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的集团:投资11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奠基开工

美的新能源战略基地开工

【概述】

美的(000333.SZ)旗下安庆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签约暨奠基仪式今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65亿元。

项目规划一期用地458亩,位于安庆市圆梦新区。

项目主要生产助力转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品类产品,打造热管理、主驱动、辅助/智能驾驶三大系统研发中心及国家级实验室。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000万套产能,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解读】

投建新基地对是美的新能源车的产业战略布局的落地。

公式宣称建成后“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如目标达成,意味着美的集团开启了重要的新业务增长点。

可以对比的数据是,美的集团2020年全年营收为约2857亿元。美的造车的战略是,只生产零部件,不直接造车。

美的首次涉足商用车造车领域要追溯到2003年。

2004年到2006年初,美的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

当时,美的集团定下的目标非常雄伟:“在3至5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生产企业”。

不过,2008年,因经营不善,以上汽车业务陷入停产状态,美的造车项目被迫停止。之后云南和长沙的生产基地分别卖给了比亚迪和长沙市政府。

2018年开始,美的集团调整了造车战略,开始尝试只生产零部件,不直接造车。

并且在2018年成立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公司。

2021年5月,美的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发布了旗下威灵的多款汽车部件产品,并宣布三大产品线正式投产。

包括电动压缩机、共用平台电子水泵、驱动电机、电子油泵、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覆盖了驱动电机、热管理和辅助、自动驾驶这三大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线。

目前,新能源车业务已经成为美的集团重要战略之一。

2022年1月12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坚定生长,海阔天高》,明确“新能源车的产业布局是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研究显示,到2025年,电驱动、热管理以及智能驾驶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而美的威灵汽车部件的目标是今年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车客户的供应链,并争取未来5年内营收规模做到100亿。

家电企业跨界进入汽车行业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00年前后,中国空调行业的“老大哥”春兰就曾引领过一轮跨界造车运动。随后,奥克斯、波导、夏新、新飞、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纷纷入局汽车产业,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十几年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庞大市场红利吸引着格力、美的、创维、海信、海尔等家电领域巨头再次组团重回造车赛道。

相比十几二十年前那一波家电企业简单粗暴的造车运动,这一波家电企业的入局方式更为谨慎,转型的方向多与自身业务有所关联,并且多以进入汽车供应链为切入口。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美的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29亿元,同比增长20.75%;归母净利润234.6亿元,同比增加6.53%。

徐翔母亲实控大恒科技

2月16日,大恒科技(600288.SH)公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9.68万元,同比增长57.43%。基本每股收益0.2063元。

报告期内,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机器视觉组团中相关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因疫情防控需要增加,国内核酸检测设备所需的滤光元件需求加大,加之激光手持焊接所需光学元件业务形成销售,使得相关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科普】

大恒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和半导体元器件四大板块。

大恒科技机器视觉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工业数字摄像机和智能摄像机等机器视觉系统中核心零部件等系统及配套服务, 是国产机器视觉零部件龙头。

机器视觉是通过机器眼来代替人眼,用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来实现智能制造和无人化管理。

机器视觉业务带动大恒科技营收增长,目前,机构普遍看好机器视觉赛道。

中国视觉技术起步晚,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预计为1120亿元,2017-2021年CAGR为101.45%,行业呈现增长趋势。

从全球市场看,美国以视觉软件为核心的康耐视(cognex)及日本软硬件并举的基恩士(Keyence)两大巨头几乎垄断全球50%以上的市场。

大陆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机器视觉产业链,涵盖零部件供应商(光源、镜头、相机和视觉控制系统等)和集成开发商(组装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等)两大类。

例如,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龙头矩子科技、天准科技、国产机器视觉零部件龙头奥普特、大恒科技,以及取得后发优势的海康威视等。

海康威视旗下从事机器视觉业务的公司是海康机器人,与大恒科技业务体量相当。其他规模更低的企业包括矩子科技、天准科技、奥普特等。

锂电及新能源汽车是高速放量的亿万市场,有望打开机器视觉新的增长空间。

在锂电行业应用场景中,锂电池产线中卷绕、涂布、极耳等多环节中均有应用机器视觉。

据华安证券测算,目前,锂电行业每单位GWh机器视觉的价值量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结合宁德时代的扩产计划,对应到行业增量市场约在6.8亿元至13.7亿元之间。

大恒科技实控人为郑素贞,系徐翔母亲。

资料显示,郑素贞2014年底入主大恒科技,2014-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655万元、2759万元、2937万元、3485万元、5064万元、7309万元、5723万元,这也意味着大恒科技2021年净利情况是郑素贞入主后最佳业绩。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加18.04%;净利4628.73万元,同比净利增加208.35%。

继续阅读