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作者:保定文旅资讯

古城保定拥有着千年文化底蕴,也孕育了深厚的商业文明,保定的老字号作为城市发展的名片,既是城市文化的聚合体现和活化载体,更是保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北青年报特推出“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栏目,通过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示保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历史及独特魅力。

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

“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槐茂始创于1671年,距今已有351年历史。老槐茂赵氏家族祖籍绍兴,康熙年间,赵氏老两口携幼子从北京金鱼胡同举家来到保府定居,选西大街二道口东北角槐树下为立脚之地,逐渐形成铺面。一株茂盛古槐将大半个酱园荫蔽于下,因期盼买卖像古槐一样枝繁叶茂,便将酱园冠以“槐茂”字号。1901年,慈禧途经保定,品尝槐茂酱菜连声称好,赐名“太平菜”,寓意“天下太平”。

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赵氏家族历代为拓展酱业竭尽全力,祖上曾多次进京向“六必居”交流技艺,也曾专门去济南、临清等地聘师,博采众家之长。从原来的什锦、八宝之类,增加到四十多种。听闻东北锦州的虾油小黄瓜品质驰名,槐茂不惜重金,率菜农到锦州学习种植,长成的黄瓜腌制起来味道鲜美。

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槐茂面酱制作是充分自然发酵,周期长,还原糖成分高,所以保定面酱称甜面酱。为了质量和信誉,老槐茂宁肯周转期长,也要坚守发酵时间,脱销无货也不启封,不到时间不开缸是老槐茂的根本信条。老槐茂酱菜制作工艺一丝不苟,槐茂不惜重价,所购小红萝卜必须嫩脆,韭菜花则要鲜嫩纯花。槐茂的酱种除甜面酱外,还有豆鼓酱、西瓜豆鼓酱、番茄豆鼓酱,酱小菜品种达几十种。

擦亮“金”招牌,焕发新活力——“三百年老字号,九代人吃槐茂”

在槐茂带动下,保定酱业逐渐发展起来。1924年,保定酱业工会入会酱园81家,大缸2万多口,年生产面酱160万公斤、酱菜200万公斤。槐茂产品种类达80余种。

2014年,槐茂确立发展成为“国内甜面酱行业标准制定者”的战略思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在定兴县投资建立新厂,打造全自动甜面酱生产线。2017年,产能10万吨的甜面酱生产基地正式落成,形成以甜面酱为核心,酱菜、酱油、醋等调味品为一体的现代化研发生产基地。

槐茂赵氏先辈与老师傅们,不断创新产品,其文化遗产随时代拓新而沉淀,无愧于古城饮食文化的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