金碗葬墓修建碗椁所用瓷碗

石板墓、挂葬、洗骨葬……

贵州还有很多墓葬形式

天眼新闻:贵州是否还有其他的墓葬习俗?

胡昌国: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葬俗很多很多,非常特殊的都有,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比如在许多苗族、瑶族地区流行岩洞葬,棺材不埋在地下,直接放置在天然岩洞里或者崖上,像平坝棺材洞就非常有名,放置有500多具棺木。悬棺葬是在岩壁上凿孔钉上木材,把棺材放置在木材上,但悬棺葬在贵州不多,年代较早,主要发现于松桃和岑巩。还有水族的石板墓也比较特殊,用打制平整的石板仿“干栏式”住房形制修建地面墓室。早年间在黎平等地还流行挂葬,小孩夭折后不埋,挂在藤蔓间自然风化。

历史古籍还记载,夭苗流行人死后不埋,用藤蔓缠起来自然风化,与挂葬有点相似,但我们现在无法见到,也无法确定是否有这种葬俗。古籍中还提到洗骨苗的洗骨葬,后人遇到不好的事情,会认为是对祖先不敬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把埋在地下的祖先骨头挖出来,洗白之后再埋进去。根据记载,最多可以洗七次,七次之后再发生不好的事情就说明不是对祖先不敬引起的。

除此之外,还有停棺待葬,如果一时择不到安葬的日子,就把棺材停在田里,等待合适的时机,时间长的可能停几十年。在我们之前的一些考古发掘中,还发现过二次葬,就是将死者的尸骨进行两次和两次以上的埋葬,多数是易地安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编辑 徐然

编审 闵捷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