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车辆48.4万辆,贡献产值超过1500亿元。这只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家企业的业绩,若是算上上下游配套企业,特斯拉工厂对上海经济的贡献将更加庞大。

正是如此,在马斯克透露要在中国建设第二工厂的计划时,才引来了那么多城市的竞争。

我通过对诸多竞争选手的对比分析,发现青岛很有可能是特斯拉第二工厂的最佳选址。下面,就让我仔细分析。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先来看看目前竞争特斯拉第二工厂的城市。

目前,大陆至少有广州、深圳、重庆、青岛、成都、西安、武汉、合肥、宜宾、沈阳等十个城市以各种方式表示过有意竞争特斯拉第二工厂。

这其中,沈阳是最后一个提出来的。前几天,辽宁省的官方自媒体“辽宁发布”在一篇《沈阳市大东区“五抓”并举,争当振兴发展排头兵》的文章中,透露沈阳大东区正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之后特斯拉辟了谣,辽宁也删除了相关文章。

青岛和沈阳的境遇差不多。

去年11月,有部分媒体宣称青岛市有关部门已经与特斯拉中国高层进行沟通,特斯拉第二工厂或将落户山东省青岛市,一时间热议纷纷。

随后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微博称:“敬告大家,目前网络上关于特斯拉第二工厂选址的信息不属实。”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由此,青岛也成为众多竞争者中第一个被特斯拉官方发文否认的城市。

可官方否认,并不意味着青岛、沈阳就没有机会。毕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之前,也有很多的绯闻和官方否认,最终却真的绯闻成真。

其实,特斯拉第二工厂选择哪个城市,并不是靠绯闻多少,而是看一个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条件。

网上曾流传一份特斯拉第二工厂的建厂条件明细表: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这七个条件中,最好实现的就是前三个,领导一拍脑袋就能行。毕竟,特斯拉后面产生的税值,能够填上前面引进时的窟窿。

因此,我下面重点分析剩下的4个条件,再加上市场容量这个指标。

01 汽车产业链与汽车产业工人

青岛不是传统汽车生产强市,但后发力量强劲。

青岛目前拥有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北汽、奇瑞6家整车厂,而特斯拉在销量上唯一的对手——“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在青岛市生产。

青岛很强,别的城市也不弱。我把这十个城市的汽车产业情况进行了统计: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可见,通过汽车产业链很难比出明显的优劣势,因为这些敢于竞争特斯拉第二工厂的城市,手里都有几把刷子,谁也不是吃素的。

这10个城市中,有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有重庆、成都、青岛、西安、武汉、合肥、沈阳七个二线城市,却还有一个不显眼的四川省宜宾市。

宜宾凭什么敢于上榜?这源于宜宾强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能力。

特斯拉国内最大的电池供货商,宁德时代,在宜宾投资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产能约为 100GWh,已经超过宁德时代上海临港生产基地的预计产能。而在去年年底,宁德时代宣布将在宜宾投资建设新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本次投资额将达到 240 亿元。

除宁德时代之外,天宜锂业、光原锂电、宜宾锂宝等锂电池上下游企业都扎堆在宜宾建厂,宜宾已经形成了原料、电池材料、锂电池、应用产品、回收完整产业链。

这就是宜宾敢于死磕一二线大城市的底气:通过配套产业的饵,来吸引特斯拉这条大鱼。

而在汽车产业工人方面,则是和汽车产业链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足够多、足够长的产业链,才会培育出足够多、足够熟练的产业工人。

青岛相对于另外九个竞争城市还有一个特有的优点,就是背靠山东这一外出务工大省。山东有1亿多人,是全国唯一一个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过亿的省份。

数量庞大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基础,也是青岛竞争特斯拉第二工厂的优势。

02 大型国际港口

特斯拉的产品除了内销外,还要出口。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去年交付的48.4万辆整车中,有16万辆出口海外。由此可见,未来的特斯拉第二工厂将会有很大的出口需求,所以临近大型国际港口就成为特斯拉第二工厂落地的先决条件之一。

汽车是大型商品,体积大、吨位重,出口海外唯一合适的运输方式就是船运,这就需要特斯拉第二工厂候选地最好沿海,并且有港口或者临近港口,因为处于内地的话就得多了一笔陆运或河运的费用。

我们以这个角度来审视上述十个竞争城市,就只有广州、深圳、青岛符合条件了。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在大陆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港位居全国第四名,并位列全球十大港口,这一点是其他竞争城市不能比拟的。

另一方面,在国家十四五交通规划中,青岛晋级国际枢纽城市,去年青岛转场4F级别国际机场,这也是青岛竞争特斯拉第二工厂的一点优势。

03 领事馆

传闻中特斯拉第二工厂落地七大条件中,之所以有领事馆这一条,就是为了进出口方便。其实,与其说是看领事馆的数量多少,不如说是看一个城市的国际关系如何,看哪个城市更加容易进出口,有更多的国际伙伴。

说到领事馆,上述几个竞争城市都有不错的表现: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青岛只有日本、韩国、泰国三个国家的领事馆,看着没有优势,但青岛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青岛临近日韩,背靠东北亚朋友圈,现在已经成为山东自贸区的主要阵地,未来还有可能成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基地。青岛同时还是RCEP的重要城市,今年1月1日全国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就在青岛签发。

韩国是青岛海外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青岛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市场。就在昨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青岛又迎来对日贸易的大利好。

另一方面,青岛拥有大陆唯一的上合示范区,上合示范区已经成为大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支点,也是大陆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的核心枢纽。

因此,可以说特斯拉想要占据日韩、东北亚、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市场份额,把第二工厂选址青岛是一个最佳的方案。

我们来看看特斯拉目前全球工厂的布局: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日韩、东北亚、上合组织成员国里面并没有特斯拉超级工厂,这就是青岛的机会。

04 内部需求

青岛的另一个机会是,特斯拉第二工厂落地青岛,是特斯拉打开山东甚至是大陆北方市场的钥匙。

我们先来看2021年大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

为什么说,青岛才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大陆大多数省市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都增长了100%以上,部分省市还达到了200%以上。这说明大陆正处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热潮期、爆发期,换车、买车需求强劲。

但排名前几位的都是南方省市,主要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大陆户籍人口的第一第二大省,河南和山东,其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并不高;另一个人口大省河北排名在第十;和上海常住人口差不多的北京,排名比上海低5个名次;另一些北方省份,像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则排名更加靠后。

这说明,大陆北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尚有待开括。

作为对比,山东2020年底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为2537万辆,并曾数度占据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大省位置。这就意味着,仅山东省内的汽车换代升级需求量就很庞大。

特斯拉中国第一超级工厂在南方的上海,并带动了上海、浙江、江苏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那么,大陆北方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带动汽车行业升级换代、助力特斯拉抢占北方市场的城市。

从汽车产业链、产业工人、港口、内外贸腹地、位置等各种资源条件来看,青岛也许不是每一个条件中最适合的,但胜在每个条件的优势都很突出、很均匀,这也助力青岛成为特斯拉第二工厂的最佳选择。

当然,本文只是就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选址做一分析和推测,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特斯拉的选择。不过,这个答案已经快要到来。

因为在2022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透露,公司正开展新工厂的选址工作,最快今年年底将公布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