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2022年北京冬奥引起了不少观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中国奥运健儿也不断带来惊喜。

2月18日上午结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中,谷爱凌勇夺金牌。这是本届冬奥会上个人的第二枚金牌,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8金。一时间,谷爱凌的热度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直线上升。事实上,谷爱凌的热度并非在这一时间段才兴起的,她的经历、背景和天资早就去年就引发了热议。现如今,她的商业价值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好奇心,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内,谷爱凌已经陆续签下至少20个品牌。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这其中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汽车品牌,早在2021年9月,凯迪拉克就在谷爱凌成年生日之际与她签订了代言合同。另一名小将苏翊鸣同样获得了车企的青睐,去年10月,上汽通用别克官方就宣布他担任品牌“冰雪大使”。不过,品牌选择代言人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有一定粉丝基础的明星,毕竟品牌也是需要赚钱的。而签下奥运健儿似乎是一场“豪赌”,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那么车企为什么愿意将目光放在奥运健儿身上的?车企又能获得什么好处?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能否收获“红利”?

先来说说凯迪拉克和别克,这两个品牌均来自上汽通用汽车。从时间上来看,两家签下奥运健儿一定不是意外。此前别克和凯迪拉克还做了一次梦幻联动,官方称为“此克,凯旋”,将关注度拉满。如今,谷爱凌和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让两个品牌收获满满,看来这两个品牌是“赌赢”了。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除此之外,丰田不愧是全球最会赚钱的车企之一。其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的汽车企业,除了大量的广告露出外,更是在交通服务用车上大规模投入使用FCEV“第二代Mirai”、为大会开发的“柯斯达氢擎”,以及多款纯电动、插电混动车型。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另外,在北京冬奥会上出彩的汽车品牌当属奥迪,一举赞助了5支核心冬季运动国家队。此前奥迪就发表了冰雪体验,进一步突出汽车的高性能。如今更是趁着这样的契机,推出了奥迪A6 allroad、奥迪Q7和奥迪Q8在内的多款冰雪运动版车型。而这几款车型拥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等配置,称得上是一次值得学习的营销。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当然,其他车企也不甘落后,纷纷赶上这实时热点热点。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东风本田、小鹏汽车以及东风雪铁龙等品牌在中国获得首枚金牌时发布了祝贺海报。这虽说达不到代言赞助的同等效果,但不失为一种好的营销方式。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自主品牌初步进入体育营销

除了冬奥会这样的体育盛宴汽车品牌会扎堆出现,其实体育营销中从不缺乏车企高手。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等众多国际汽车品牌都是资深玩家,参与的方式包含了多种形式。

随着中国跃升为全球汽车市场第一位,国内赛事和运动员不仅逐渐被众多国际车企关注,而且中国车企也开始学习其他车企的经验尝试着体育营销。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一汽红旗选择了“群像式”营销手法,既有具体的车型呈现,又立起了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同时关联着中国奥运团队为代表的工作者群像。在本次冬奥会期间,一汽红旗再次延续活动,依旧向多位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赠送红旗H9。这一波操作,瞬间将红旗推向舆论热点,还能拉满好感。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自主品牌中的广汽传祺更是早早选定苏炳添为影豹的代言人,除了当时在社交平台中走红起到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外,市场也给予了认可。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8月份至11月份,影豹的销量持续上涨。这些营销手段不仅改变了大家对自主品牌不善于营销、包装自己的想法,同时体育营销也不再只是国际汽车品牌的“独角戏”。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作为一个非慈善类汽车,盈利当然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能看到,但凡大型赛事期间,车企的身影从不缺席。不过享受“红利”的同时,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自身产品力与营销造势是否匹配,毕竟抛开产品说营销,妥妥地妥地“耍流氓”。更重要的是,汽车不是快消品,其价格和用途才是最关注的,不会有太多消费者因为代言人而冲动消费。因此,车企应当把产品作为自己的营销基本盘。其次是如何进一步营销来保持热度。以凯迪拉克为例,谷爱凌夺冠以后在热搜居高不下,但未见凯迪拉克有更为地密地营销动作。

趁北京冬奥会这股“东风”营销,车企能否收获红利?

最后,体育明星不同于娱乐明星,在赛事结束以后,关注度可能会大幅下降,这就更考验车企的营销操作了。

汽车网评:车企在体育营销方面,值得精打细算

事实上,车企的每一个选择都值得推敲。因为就算是经验老道的车企,在营销方面也要精打细算。因为在代言人热度提升之前签约,成本会偏低,但也存在一定概率问题。当然,代言合约丰厚程度与企业收获的权益同样相关,这或许会成为营销决策者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