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荀彧和郭嘉的形势分析杂说《三国演义》之六十三。当曹操控制汉献帝到许昌后,原本统一战线的曹操和袁绍之间有了分歧,特别是曹操

作者:林夕梦语

荀彧和郭嘉的形势分析

杂说《三国演义》之六十三。

当曹操控制汉献帝到许昌后,原本统一战线的曹操和袁绍之间有了分歧,特别是曹操在宛城与张绣交战之后,袁绍对曹操进行讽刺挖苦和语音打击。

曹操此时有心对袁绍决裂,但是一想到拥居青、冀、并三州之力袁绍势力,就特别苦脑,甚至有点灰心丧气。

荀彧和郭嘉二人,真是曹操的心腹谋士,在此关键时刻,把目前的局势,作一番透彻的分析说:  

过去汉高祖刘邦和项羽的力量相差悬殊,不可匹敌,是明公您所知道的。高祖能够以智取胜,霸王的力量虽然强大,终于被高祖所灭。

今天的形势我们私下分析,以袁绍和明公对比袁绍虽然地广兵强,但是袁绍有十败,明公有十胜:

“一、袁绍繁礼多仪(礼仪繁多,讲究排场);明公体其自然,这是道胜。

二、袁绍倒行逆施;明公率领天下人尊奉皇帝,顺乎人心;这是义胜。

三、汉末法制松驰,袁绍以宽济宽,仍然等于没有法制;明公纠之以猛,使上下都知道法制;这是治胜。

四、袁绍外宽内忌,用人多疑,惟有亲戚子弟才能受到重用;明公外表平易近人而内心明智豁达,用人无疑,惟才是用,不问远近;这是度胜。

五、袁绍多谋少决,不虑后事;明公善于决断,而且能及时施行,应变无穷;这是谋胜。

六、袁绍凭借累世的资历,高唱谦让的口号以取得虚名,士人中能说会道,虚有其表的人多去归附;明公以诚意待人,不注重表面上的浮夸,用节俭的作风来影响下属,对于有功之人不吝重赏,士人之忠正而有远见卓识的人都愿意为明公所用;这是德胜。

七、袁绍见到别人的饥寒,表现出非常怜悯的样子,他所看不到的,却完全不加以考虑,这不过是妇人之仁而已;明公对于眼前的小事,虽然有时难免忽略,而对于大事则考虑得很全面,目光远接四海,众人所受到的恩惠,都超过了他们原来的期望;这是仁胜。

八、袁绍的臣下争权,互相诋毁,谗言满路;明公管理下属有正确的办法,谗言不行;这是明胜。  九、袁绍用人不辨是非;明公用人是非分明,认为‘是’的就加以礼遇,认为‘非’的就绳之以法;这是文胜。

十、袁绍用兵好虚张声势,不知用兵的要领;明公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有恃无恐,敌军胆怯畏服;这是武胜。”  

荀彧和郭嘉最后说:“袁绍有此十败,明公有此十胜,明公是一定能战胜袁绍的,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从根本上来看,袁绍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曹操听了这番话以后,内心非常认可两人的分析,并由此增强讨伐群雄及战败袁绍的信心。

由此笔者认为,荀郭两人的形势分析一点也不亚于后面诸葛亮的《隆中对》,毕竟后来曹操据此而战胜了袁绍。

好,今天到此,明天再聊!

荀彧和郭嘉的形势分析杂说《三国演义》之六十三。当曹操控制汉献帝到许昌后,原本统一战线的曹操和袁绍之间有了分歧,特别是曹操
荀彧和郭嘉的形势分析杂说《三国演义》之六十三。当曹操控制汉献帝到许昌后,原本统一战线的曹操和袁绍之间有了分歧,特别是曹操
荀彧和郭嘉的形势分析杂说《三国演义》之六十三。当曹操控制汉献帝到许昌后,原本统一战线的曹操和袁绍之间有了分歧,特别是曹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