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決定回米脂,家鄉會是怎樣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作者:紅牆說史

話說李自成這一天正在和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三位軍師商議軍機大事,他決定讓三人軍師代替他留守西安,他自己則帶了李岩和大将俞彬、羅虎卒兵1萬人,由西安起程,回返延綏故裡。

李自成率着龐大的一行人,曉行夜宿,向着米脂進發,沿途各州縣的老百姓,早已知曉這個聽起來如雷貫耳的李自成,而今更知他已經占領了湖北、河南、陝西、乃至甯夏、甘肅等的大部地區,興許,要不幾日,北京一破,這李自成便是新一朝的天子了。

李自成決定回米脂,家鄉會是怎樣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是以,李自成率衆所過之處,那些百姓和鄉紳全都成群結隊地伏拜道左,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俨然和那實實在在的皇帝出巡沒有兩樣。

此情此景,李自成不禁大受感染,仿佛自己真是個當朝皇帝一般,所過之處,遂拿出許多銀兩,來犒賞沿途的悉數黎民。這些老百姓手捧銀兩,更是深感皇恩浩蕩一般,不禁感動得痛哭流涕,竟一群群俯伏在地,不斷親吻李自成騎馬所過之地。

不幾日,李自成率衆到達綏德,至此,也就算是進入自己的桑梓之地了。

李自成的心潮如洪波湧起,難以平靜。他想,自己很快就要重逢于家鄉父老了,自己起兵十幾年來,他李自成風風火火,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由一個純粹的暴民,竟發展成為擁兵百萬而據一方之地的堂堂農民軍統帥,興許,要不幾日,他會很快成為至尊無比的君王了。

他李自成早已不是十幾年前那個血氣方剛的鄉民了,可是,自己的家鄉又會是怎樣的呢?它仍是從前那番模樣嗎?

是以,李自成不禁有意識地挺起了精神。隻見他身着青衫氈笠,腰懸紫金神龍劍,胯下一匹烏龍駒,緩步而行。左右20員上将和50名親兵護衛全身披挂,前後則簇擁着1萬人的鐵騎精兵,一面黃地白邊上繡黑色“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李”的黃龍大纛,在飕飕的寒風中迎風招展。

李自成騎在馬上,顧盼自雄,威猛異常。從綏德至米脂長達80裡之間的路上,沿途百姓,扶老攜幼,他們無不以一睹李自成的威儀為榮。

李自成率衆離米脂還有10餘裡遠的距離,李過即率了全軍将士,米脂知縣則領着全城耆老,遠遠地來迎接。

李自成決定回米脂,家鄉會是怎樣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這些迎接的将士和耆老,遠遠地一見李自成騎着烏龍駒緩步而來,便在李過及知縣的帶領下,全部叩拜在地,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呼聲直沖霄漢。

随後,那米脂知縣即乘馬前導,李過則督兵後随,直向米脂縣城進發。不到兩個時辰,浩浩蕩蕩的一行大軍人馬即由南門入城,沿城内主街蜿蜒蠕動而過,直出北門,來到馬鞍山前行宮,李自成方才停步下馬,然後即在一幫大臣親兵簇擁下進入後殿歇息。

第二天一早,李自成開坐大殿,傳令叫文武官紳依次觐見。

那米脂知縣率了文武紳耆,上前谒見完畢,李自成謙讓不疊,一面向衆人說道:“本帥自起兵以來,連年東征西戰,十幾年來,睽違梓裡,慚愧,慚愧。今兒回到故鄉,舉目非親即友,幸蒙不棄,又勞諸公遠道出行,冒風霜相迎,本帥真是榮幸之至。鄉黨之間,本不宜以虛文浮誇相周旋,還是老老實實,大家講個鄉誼才好。”

這時,他看了看列班叩拜的鄉紳耆老,又掃了一眼左右文武,然後又接着道:“本帥從前因祖宗之仇,多多得罪鄉黨,但仇人已經授首,既往之事本帥當一概不究,其不得已之苦衷,還祈望家鄉父老兄弟替我原諒才好。諸公并可轉谕城鄉人民,大家各安本業,不可捕風捉影,自相驚動。”

緊接着,李自成又傳過米脂知縣對他道:“此番回鄉祭祖,有勞縣太爺,真是慚愧得很。”

那知縣立馬叩拜在地,一邊叩頭一邊道:“豈敢,豈敢,大王榮歸故裡,實乃我方鄉民之榮耀也,怎敢不竭力盡心,為大王效力!”

這時,李自成則吩咐他趕緊預備太牢、祭品、鼓樂、儀仗,并當衆宣布,他将在第三日親自前往三峰子山祖茔前緻祭。

那米脂知縣當即領命退出。

第二天一大早,李自成又命李過帶了一班人馬回到李繼遷寨,邀集了遠近族人,讓其同到三峰子山的茔前陪祭。

這一日,他又和右軍師李岩商議,然後即宣布改馬鞍山為蟠龍山,馬鞍山的正殿稱啟祥殿,後殿則曰兆慶宮。

李自成決定回米脂,家鄉會是怎樣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第三天一早,天還剛交五更的時候,李自成便親自率了大幫文武,由馬鞍山的行宮起身了。這時,呼呼的北風還夾着不時撲打在臉上的黃沙,讓人有天寒地凍之感。

可是,這一大群人馬卻在前邊一長串大紅燈籠的引導下,打着精神,下了行宮前的階梯。出行不久,天就已經大亮了,這時,他們已經來到了永定河邊。

前一日,知縣早命人在河上預備下五彩龍舟。是以,李自成一行人一到,當即登上這五彩龍船,迅速渡河抵岸,然後又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李繼遷寨。

李自成策馬一踏進村口,他的心情頓時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算起來,自己離開這山、離開這水已有十多個年頭了,村頭那兒棵大楊槐當初不過碗口粗,而今則已是合圍般大小了,雖說這樹上的枝葉早已掉盡,可是,那種傲岸挺立、直刺蒼穹的氣勢,在這寒冷的時節裡,竟顯出我自巋然的雄奇。

李自成策馬從旁經過的時候,他不禁下意識地輕輕摸了摸這些似乎有着百般柔情的樹杆。

走過幾棵楊槐,前邊即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在路邊,他不禁又一次下意識地摸了摸這塊巨石,這時,他似乎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和侄兒李過一起在這裡捉迷藏尿褲子的情景。頓時,李自成禁不住寬慰地笑了。

繞過巨石,李自成一步踏進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了。他在貼身内侍李二和青猴兒的幫助下翻身下馬,然後把馬缰又随手遞給了李二,放眼望去,面前的那兒孔窯洞早已是破爛不堪,看樣子,已是多年沒人住過的。也是,自己自起兵以來,家人死得死、逃的逃,至今又能有啥人影兒呢?李自成不禁搖頭歎息。

這時,整個土壩子裡早已齊集了那些李姓族衆。原來,李自成的那些族人,自從邊大绶伐墓之後,又怕官兵再來剿洗,于是大家都逃往遠處隐姓埋名,皆不敢說自己和李自成是同族同宗。

李自成決定回米脂,家鄉會是怎樣的呢?一路上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後來,李自成占了湖北、河南的廣大地區,又率軍入了西安,聲勢一天大似一天,是以,那些逃亡的族衆又才陸陸續續地先後遷了回來。

昨日,當李過回來召集他們準備一同祭陵的時候,他們一個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欣喜若狂,當即不少人就流下了高興及至榮耀的淚水。

其實,他們本來早就聽說了李自成要率軍回鄉的消息了,是以一直就在忙忙碌碌地準備着,等待着,但是,由于連年不斷遭受官軍的威逼與迫害,他們仍是害怕那不是真的。

直到昨天,随着李過的先行到來,他們也就終于不由不信了。

随即,他們則更是風風火火地忙碌開了,幾位年輕力壯的更組織起來,一起去拓寬村口從楊槐樹到巨石一段的道,說是,那李自成浩浩蕩蕩一行人經過于此恐有不便,而且族裡的兩位耆老又四處搜尋終于找出了一把老太師椅,以供李自成歇息。

這樣,今兒一大早,他們就扶老攜幼,穿着打滿更新檔卻還算幹淨整潔的衣服,齊集到這裡,以等待李自成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