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作者:一带一路报道

A new vis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ist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Laos Railway

纪伟 王学林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谢鹏 李天翼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项目。设计人员立足中老两国运输业务实际需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架构起具有代表性的中老铁路信息系统,保证了信息化战略目标与业务战略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China–Laos Railway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South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in China and Laos, the designers used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 representative railwa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hina–Laos Railway, which ensured that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informatization and business were interrelated, mutually promoted and coordinated.

一、前言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项目,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运营,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项目。

中老铁路未来还将连接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铁路,承载着老挝从内陆“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之梦。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带动老挝经济发展,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老铁路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铁路的重要标志,在中老铁路建设及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2020年11月19日,中老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导线开始架设

二、中老铁路信息化建设原则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之一,结合中老两国实际情况,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的总原则基础上,中老铁路信息化建设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原则

适应中老铁路整体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全面满足中老铁路核心业务需求,保证信息化战略目标与业务战略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组织措施,破解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难题,加强项目建设科学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目标。

(二)坚持集中统一原则

统一规划中老铁路信息化整体架构,集中建设企业级信息系统,构建统一公共技术平台,避免分散建设和出现新的“信息孤岛”,实现业务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综合应用。

(三)坚持资源共享原则

合理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推进业务应用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业务应用、数据资产、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发挥信息资源整体效能。

(四)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注重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开展信息化投入产出评测,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开放兼容、安全可靠、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有效控制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成本。

(五)坚持安全发展原则

遵循积极防御、综合防范以及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网络安全方针,处理好网络安全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建立统一全面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核心业务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坚持创新发展原则

树立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提升中老铁路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专业化信息技术团队,保障中老铁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中老铁路信息化建设技术架构图

三、中老铁路信息化设计方案

中老两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网络环境差距较大,在中老铁路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设计人员结合中老两国国情、路情与轨道交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内铁路信息化建设经验,坚持信息化总体设计原则,遵循“平台+应用”、系统整合、轻量化应用的主流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提出中老铁路信息化设计方案。

(一)提出基于云原生的信息系统云平台一体化技术方案

中老铁路在境外铁路信息化建设中,首次提出基于云原生的信息系统云平台一体化技术方案。系统通过云平台(IaaS/PaaS)构建信息化体系,采用分层设计的理念,将整个信息系统体系按照功能划分成不同的层次,避免了跨层的业务和数据交互。云平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以业务为中心,以标准化、松耦合和弹性组装为原则,通过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内外部及纵横向的资源整合与交换,实现松耦合的整体系统架构,建立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满足中老铁路信息业务的发展需求,实现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套系统,调度一体、局(公司级)站一体、站内作业一体,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基于云原生的信息系统一体化云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中老铁路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首次实现了国际铁路联运运单信息、列车编组信息、交接单信息、跨境列车工作计划、跨境列车客调命令等境内外铁路信息系统跨国互联互通,提高了业务应用、数据资产、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中老铁路信息系统跨国互联互通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业务需求,还在网络安全上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系统制定了明确的网络安全方针、策略,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框架,实现对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实现对业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支撑,从而达到对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需求的快速响应。

(三)建立国际铁路联运数据交换平台

国际铁路联运数据交换平台在中老铁路中的应用,创新了铁路国际联运货运受理、服务、生产、交换等一系列模式和流程,实现了国际联运电子单证信息的统一采集。以国际联运电子单证为载体,建立了完整的电子单证和交易记录数据库,实现了贯通国际联运铁路运输作业的全程电子化,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为提升国家之间国际联运通关作业效率提供了技术和服务保障。

(四)创立全新铁路客票系统技术体系

中老铁路客运信息系统以满足国际旅客出行需求为前提,秉持“互利共赢”原则,以两国国情为依据,在系统架构、业务组织模式、票制处理、接口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现有铁路客票系统为基础,发挥技术创新及铁路客票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和施工方面的优势,研究中老铁路对客票系统技术架构、系统安全、席位管理模式、票价计算、售票渠道、语言习惯、票面票制、支付结算、操作习惯等方面的需求,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立了适用于国际铁路模式的全新铁路客票系统技术体系。

该体系以支撑旅客全过程、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为中心,实现旅客便利、快捷、人性化的出行服务,为两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中老铁路是中国、老挝两国的友谊标志性工程

四、结语

中老铁路信息化建设充分考虑中老两国国情,制定适合中老铁路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着力研究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全面提升中老铁路的信息化水平,顺利完成“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建设。中老铁路的建成将承载“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极大提高运输效率和水平,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022年第1期

编辑:贾琪

校对:秦粟风

审核:雷露

主编:邓灼

更多精彩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中老铁路特辑|“一带一路”新视域——信息技术助力中老铁路建设(中英文)

欢迎订阅·诚邀合作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联系电话:(028)86523772

新闻线索:(028)8547152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肖露

声明:1.凡来源为“一带一路报道”的作品,版权属于“一带一路报道”杂志社,任何第三方转载均应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任何第三方转载时须保留“来源”;3.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我刊联系,核实后将依照相关规定支付稿酬;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我刊联系,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