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由安徽博物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正在安徽博物院热展中。180余件(套)新疆丝路文物精品亮相安徽,难得一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部分观众留言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No.

01

彩陶精品证明

新疆2000多年前就种植葡萄

新疆葡萄美味可口,天下闻名。展览中这件精美的彩陶罐表明新疆2000多年前就已种植葡萄。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西周-春秋

高35.6,口径14.8厘米

1987年和静察吾呼4号墓地43号墓

瞧,这件西周-春秋时期的彩陶罐,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察吾呼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彩陶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

02

千年前的鞋子什么样?

展览中可一睹唐代流行款式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展厅中这两双唐代鞋子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有观众开玩笑:“原来唐代时鞋子的流行款式是这样的,手工编织鞋已经是‘爆款’了。”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蓝色如意鞋

唐代

长25厘米,宽8.5厘米,高6厘米

1968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04号墓出土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麻鞋

长25厘米,宽7.5厘米,高6厘米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7号墓出土

鞋面以细麻绳编织,鞋底以粗麻绳织成,鞋头呈尖圆形微微翘起,鞋带用粗麻绳编织成结。在吐鲁番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同类麻鞋,在阿斯塔那187号唐墓出土的绢画中,几位仕女也穿着此种麻鞋,说明编织鞋是当时男女都会穿着的常用鞋款。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03

千年前的纺织品图案精美

承载丰富历史文化信息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多件精美的纺织品,图案精美,纹饰题材新颖,不仅可以从中窥见古人穿衣、装饰等方面审美风尚,还可以侧面反映当时民族交融交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动物纹毛裙残片

汉代

长57.5厘米,宽39厘米

1984年洛甫县山普拉1号墓地出土

裙下摆饰窄百褶边,用多股黄色的合捻线,在缀织绦与红色毛布中织出明显的框线和动物纹的轮廓,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动物纹是山普拉出土织物图案中的突出主题纹饰,图案化和变形纹烘托出各种动物的形态。动物纹在此地的流行,寄寓了人们希望神灵保佑,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山普拉地区畜牧业的发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大联珠纹锦覆面

长30厘米,宽22厘米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5号墓出土

此织锦纹样为椭圆形大联珠纹圈,联珠两两相对,中间夹“回”字形纹饰,联珠与“回”字纹中间夹有莲花莲籽,由白、蓝、黄、绿、天青等色构成,边缘有白绢荷叶边。整个图案对称严谨,色彩对比强烈,极具装饰性。覆面是葬礼中覆盖在死者面部的遮盖物,秦汉以前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数量众多的覆面,表明了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唐代前后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刻的。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双面栽绒彩色地毯残片

东汉

长17厘米,宽8厘米

1980年楼兰古城遗址出土

此地毯采用的是天然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植物染料是自然的花草和根木,矿物染料为朱砂、红土等。 地毯是新疆毛织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它由两个组织联合而成:一种是固定毛毯的基础组织,也称地组织,一种是栽织毛毯的绒组织,栽的绒也称为绒纬或绒头。这种栽绒毯的表面覆盖一层平整丰满的绒毛,弹性大,保暖性好,坚牢耐磨,至今仍是草原和寒冷地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04

珍贵人物俑精彩亮相 形象生动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除了此前介绍的曾亮相《国家宝藏》的“绢衣彩绘女舞木俑”以外,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多件珍贵人物俑,他们形象生动,制作技法精湛。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宦官俑

高34.5厘米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

此宦官俑,采用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双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媚上欺下的形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温馨提示

本次展览将于2月28日撤展

展期不足两周

感兴趣的朋友请抓住此次宝贵机会

快来安博看展哦

即将撤展|抓住最后时机近距离欣赏新疆丝路文物精品

#1

展 览 信 息

展览名称:

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30日至2022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

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

展览主办单位:

安徽博物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文字整编:王玉主、潘佳佳

展厅摄影:李鹏飞

编辑:李若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