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减负”“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清华的李峰亮教授却说内卷是寒门子弟最好的“福祉”。

他认为,如果没有内卷的存在,教育就不存在竞争,那么上层社会就会一直占据最好的教育资源,底层社会始终无法取得改变命运的渠道,永无出头之日。

李峰亮教授的话不符合主流,但是对吗?

对极了。

任何社会、任何体质下都一定存在阶级固化、资源不平等的现象,上层社会家庭出生的孩子在起点上就比普通孩子拥有的更多,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阅历、机会、见识。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身处中下层的孩子如果想要突破阶级壁垒,往上走,只有比别人更努力,否则就只有被社会淘汰。

《极限挑战》有一期节目极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他们在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模拟了一次人生竞赛的跑步比赛。

所有参赛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开始起跑前,主持人请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向前跨一步,有部分孩子向前跨了一步;随后主持人又请从小就参加过各种学前培训的孩子向前走一步;然后是有留学打算的孩子向前走一步;到所有问题问完,依旧有不少学生站在原地,而那些不断向前跨一步的孩子早已和他们拉开了极大的距离。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随后信号枪响,所有的孩子都拼命往前跑,包括那些已经占据极大优势的孩子,最后大部分孩子的成绩几乎都和他们在起点时的站位相同,只有极少数在起点没有动过的孩子,通过拼命奔跑,取得了和那些有优势孩子相似的成绩。

这个比赛就是现实世界的最佳映射,虽然残酷,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如果没有竞争,这些孩子的起点基本决定了他们的终点,但内卷打破了阶级固定化,为一开始起点落后的孩子提供了上升和发展的可能性,寒门子弟可以通过加倍努力弥补先天的差距,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应试教育的确不比素质教育来的有格局,但若没有学习成绩这个硬性标准,那些出生低微的寒门子弟几乎没有机会和上层社会的孩子、富二代们比拼。

因为素质教育提倡的品质,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铺垫,而底层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曾说过:如果没有高考,那么穷人家的孩子又怎么拼得过富二代?

再者竞争有利于刺激孩子们学习创新的动力,现在的很多孩子太过佛系,生活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丝毫动力主动探索。

李峰亮认为教育内卷可以帮助社会筛选,通过考试把学生的能力高低进行细致的划分,让更多的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出路。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例如成绩优异的孩子无论出生好坏都有机会去做科研,成绩普通的孩子就可以去职高学习技术,让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无限大。

如果没有教育内卷寒门子弟可能怎么努力都无法和富二代比较,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环境就有可能局限死他们。阶级固化的当下,唯有“教育内卷”才能使寒门弟子逆天改命。

寒门子弟的上升路上有两大硬伤:

一、缺乏领路人,一个几代人穷且老实的家庭,他们几乎要到30岁左右才能认清楚社会的运行规律,且他们的父辈都趋向于追求安稳,所以他们上升路上最大的阻力很可能来自家人,他们没有足够的认知层次和人脉去给出指引和帮助,甚至还会帮倒忙。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二、没有试错成本,富二代们的试错成本很低,他们可以通过不断试错,不断成长,而一般家庭的孩子错一次,就跌入谷底,很难翻身。

而教育内卷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寒门子弟和富二代在这两点上的差距。

况且,在目前的中国,阶级差距虽然明显,但阶级地位其实并不稳固,每个人都有上升或下滑的可能。

曾有研究者研究发现,中国的中产仅占全体就业者的25% ,中产阶层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是地位比较稳定的中产核心阶层,而是处于中产边缘层的位置。

中产意味着高消费、高支出,但由于本身的积累并不多,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他们就很容易从中产的阶层里滑出。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内卷是寒门弟子的福祉,否则难以超过富二代

这一情况且不论道德层面的正确与否,但对寒门子弟来说确实是机会,只有你积累好足够的能力,你就有可能突破阶级局限。

读书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当然不要指望她突然一下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底层到顶层势必要经历漫长的磨炼。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能够让你不断地认识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为突破做好准备。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