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双特陪你过大年丨家政教育要返璞归真

编者按:针对“双减”政策落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第一个寒假,孩子和家长们该有怎样的安排,才能过一个高品质的寒假,本报特邀北京市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为大家支招。

双特陪你过大年丨家政教育要返璞归真

北京市特级校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校长 祁红

“如今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孩子到底缺什么呢?”近期,一名研究生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春节同学聚会的时候,我特别想帮忙,但我却无从下手。”多年的教育经历,在我看来,我们的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家政劳动能力。家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育。

一、家政教育的定义

家政教育就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协助家庭成员对其各类家庭事务进行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的教育。

二、家政教育的价值

法国哲学家、作家夏尔·佩潘在《自信的力量》里写道:“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在辛勤劳动之后亲手收获劳动成果,在汗水的结晶中找到自尊心、身份和认同感。”家政教育是劳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广大家长高度重视的内容。

1.家政教育能够让孩子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有对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心理需求。孩子参与家政劳动的过程当中,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慢慢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日积月累,孩子会慢慢由家庭责任进而延伸到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2.家政教育让孩子具备施与爱的能力。如今很多孩子不具备施与爱的能力,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承载的爱太多,不会给予。而在家政教育中,孩子们不断地从事家政劳动,就会习惯于为家人做事。这份有心而为之的服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分享,是一种亲情,是对家庭成员爱的行为表达。这种表达慢慢会延伸到对周围伙伴、对社会人等等。

三、如何开展家政教育

在实操过程中,家长最困惑的是怎样对孩子开展家政教育?在家政教育中,怎样实现“育”的功能?这里,我有几个小的建议。

1. 引导孩子设计家政服务清单

家长们是不是发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孩子们经常做起事情来无头绪,或者是无从下手。原因是没有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计划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设计家政服务清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

家政清单依据家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孩子一起商议制定:如每天早上扫地、拖地、擦拭桌椅;每天吃饭前为大家摆碗筷;隔两天浇一次花;每天帮助妈妈摘菜、洗菜……计划书上要设计每天学生自己打卡的内容。

有了一份好的家政服务清单,并且每天打卡,能够起到监督孩子自我行为的作用,让孩子的家政服务更有规律,不拖拉、不推诿。

2.引导孩子主动解决家政困难

在执行清单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问题:不同材质的衣服用什么洗涤剂?特色面食怎么做…….遇到困难不可怕,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念:“有问题大胆提出来”“只要想办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等。

家长要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勇气,遇到问题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应对未来不确定的社会变迁。

3.引导孩子主动创新家政项目

创新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不二法宝。家长可以举行“创意面食”“创意拼盘”“家居物品设计”等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同时,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将作品以创新的方式发布,如视频、文集、播客等,实现“让世界看到我的创意”这一目标。

家长引导孩子经常在生活中多一些小创意,给家居生活带来了美感与品质,生活便会多一些诗性与美。同时,创新精神在小小的家政项目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与培养。

4.家长主动评价清单内容

在家政教育中,家长主动评价的目的是对孩子的家政情况进行诊断、激励与导向,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家政能力、生活习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当孩子做得较好时:“孩子,你做的菜真好吃!”“有儿子(女儿)真好!”当孩子有创新成果时:家长可以拍张照片,通过微信、抖音等形式发布出来,写上欣赏的话语,鼓励孩子。总之,家长的评价集中在:一句激励的话,家政改进建议,家政方法启迪,更多的挑战等等。在激励中增强孩子做家政的信心,提升做家政的兴趣。

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不要丢弃我们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家政教育返璞归真,让孩子拥有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

策划:张秋颖

编辑:邓丽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