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柬「煉」047

運煉(运炼),◆猶言運化燒煉。○《西游記》第四九回:“那一柄九瓣銅錘,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煉成兵。”

養煉(养炼),◆培養、提煉。○《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八回:“[玄玄子]道:‘方也不甚差。藥材不全,所以不成。若要成事,還要養煉藥材。’”◆补证条目■培养,提炼。○宋苏轼《东坡志林·论雨井水》:“又分、至日取井水,儲之有方,後七日輒生物如雲母狀,道士謂‘水中金’,可養煉爲丹,此固常見之者。”■一本作“養鍊”。

修煉(修炼),◆亦作“修練”。亦作“修鍊”。◆1.指道教的修道煉氣煉丹等活動。○[唐][呂岩]《憶江南》詞:“勸君修煉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正君臣同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練,無出於此。”○[元][孫仲章]《勘頭巾》第四摺:“他痴心兒指望結姻緣,全不肯敬天尊養真修煉。”○[阿英]《關於北京<燕九竹枝詞>》:“至今遠近道流,皆於此日聚城西[白雲觀],觀即[長春]修煉處也。”◆2.修養陶冶。○《資治通鑒‧漢明帝永平八年》:“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修煉精神,以至為佛。”○[清][吳騫]《扶風傳信錄》:“然亦當隱藏靈跡,修煉心性,不可妄作怪異惑人,以干天譴也。”◆3.學習鍛練。○《鬼谷子‧本經陰符》:“而知之者,內修鍊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老殘游記》第七回:“我這拳法係從[漢中府]裏一個古德學來的,若能認真修練,將來可以到得[甘鳳池]的位分。”○[魯迅]《且介亭雜文‧<看圖識字>》:“用盡心神,撐住場面,又那有餘力去買參考書,觀察事物,修煉本領呢?”[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二七:“我們為要充實我們的生活,所以必須修練寫作的技能。”◆4.特指修行(成仙)。○[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一‧荊州鏡冤》:“妾在地下數百載矣,修煉將成。”○[清]徐喈鳳《會仙記》:“今奴修煉將成,乘娘子歸寧,了此宿緣,勿相疑也。”

消煉(消炼),◆亦作“消鍊”。◆銷熔;冶煉。○[漢][王充]《論衡‧亂龍》:“陽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乃能得火。”○[漢][王充]《論衡‧率性》:“消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真取火之道也。”

試煉(试炼),◆檢驗和鍛煉。○[魯迅]《三閑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十月革命開初,也曾有許多革命文學家非常驚喜,歡迎這暴風雨的襲來,願受風雷的試煉。”○[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三十:“我近來常從壞的文章中試煉自己的鑒賞力。”○[老舍]《牛老爺的痰盂》:“真金不怕火煉,我的屬員得經得住我的試煉。”參見“試練”。

升煉(升炼),◆猶升華。○[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朱》:“上好硃砂,出[辰][錦](又名[麻陽])與[西川]者,中即孕汞,然不以升煉。蓋光明、箭鏃、鏡面等砂,其價重於水銀三倍……唯粗次硃砂,方以升煉水銀,而水銀又升銀硃也。”參見“升華”。

燒煉(烧炼),◆見“燒鍊”。

煉字(炼字),◆寫作時推敲用字,以求工穩。◆补证条目■写作时推敲用字,以求工稳。○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作詩在於煉字。如老杜‘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虚’,是煉中間一字。”○清陈仅《竹林答问》:“平字得奇,俗字得雅,朴字得工,熟字得生,常字得險,啞字得響,此煉字之新也。”○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上:“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煉意不如煉格。何謂煉字?曰:如王子安之‘蘭氣薰山酌,松聲韻野弦’、岑嘉州之‘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雲’之類是也。”○蔡德贵《真情季羡林》第九章第一节:“中国语言有一个特点,讲炼字、炼句,像‘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那个‘弄’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那个‘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那个‘绿’字,都是典型。”

煉質(炼质),◆提煉質素;冶煉。○[唐][裴夷直]《觀淬龍泉劍》詩:“秋日勵霜鋒,煉質才三尺。”○[元][袁桷]《張節婦瓶中杏枝着花》詩:“[張氏]之壺如截肪,真火煉質千年剛。”

煉指(炼指),◆束香於指,以火燒灼。為僧徒修煉苦行之一。○《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者。”○[胡三省]注:“煉指者,束香於指而燃之。”○《遼史‧聖宗紀七》:“十二月丁亥,禁僧燃身煉指。”

煉韻,◆在詩的韵脚上下工夫,使之妥帖自然、圆润响亮。○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陳君節字明信,言煉句不如煉韻。余以爲若只覓好韻,則失於首尾不貫穿。”○清陈仅《竹林答问》:“问:陳君節言煉句不如煉韻,韻何以煉?(答)唐人‘天清木葉聞’、‘雨餘看柳重’等句,煉在韻上一字,當即所謂煉韻也。選韻易,煉韻難。王直方‘只覓好韻’之語,乃是選韻,非煉韻也。”

煉油(炼油),◆1.分餾石油。◆2.用加熱的方法從含油的物質中把油分離出來。◆3.把動物油和植物油加熱使適於食用。◆补证条目■分馏石油。○叶永烈《圆圆和方方》:“方方没办法,东游西逛,来到了炼油厂。”◆用加热方法从含油物中分离出油。○《三联生活周刊》2006.2.16:“比如肉,瘦肉精,留下来炒菜,肥的部分炸出来,留着油熬白菜,炼油剩下的油渣又可以卷饼。”

煉意,◆提炼作品的主旨、意境。○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作詩高手在煉意,煉格、煉詞次之。詞、格之煉,人恒知之,至煉意則未必知也。”○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以十字道一事者拙也,約之五字則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見數事於五字則工矣。如韋應物‘浮雲一别後,流水十年間’,權德輿則以‘十年曾一别’五字盡之。如高適‘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馬戴則云‘楚雨霑猿暮,湘雲拂雁秋’,猿、雁之外更道數事。此所謂煉字、煉句尤不如煉意也。”李元洛《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与炼意》:“从前引诸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煉養(炼养),◆修煉養生。○[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至於[赤松子]、[魏伯陽],則主煉養。”○[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言煉養服食,《黃庭》、《參同》,足充案俎。”◆补证条目■修炼养生。○《华夏文化》2005年第4期:“道教以方仙道为首的养形派,认为神依形生,形靠神立,养命固形形神皆合方为康健。因此重视医药炼养,服食是其主要方术之一,‘乃服药有益,乃成仙’。”

煉鹽(炼盐),◆謂從海水中提煉鹽。○[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下:“蓋自[岱山]及二[天富],皆取海水煉鹽,所謂熬波也。◆补证条目■谓从海水中提炼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7.31:“汉唐时期,临邛的冶铁、炼盐、纺织、酿酒、制茶、造纸、烧陶诸业兴盛。”

煉性(炼性),◆道教謂修煉心性。○《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這道教門最上者,沖虛清淨,出有入無,超塵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築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补证条目■道教谓修炼心性。○金丘处机《八月十日自昌乐县还潍州城北玉清观作中秋诗》:“不如煉性如秋月,晃朗身心自在閑。”○黄霖《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要精神》:“这特别在一些回目和诗词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和明白,如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等,这些回目几乎就是用修心炼性的术语所构成的。”

煉形,◆对形体、形状的修饰、锻炼。与“煉神”相对。李元洛《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与炼意》:“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陈玉圃《山水画画理·炼形》:“诗需炼字,字字珠玑,画亦需炼形,而形形传神。”◆气功术语。与“煉神”相对,指通过气功功法炼养形体。其方法与名称有多种。○晋葛洪《抱扑子·极言》:“其事則鞅掌罔極,窮年無已,亦焉能閉聰掩明,内視反聽,呼吸導引,長齋久潔,入室煉形,登山採藥,數息思神,斷穀清腸哉?”○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煉形之家,必就深曠,友飛靈,餱丹石,粒精英,所以還年卻老,延華駐采。”○明尹真人《性命圭旨全书·贞集》:“煉形之法,總有六門。其一曰玉液煉形;其二曰金液煉形;其三曰太陰煉形;其四曰太陽煉形;其五曰内觀煉形……唯此一訣,乃曰真定煉形。”○许地山《道教史》附录《道家思想与道教》:“从修炼底人身上说,他还短了炼气底工夫,因为单炼形是不够底。”

煉鐵(炼铁),◆把鐵礦石和焦炭、木炭等燃料及熔劑(石灰石等)裝入高爐中冶煉,去掉礦石中的雜質而得到鐵。◆补证条目■把铁矿石和焦炭、木炭等燃料及熔剂(石灰石等)装入高炉中冶炼,去掉矿石中的杂质而得到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7.19:“伴随着资源开发,在黄河沿岸建起了炼铁、炼焦、电石、白灰等一些工业,同时也冒出一些小炼铁、小炼焦、小电石、小白灰等国家明文规定必须取缔的污染企业。”

煉飾,◆锤炼修饰(文句)。○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人民日报》2000.2.12:“而王维之后的诗人则‘必须用力’以求亲和自然,其‘用力’‘炼饰’的结果,是诗歌自然风格的日益人造化。”

煉石補天(炼石补天),◆古代神話傳說。上古之時,天破地裂,[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語本《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宋][蘇軾]《十二琴銘》:“煉石補天之年,截匏比竹之音,雖不可得見,吾知古之猶今。”○《紅樓夢》第一回:“那[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按,[清][趙翼]《陔餘叢考‧煉石補天》謂五金有青黃赤白黑五色,皆生于石中,[女媧氏]以火煆煉而出。煉五色石即煉五金。○[女媧氏]始通煉金之術,其后器用泉貨,無一不需于此,實所以補天事之缺。◆补证条目■古代神话传说。上古之时,天破地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刘绍铭《文字岂是东西》:“炼石补天,痴得可爱,虽无补于事,但值得尊敬。董桥专栏,应作如是观。”

煉石(炼石),◆1.燒煉丹石。○[金][元好問]《尚藥吳辨夫壽冢記》:“世乃有烹金煉石,合駐景之劑;銜刀被髮,為厭勝之術。”參見“煉丹”。2.“煉石補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勢。○[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添愁,又無個煉石奇謀。”◆补证条目■“煉石補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势。○白先勇《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美中不足的是,抬眼望,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煉師(炼师),◆舊時以某些道士懂得“養生”、“煉丹”之法,尊稱為“煉師”。○[明][葉憲祖]《鸞鎞記‧入道》:“你是[李管家],為着甚事,同這位煉師到此?”◆补证条目■旧时以某些道士懂得“养生”、“炼丹”之法,尊称为“煉師”。○《太平广记》卷一三〇引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適某客來,知煉師不在,不捨轡而去矣。”○汪曾祺《泰山片石》:“但是好像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能不能组织一个道教音乐乐队,演奏优美的道教乐曲,调集一些有文化的炼师诵唱道经,使碧霞元君在意象上升华起来,更诗意化起来?”

煉神,◆在作品的丰神、神上加以锤炼。○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昌黎煉質,少陵煉神。昌黎無疏略處,而少陵有之,然天下之至密,莫少陵若也。”

煉山(炼山),◆為了造林或使森林更新,把山上的雜草、灌木或采伐剩餘物用火燒掉謂之“煉山”。如:秋後是煉山的好時機。◆补证条目■为了造林或使森林更新,把山上的杂草、灌木或采伐剩馀物用火烧掉谓之“煉山”。○李文华《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南方日报》2007.12.11:“遇到高火险天气,必须坚持‘三个不准’:即不准任何形式的野外用火、不准任何形式的炼山作业、不准带明火进入林区。”

煉氣(\炼气),◆道家指通過吐納導引等以求長生的一種方法。○[清][袁枚]《新齊諧‧挂周倉刀上》:“[紹興][錢二相公],學神仙煉氣之術。”○[清][昭槤]《嘯亭雜錄‧婁真人》:“真人雖嗣道教,頗不喜言煉氣修真之法。”◆补义条目■提炼作品的气势。○清厉志《白华山人诗说》卷一:“煉之为訣,煉字、煉句、煉局、煉意,盡之矣。而最上者莫善於煉氣,氣煉則四者皆得。”○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煉字必使字健而能舉,煉句必使句健而能舉,煉氣又使氣健而能舉,煉筆又使筆健而能舉。積字成句,積句成章,而氣與筆則先積之於無字句之中,繼積之於有字句之外,以成通章格調意味、音節法度、風神之用者也。”■补证条目■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曹布拉《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第十章:“他们隐居深山崖谷,养性炼气,采取五金之精,炼成龙虎灵丹,铸合成剑,从而变成了剑仙,拥有神异怪诞的武功和法术。”

煉厲(炼厉),◆冶煉磨礪。厲,通“礪”。○[漢][王充]《論衡‧狀留》:“[干將]之劍,久在爐炭,銛鋒利刃,百熟煉厲。”

煉句(炼句),◆推敲詞句,使之精煉。○[宋][陸游]《登北榭》詩:“香浮鼻觀煎茶熟,喜動眉間煉句成。”◆补证条目■推敲词句,使之精炼。○清庞垲《诗义固说》卷上:“煉句要歸自然,或五言,或七言,必令極圓極穩,讀者上口,自覺矯矯有氣。若一字不圓,便鬆散無力。”○谭仲池《以诗的名义》:“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因为时间仓促,行文匆忙,有些诗无论是炼句造意,还是形式表达和情境营造,都存在显而易见的缺失,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心和情是真诚的。”

煉局,◆锤炼作品的布局、章法。○清陈仅《竹林答问》:“問:漁洋謂煉意,或謂安頓章法,慘淡經營處耳。此語漁洋亦自覺不安,究何如爲煉意?答:漁洋之言,乃煉局之法。”○清厉志《白华山人诗说》卷一:“古人詩多煉,今人詩每不解煉。煉之爲訣,煉字、煉句、煉局、煉意,盡之矣。而最上者莫善於煉氣,氣煉則四者皆得。”

煉金術(炼金术),◆企圖把普通金屬變為黃金、白銀或“長生丹”的方法。在古代的[中國]、[印度]、[埃及]、[亞述]、[阿拉伯]等地都有。○[中國][東漢]以來,歷代都有關於煉金術的書籍流傳。又稱點金術、煉丹術或黃白術。○[魯迅]《准風月談‧中國的奇想》:“這方法和煉金術一同流行過,古代書目上還剩着各種的書名。”

煉金(炼金),◆猶煉丹。○[魯迅]《花邊文學‧零食》:“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修仙或煉金,而代以洗溫泉和買獎券。”◆补义条目■从矿石中提炼黄金。○《南京日报》2007.11.27:“在南京,有家专做‘把垃圾变为金子’的老字号炼金企业---紫金山冶炼厂,其创始于1976年,曾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专业炼金厂。”

煉火(炼火),◆燒炭使灼熱以除去煙氣。○[唐][康駢]《劇談錄‧洛中豪士》:“凡以炭炊饌,先燒令熟,謂之煉火,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补义条目■又称“踩火”,因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而得名,是流传于浙江磐安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场景与先民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后来又与“方岩胡公”等地方神祇信仰相结合,兼具祈福、求平安的目的,形成一整套规范仪式。每年重阳节和胡公祭日均要举办大型炼火活动。○《浙江日报》2008.1.11:“炼火仪式颇具神秘色彩,是火崇拜文化、巫觋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特定历史、社会环境中的融合与演变,是研究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煉話(炼话),◆方言。指方言土語中意味深長、富於表現力的話。○[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方言土語裏,很有些意味深長的話,我們那裏雖‘煉話’,用起來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聽者也覺得趣味津津。”○[魯迅]《答<戲>周刊編者信》:“還有一個大原因,是警句或煉話,譏刺和滑稽,十之九是出於下等人之口的。”

煉行,◆指学道修行。○《黄帝阴符经集注》:“非至聖不能修身煉行,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亂。”○《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玄沙师备禅师》:“我如今立地待汝搆去,更不教汝加功煉行,如今不恁麽,更待何時?”

煉骨,◆指道家修炼肌骨,使身形轻盈不朽。○明唐寅《竹枝图》:“他年煉骨輕如葉,擬踏風梢散袖行。”◆锤炼作品的风骨。○清贺贻孙《诗筏》:“詩家固不能廢煉,但以煉骨、煉氣爲上,煉句次之,煉字斯下矣。”

煉格,◆锤炼作品的格调。○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煉句不如煉字,煉字不如煉意,煉意不如煉格。”○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上:“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煉意不如煉格……何謂煉格?如古之‘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倘欲我知,因君爲羽翼’,及右丞之‘絶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餘如《秋興八首》、《諸將五篇》等作,皆格之最整煉者也。”○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論詩者或謂煉格不如煉意,或謂煉意不如煉格。○惟姜白石《詩説》爲得之,曰:‘意出於格,先得格也;格出於意,先得意也。’”○周振甫冀勤《〈谈艺录〉读本附记》:“归国以来,一变旧格,炼意炼格,尤所经意。”

煉度(炼度),◆指道士為喪家打醮禮神祈福。○《金瓶梅詞話》第六六回:“煉度已畢,[黃真人]下高座,道眾音樂送至門外。”◆补证条目■指道士为丧家打醮礼神祈福。周作人《谈“目连戏”》:“因为目连戏的使人喜看的地方虽是其中的许多滑稽的场面,全本的目的却显然是在表扬佛法,仔细想起来说是水陆道场或道士的‘炼度’的一种戏剧化也不为过。”

煉頂,◆以香、艾置于头顶烧灼供佛,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千顷楚南禅师》:“著衣喫飯,不用讀經看教,不用行道禮拜,燒身煉頂,豈不易邪?”○《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妾燃香煉頂,問卜求神,望金陵之有路,脱生計以無門。”

煉丹子(炼丹子),◆煉丹術士。亦以指道士。○[南朝][梁][沈約]《和陸慧曉百姓名》:“方隨煉丹子,薄暮矯行迷。”

煉丹(炼丹),◆道教法術。源於古代方術,原指置硃砂於爐中煉製。後有內丹、外丹之分。以氣功修煉人體精、氣、神謂之內丹,以爐火燒煉藥石謂之外丹。古代煉丹術對化學知識的積纍有一定意義。○《晉書‧葛洪傳》:“至[廣州],刺史[鄧嶽]留不聽去。○[洪]乃止[羅浮山]煉丹。”○[宋][周密]《齊東野語‧真西山》:“有道人於山間結庵煉丹。”◆补证条目■道教法术。源于古代方术,原指置朱砂于炉中炼制。后有内丹、外丹之分。以气功修炼人体精、气、神谓之内丹,以炉火烧炼药石谓之外丹。古代炼丹术对化学知识的积累有一定意义。○曹聚仁《葛岭、初阳台》:“不过,初阳台乃是葛洪炼丹吐纳之地,也是很有名的,葛岭,还是以他而得名。”

老成煉達(老成炼达),◆同“老成練達”。◆[太平天國][洪秀全]《設齎奏官詔》:“朕今添封殿前正副齎奏官二員,職同天將,專理進本事務,令表們選舉老成煉達元臣保封。”

精煉(精炼),◆1.提取精華或去除雜質,使之純凈。如:精煉原油;精煉黃金。◆2.見“精練”。◆3.精美凝練。○[魯迅]《南腔北調集‧<木刻創作法>序》:“由此發展下去,路是廣大得很。題材會豐富起來的,技藝也會精煉起來的。”

潔煉(洁炼),◆簡潔精煉。○[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第六章第五節:“﹝《鹽鐵論》﹞文字非常潔煉鋒利,能傳達出當日出場人物的感情和神態。”

簡煉(简炼),◆簡要精練。○[冰心]《三寄小讀者》四:“借鑒前人的文章詩詞,至少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彙,使得我們在寫情寫境的時候,可以寫得更簡煉些,更鮮明些,更生動些。”○[袁鷹]《十月長安街》:“在那段日子裏,戰友相逢,知心傾訴,總是用最簡煉的語言,含蓄地然而堅定地表達彼此的心情。”

化煉(化炼),◆火化。○[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教養‧立義塚》:“向有樂善官紳,軫念骸骨拋棄,命僧收檢化煉。”

飛煉(飞炼),◆亦作“飛鍊”。◆謂去除丹砂中的雜質以煉丹。○《新唐書‧裴潾傳》:“自言飛鍊為神,以訹權賄,偽窮情得,不恥遁亡。豈可信厥術,御其藥哉?”○《資治通鑒‧唐玄宗先天元年》:“[琚]([王琚])曰:‘能飛煉、詼嘲。’”[胡三省]注:“飛鍊,謂飛丹砂以鍊丹也。”

冬煉,◆冬季体育锻炼。○《北京日报》1989.1.27:“碰到的上千名冬炼者绝大多数是退休职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19:“冬炼要根据年龄、健康状况、体质水平等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冬炼方式和强度。”

百煉(百炼),◆見“百鍊”。

上一篇: 十「針」108
下一篇: 犯「犯」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