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宵佳节,赏车灯!

千家春不夜,万里月连宵。

正月十五是新春佳节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在张灯结彩中猜猜灯谜,在火树银花下吃一碗汤圆,图的就是一份团圆如意。

元宵佳节,赏车灯!

热闹的灯会固然美丽隆重,然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以前灯会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白炽灯,费电不说,工作时的高温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但现在,灯会基本以更省电且低温的LED光源为主,效果自然要比过去好太多。

不过,即便是元宵节的灯会,最多也就是弄几个激光投影仪,在墙面上投射出动态画面,没什么高科技可言,但在车灯领域,技术上的更替和进步可比元宵灯会热闹多了。

第一代:乙炔灯约1900年-1930年

元宵佳节,赏车灯!

汽车的发明在100多年以前,而汽车时代之前则是马车时代。在人们普遍使用马车出行的年代,为了解决夜晚赶路照明的问题,往往会使用煤油和蜡烛燃烧,然后靠着微弱的灯光赶路。

可是汽车的速度比马车快多了,一方面要让车灯更稳定,另一方面照明的强度也要大幅提升,这时候乙炔灯就出现了。在大灯下方放上一块电石,加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燃烧产生强光。

优点是照度明显提高,缺点是必须要经常维护。

第二代:白炽灯约1930年-1980年

元宵佳节,赏车灯!

在车灯领域,白炽灯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科技进步,此前车灯系统都是开放式的,常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然而在白炽灯时代,变成了密封式,换而言之,白炽灯并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支持,例如空气、燃料等等。只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它就能持续地发光,不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

只是白炽灯的技术在推出之余还不够成熟,灯丝要经历长时间的高温,往往没用几天,灯泡就坏了。随后,在钨丝被发现,以及灯泡内部充入惰性气体等技术的支持下,白炽灯的寿命才从几十个小时跃升至上千个小时。

第三代:氙气灯约1980年-2010年

元宵佳节,赏车灯!

如果你家在2000年前后买过高档车,那么一定会对当时的车灯有印象。氙气灯相比白炽灯有着寿命更长、更省电、亮度更高等优点,然而它在冷启动的时候,会有个3-5秒的激发时间。这也是为何,当时的高档车,在打开大灯的一瞬间给人“思考一下”的感觉。

不仅如此,氙气灯即便寿命将至,也并不会像白炽灯那样直接不亮,而是亮度减弱,因此安全更有保障。只不过氙气灯的结构过于复杂,且内部带有高压模块,故障率和维修费用都很高,因此逐渐被淘汰。

第四代:LED大灯约2010年-2018年

元宵佳节,赏车灯!

发光二极管(LED)其实并不算什么新技术,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项技术就已经出现。极其省电、极其耐用是它最大的标签,但是由于研发滞后,导致 LED发光元件只能以很小的功率运行,难以做到在车灯上大规模普及。

不过得益于技术突破,LED的发光功率从几瓦变成几十乃至上百瓦,完全达到了商用化的程度,因此很多车企就开始了大规模普及。

元宵佳节,赏车灯!

包括我们常见的矩阵式大灯,其实都是基于这项技术的分支使用领域。LED发光模块可以做得非常小,甚至到头发丝直径那么大,因此可以实现光束级别的控制。

第五代:投影大灯约2020年-未来

元宵佳节,赏车灯!

一直到第四代产品为止,车灯的功能还停留在夜间照明的层面。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显然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于是工程师们又开发的投影大灯技术。

其实如今的智能大灯和家中的投影仪技术类似,都是通过DLP技术来向外发射灯光束,而这些光束已经可以呈现百万级的像素,基本和家用投影仪类似。以最新的智己L7为例,前大灯拥有320万像素,可以在一面墙上投影一部高清大片。

元宵佳节,赏车灯!

基于此,车灯可以在路面上投射斑马线、警示标志甚至车速、导航,让驾驶者摆脱对仪表盘的依赖。

目前,各大汽车厂家正在研发更多有趣而实用的功能,有些甚至突破用户的脑洞,让车灯从一个小小的照明工具,变成未来辅助驾驶安全的核心零部件。

总结

所以,元宵灯会固然热闹,但不妨看看汽车的车灯技术发展历史?虽然只有百年,但精彩程度完全不输任何一处灯会,也期待汽车车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