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前言

对于大多数非极客的消费者们而言,无论电动或是燃油汽车,很难不将大众车型放进购物筐里。这是习惯,也是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大众在ID系列开发上投入巨大,希望借助全新ID.3一扫E Golf那样“油改电”的古旧印象,为品牌焕新立旗。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恰好,试驾又逢落雪的冬天,ID.3作为“电动爹“里的偶像派,真能有实力输出的表现吗?

一眼年轻

来自全新MEB电动平台、未来会有OTA升级的全新E 电子架构这些。当下听起来实际是“蓝色VW”统一标配,并不能完全视作ID.3的个性标签。不过,后来者也有坐享优势,不仅中国消费者逐渐熟悉并接受大众品牌转型,也不再怎么争论诸如采用“鼓刹”是光顾着图财降本,还是易于长期保养与增加续航。另外,原本箭在弦上欲与传闻中特斯拉Model Q展开对决,看来至少2022年并不会发生。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总的来说,ID.3有一个相对从容的切入时机。如果不以新势力同价位产品做对标,当下ID.3作为传统一线国际大厂推出的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就是独一份的存在。当然,就车论车,ID.3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呢?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至于初见ID.3,其自带亲和力,不似轿跑那般锐利;鲜艳出挑的烁金色与白黑色对撞,C柱后延浮点阵几何图案配合尾箱黑化舱盖,瓜瓤派大星轮圈的动漫设计,一副年轻潮酷既视感。

你可以由衷赞它设计讨巧,细节匠心。尤其内饰仪表与中控台虽然采用了大量塑料件,却非常巧妙运用灰黑色主题搭配未来感的白色操控套件,并在方向盘底窝收聚处、空调出风口处来呼应外饰的烁金色。整体看灵动又活泼,设计水平相当高。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但是,这并不能等同说ID.3的竞争力就来自造型设计,这之后的试驾体验过程中不断刷新认知。坐进车内,屁股接触上座椅面,脚踏电门,经过一段时间你便会悟出这辆车所有的设计细节或者说它的灵魂,其实都给了续航力。

精准续航力

有关续航,一句话:当下消费者普遍关注,却又没想象中那样每一度电分毫必较。

或许南北气候温差,以及实际使用场景万别,用户对同一款车续航力的认知与忍受程度各不相同。也因此,普遍形成对续航有一种打8折或者7折的毛估估心态。“差不多得了,所有厂商都一个意思,哪怕头部的特斯拉大众的车也就那样”。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但我们必须说,“今日看似毫厘之间,明日只怕差之千里”。

来看大众在其官网的认知——「实际续航范围在实践中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驾驶方式,速度,舒适/辅助驾驶配置的使用,外部温度,乘客数量/有效载荷和地形的影响;以及装配电池容量与包括以“中等高速公路”循速行驶和冬季室外低温下的情况。」这起码来说,大众对于续航力有着公开且明确的认知——条件很多,实现很难,这意味着要从各方面“点滴跑漏”入手。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只要进出ID.3几次,就会发现主驾座椅有占位器,落座即通电屁股一抬就断,这个省啊,真机智。其次,没有蓝牙UWB钥匙,连往昔老司机点Power键环节都省了(方向盘右侧依旧布置了一键启动按钮,不过绝多数时候这个按钮只是个摆设),“点火“仪式感算是没了,拉门上车只需踩住刹车踏板,等中显屏亮起示意即可扭动挂挡,走你。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而开起来,同样可以体会到档位和驾驶模式也是省了。ID.3就D/B两个驾驶挡位,其中B挡也就是强制动能回收挡,脚感与“单踏板模式”有点类似。学习适用它需要点时间,刚入手,刹车判断还是该谨慎一点儿。另外,工程师设计的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其实彼此差异没有体现出那么明显的脚感,无非是电动机所释放出来的动力大小,但凡想要更暴躁一点儿,选运动模式是不二法门。

不过,建议长期保持舒适模式就好。很明显,57.3kWh三元锂电池组可不代表“血有多厚”。而所谓的操控,事实上对ID.3这样的智能EV没什么意义。论起步加速,论动力线性,论后驱设计,ID.3怎么都是脚感轻松盖过一些燃油百万豪车。智能EV与燃油车的代差这局是赢定了,但这不是说与高端豪华质感也能抹平。受限制地,还是在于57.3kWh三元锂电 血不够厚。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例如,那个后轮鼓刹,讲成本讲免维护,都还距离真相。换碟刹可以,可是它需要额外电耗产生“真空助力”参与制动;其次,刹车片摩擦刹车盘使车辆停止之后,车辆重新启动,再次释放刹车卡钳也需要车轮转动产生一个剩余制动力矩,虽然这个能量付出看起来不起眼仅为4Nm/车桥,而ID.系列的鼓式刹车器装备弹簧复位装置,可以将剩余制动力矩降到0Nm/车桥,理论上可以为ID.3增加3.3km-13.2km的续航里程。

再少的续航也是肉,你要不要吧。同样,干掉原配两个前车门扬声器,换一套更高功率高端品牌至少6+1,再加上电容,看似没问题空间也够,不行把后排座椅骨架掀开里面塞大个低音炮。但是,电耗要考虑吗?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当然,对于电耗考虑最多也比较能反衬出这辆智能EV真实水平的,就在于如何应对冬季低温状态下用户体验与续航之间的平衡。ID.3拥有的前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以及不可少的车内PTC加热,这些配置其实是为了让用户进入车内迅速恢复至体感舒适区,尽快达成“烫屁股暖手掌脸觉着干“的状态后关闭或者调低应用,缩短高耗从而裨益续航。

平衡的考虑与潜力

没办法,ID.3目前电能储备潜力有限。当下就想要性能与品质体验提升,势必要承受更少的续航力。由此,ID3的用户群不会只是关注续航的代步消费者,一定会有很多年轻用户想着车内外各种花式折腾。我们通过试驾给出的建议:首先,北方用户一定要加R744(二氧化碳CO2)热泵空调,理论上可以提供28%的续航能力。其次,在保持谨慎的前提下,尽快适应B挡驾驶,掌握好动能回收,不仅可以助力刹车,还能应急使用时不慌(没有尝试ID.3极限电量为0的状态,但是相信潜能有限,最多可能再有个2至3公里续航能力吧)。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最后,就是对车内触摸按键的熟悉;发现那种挥指滑动的爽感。例如中控屏的温度调控,指尖可以一划到底,特别适合轻柔力矩。而总会用到的方向盘调控,中间那块黑色塑料控盘同样不适合大力按触,否则就会一整块都被摁下去的模糊手感。只要用熟悉了,其实ID.3搭载的IQ. Drive L2级驾驶辅助还是挺好盲触使用的。

Travel Assist和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功能都比较容易找到,方向盘脱手检测轻轻手一带就可以恢复。当然,ID.3还配备了Front Assist前部安全辅助系统、Lane Assist车道保持系统、Side Assist变道辅助系统、交通标志识别等配置。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而集中这一切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屏显AR-HUD。对于一些小白用户来说,这个视觉感官体验着实是必杀技。同样30色感官焕彩氛围灯,前坐舱一到晚上视觉分逼格拉满。又得回到设计上来说,大众设计师功力深厚,硬生生营造出高分不山寨的氛围。此外,连接Carplay几乎全屏显示,也让人好感度拉满。

当然,这算不算我们变相在说,对于ID.3的原生车机体验缺乏兴趣。逻辑清晰,设置简单,上手容易,大概率很有破解改装潜力。一如那台最大扭矩310N·m、最高功率150kW,布置在后轴的永磁同步电机,今后一定也可以私服高刷的。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最后总结

上汽大众ID.3试驾感受:就像AR导航箭头指引那样,有趣;很小的转弯半径,灵动;夜晚焕彩氛围灯的闪烁,满足。ID.3毕竟是大厂之作,品质方面有足够信心。只是在10亿行代码的年代,不能因为续航方面的考虑,拖累ID.3更多智能化与极致性能的前进脚步。未来期待高刷双电机四驱,以及固态电池12模组满箱的卓越表现。

i智驾|上汽大众ID.3适合北方冬天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