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自成决定回米脂,家乡会是怎样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作者:红墙说史

话说李自成这一天正在和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三位军师商议军机大事,他决定让三人军师代替他留守西安,他自己则带了李岩和大将俞彬、罗虎卒兵1万人,由西安起程,回返延绥故里。

李自成率着庞大的一行人,晓行夜宿,向着米脂进发,沿途各州县的老百姓,早已知晓这个听起来如雷贯耳的李自成,而今更知他已经占领了湖北、河南、陕西、乃至宁夏、甘肃等的大部地区,兴许,要不几日,北京一破,这李自成便是新一朝的天子了。

李自成决定回米脂,家乡会是怎样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因此,李自成率众所过之处,那些百姓和乡绅全都成群结队地伏拜道左,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俨然和那实实在在的皇帝出巡没有两样。

此情此景,李自成不禁大受感染,仿佛自己真是个当朝皇帝一般,所过之处,遂拿出许多银两,来犒赏沿途的悉数黎民。这些老百姓手捧银两,更是深感皇恩浩荡一般,不禁感动得痛哭流涕,竟一群群俯伏在地,不断亲吻李自成骑马所过之地。

不几日,李自成率众到达绥德,至此,也就算是进入自己的桑梓之地了。

李自成的心潮如洪波涌起,难以平静。他想,自己很快就要重逢于家乡父老了,自己起兵十几年来,他李自成风风火火,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由一个纯粹的暴民,竟发展成为拥兵百万而据一方之地的堂堂农民军统帅,兴许,要不几日,他会很快成为至尊无比的君王了。

他李自成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血气方刚的乡民了,可是,自己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呢?它仍是从前那番模样吗?

因此,李自成不禁有意识地挺起了精神。只见他身着青衫毡笠,腰悬紫金神龙剑,胯下一匹乌龙驹,缓步而行。左右20员上将和50名亲兵护卫全身披挂,前后则簇拥着1万人的铁骑精兵,一面黄地白边上绣黑色“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李”的黄龙大纛,在飕飕的寒风中迎风招展。

李自成骑在马上,顾盼自雄,威猛异常。从绥德至米脂长达80里之间的路上,沿途百姓,扶老携幼,他们无不以一睹李自成的威仪为荣。

李自成率众离米脂还有10余里远的距离,李过即率了全军将士,米脂知县则领着全城耆老,远远地来迎接。

李自成决定回米脂,家乡会是怎样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这些迎接的将士和耆老,远远地一见李自成骑着乌龙驹缓步而来,便在李过及知县的带领下,全部叩拜在地,连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呼声直冲霄汉。

随后,那米脂知县即乘马前导,李过则督兵后随,直向米脂县城进发。不到两个时辰,浩浩荡荡的一行大军人马即由南门入城,沿城内主街蜿蜒蠕动而过,直出北门,来到马鞍山前行宫,李自成方才停步下马,然后即在一帮大臣亲兵簇拥下进入后殿歇息。

第二天一早,李自成开坐大殿,传令叫文武官绅依次觐见。

那米脂知县率了文武绅耆,上前谒见完毕,李自成谦让不迭,一面向众人说道:“本帅自起兵以来,连年东征西战,十几年来,睽违梓里,惭愧,惭愧。今儿回到故乡,举目非亲即友,幸蒙不弃,又劳诸公远道出行,冒风霜相迎,本帅真是荣幸之至。乡党之间,本不宜以虚文浮夸相周旋,还是老老实实,大家讲个乡谊才好。”

这时,他看了看列班叩拜的乡绅耆老,又扫了一眼左右文武,然后又接着道:“本帅从前因祖宗之仇,多多得罪乡党,但仇人已经授首,既往之事本帅当一概不究,其不得已之苦衷,还祈望家乡父老兄弟替我原谅才好。诸公并可转谕城乡人民,大家各安本业,不可捕风捉影,自相惊动。”

紧接着,李自成又传过米脂知县对他道:“此番回乡祭祖,有劳县太爷,真是惭愧得很。”

那知县立马叩拜在地,一边叩头一边道:“岂敢,岂敢,大王荣归故里,实乃我方乡民之荣耀也,怎敢不竭力尽心,为大王效力!”

这时,李自成则吩咐他赶紧预备太牢、祭品、鼓乐、仪仗,并当众宣布,他将在第三日亲自前往三峰子山祖茔前致祭。

那米脂知县当即领命退出。

第二天一大早,李自成又命李过带了一班人马回到李继迁寨,邀集了远近族人,让其同到三峰子山的茔前陪祭。

这一日,他又和右军师李岩商议,然后即宣布改马鞍山为蟠龙山,马鞍山的正殿称启祥殿,后殿则曰兆庆宫。

李自成决定回米脂,家乡会是怎样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第三天一早,天还刚交五更的时候,李自成便亲自率了大帮文武,由马鞍山的行宫起身了。这时,呼呼的北风还夹着不时扑打在脸上的黄沙,让人有天寒地冻之感。

可是,这一大群人马却在前边一长串大红灯笼的引导下,打着精神,下了行宫前的阶梯。出行不久,天就已经大亮了,这时,他们已经来到了永定河边。

前一日,知县早命人在河上预备下五彩龙舟。因此,李自成一行人一到,当即登上这五彩龙船,迅速渡河抵岸,然后又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李继迁寨。

李自成策马一踏进村口,他的心情顿时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算起来,自己离开这山、离开这水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村头那儿棵大杨槐当初不过碗口粗,而今则已是合围般大小了,虽说这树上的枝叶早已掉尽,可是,那种傲岸挺立、直刺苍穹的气势,在这寒冷的时节里,竟显出我自岿然的雄奇。

李自成策马从旁经过的时候,他不禁下意识地轻轻摸了摸这些似乎有着百般柔情的树杆。

走过几棵杨槐,前边即是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在路边,他不禁又一次下意识地摸了摸这块巨石,这时,他似乎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和侄儿李过一起在这里捉迷藏尿裤子的情景。顿时,李自成禁不住宽慰地笑了。

绕过巨石,李自成一步踏进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了。他在贴身内侍李二和青猴儿的帮助下翻身下马,然后把马缰又随手递给了李二,放眼望去,面前的那儿孔窑洞早已是破烂不堪,看样子,已是多年没人住过的。也是,自己自起兵以来,家人死得死、逃的逃,至今又能有啥人影儿呢?李自成不禁摇头叹息。

这时,整个土坝子里早已齐集了那些李姓族众。原来,李自成的那些族人,自从边大绶伐墓之后,又怕官兵再来剿洗,于是大家都逃往远处隐姓埋名,皆不敢说自己和李自成是同族同宗。

李自成决定回米脂,家乡会是怎样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后来,李自成占了湖北、河南的广大地区,又率军入了西安,声势一天大似一天,因此,那些逃亡的族众又才陆陆续续地先后迁了回来。

昨日,当李过回来召集他们准备一同祭陵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欣喜若狂,当即不少人就流下了高兴及至荣耀的泪水。

其实,他们本来早就听说了李自成要率军回乡的消息了,所以一直就在忙忙碌碌地准备着,等待着,但是,由于连年不断遭受官军的威逼与迫害,他们仍是害怕那不是真的。

直到昨天,随着李过的先行到来,他们也就终于不由不信了。

随即,他们则更是风风火火地忙碌开了,几位年轻力壮的更组织起来,一起去拓宽村口从杨槐树到巨石一段的道,说是,那李自成浩浩荡荡一行人经过于此恐有不便,而且族里的两位耆老又四处搜寻终于找出了一把老太师椅,以供李自成歇息。

这样,今儿一大早,他们就扶老携幼,穿着打满补丁却还算干净整洁的衣服,齐集到这里,以等待李自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